摘要:3月以来持续干旱高温天气,造成卢氏县部分乡村水源断流,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困难。卢氏县党员干部带头,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实现抗旱保收目标。
“多亏你们定时送水到家,真是太感谢了!”5月20日,家住卢氏县瓦窑沟乡耿家店村连麻沟脑80多岁的周秀兰激动地说。
3月以来持续干旱高温天气,造成卢氏县部分乡村水源断流,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困难。卢氏县党员干部带头,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实现抗旱保收目标。
瓦窑沟乡耿家店村志愿者为困难户送水。高长军/摄
寻水源找水车,解决群众生活用水。
瓦窑沟乡耿家店村党支部书记卢云生将自家备用的1眼机井接上水泵和电源,24小时免费为附近200多户群众提供生活用水。在他的示范带动下,耿店三组群众出钱出力,把连麻沟口的一处老水井进行清理,并购买抽水设施供本组群众生活用水。同时,轮流安排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2位老人定时送水。
与此同时,瓦窑沟乡政府干部职工深入村组农户、田间地头,点对点解决群众生产用水问题。为缓解镇区,下河、龙泉坪、胡家坪等村农户用水难问题,乡政府筹集资金,将镇区原弃用的一处大机井进行清理、加固,提级抽水至附近水塔;协调两岔河、高河电站从电站渠道无偿供水,满足沿线农户生产生活用水。
卢氏县东明镇石龙头村群众正在为小麦喷灌。高长军/摄
修渠道接渠水,保障农田喝上“及时水。”
东明镇位于城乡接合部,为粮、菜主产区,持续干旱高温让农民心急如焚。东明镇成立抗旱保收指挥部,镇政府主要领导、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根据粮田、菜地抗旱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引水浇地方案,组织农户积极疏通田间地边引水渠道,协调县水利局、渠管所免费从洛北大渠开闸放水,调集30多台抽水机、喷灌机,分时段为涧北、张麻、黑马渠、石龙头、火炎等村5000多亩小麦、菜园浇灌,让3000多亩玉米及时保墒播种。“有了政府帮助,我们的麦田喝上了‘及时水’,为小麦稳产创造了条件。”已浇过二遍水的石龙头小麦种植大户张小谋说。
沙河乡小寨村烟农从政府发放的储水罐中引水为烟田浇水抗旱。高长军/摄
传技术解难题,助力菇棚烟地越夏管理。
卢氏县5月以来已移栽烟苗的10万亩烟田大多为丘陵旱地,持续干旱高温炙烤极易造成死苗或生长缓慢;全县30多个食用菌产业基地的大棚菇袋如越夏管理不当,极易造成发菌缓慢或烧袋。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培训机构深入产业基地、村组进行专业技术指导,乡镇政府采取管道引水、河道挖池抽水、水车拉水等办法,为旱塬烟田、香菇大棚及时浇水、雾化喷水降温。“有了可靠技术和稳定水源,我们的产业增收有指望了。”5月20日,正在组织给70多亩烟苗浇水的杜关镇郭家村烟农卫春青说。
在横涧乡代家村食用菌基地,香菇承包大户杨彦军近期加固了双层遮阴大棚,又给菇袋输了第三茬水,聘请的工人们也不停采摘菇棚里的鲜菇。杨彦军信心满满地说,“有了技术员的指导和产业政策的支持,我们规模发展产业的劲头就更大了。”
烟叶和香菇是卢氏县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主导产业,我们要确保“宣传到位、指导到位、保障到位,落实各项措施,增强烟农、菌农抗旱保收信心,切实保护农民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大局稳定。”卢氏县特色产业服务中心负责人说。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