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2025】希望田野春耕忙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1 19:56 2

摘要:五月的黑土地,万物竞发,生机勃勃。在北大荒集团的广袤田野上,一幅幅生动的“春耕生产图”铺展开来,繁忙的春耕画面成为最美光景。

五月的黑土地,万物竞发,生机勃勃。在北大荒集团的广袤田野上,一幅幅生动的“春耕生产图”铺展开来,繁忙的春耕画面成为最美光景。

日前,洪河农场试验田内,农业技术人员把3500余株不同品种的水稻秧苗陆续插入田间。下一阶段,技术人员将结合田间架设的传感器监测数据与人工记录,形成涵盖30项指标的水稻全生命周期档案。

试验田插秧

此次这个农场启动的30亩试验田项目,除常规品种外,还将重点针对第三、第四积温带的45个糯稻品种进行适应性观测。技术人员采用“环境适应性+加工特性”双轨评价机制,对糯稻的分蘖能力、抗倒伏等田间表现进行动态监测,预计年内将筛选出适用于酿酒、粽子等应用场景的专用型优质品种。

近年来,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依托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联手打造的“糯稻科技小院”平台,着力培育适合本区域气候条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水稻品种。

近日,在北大荒农业股份宝泉岭分公司尚志管理区,一辆大马力拖拉机牵引着中耕机械正在作业。远远望去,只留下一条条笔直的黑线。

大田深松作业

为应对春播期间低温多雨的气候,这个管理区严格按照制定标准进行深松作业,确保深松深度达到30厘米以上,并且开口要大,做到耕深一致,到头到边,不起黏条,不埋苗带。

为确保高质量完成深松作业,管理区积极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对作业质量进行旁站式检查,确保中耕深度达到标准,为农作物后期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连日来,军川农场广袤田野里,一台台插秧机穿梭往复,一株株翠绿秧苗整齐挺立,为黑土地披上了“绿装”。

插秧作业

今年,这个农场采用“插前寄秧”作业方式,不仅省时、省力、省费用,还能让稻苗提前适应外界环境快速返青,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同时,为保障插秧质量,农场农业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全程监督指导,逐地块检查秧苗密度、插植深度等关键指标,确保秧苗全部插在高产期。

日前,一台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插秧机正在浓江农场第七管理区的秧田里,把一盘盘嫩绿的秧苗通过传送带精准插入水田。转眼间,水田里便织就成行行新绿。

无人驾驶插秧机

“北斗导航辅助直行系统解放了机车驾驶员的双手,相比传统插秧方式少用一个摆盘人员,有效节省了人工成本,而且可以精确控制秧苗间距,提高插秧的精度和效率。”这个农场农业发展部工作人员李树龙介绍道。

近日,在北大荒农业股份七星分公司第三管理区水田地块,种植户熟练地操作插秧机进行水稻插秧作业。

插秧作业

“以前插秧全靠经验,不仅效率低,还容易出现误差。现在有了北斗导航系统,不仅水稻插得直、速度快,还能节省不少秧苗,真是帮了我大忙。”这个管理区种植户张锋高兴地说。

日前,江川农场食味米科技示范园区内,一台覆膜插秧一体机穿梭在田间,黑色地膜随机械铺展,嫩绿秧苗整齐插入膜孔中。

覆膜插秧一体机

“今年引入的水稻覆膜技术成效显著,它能使稻田杂草量减少85%以上,大幅降低人工除草成本,同时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节水节肥目标。”这个农场农业发展部工作人员王琳琳介绍道。据了解,在引进新技术的同时,农场还对农机具进行了智能化升级,覆膜插秧作业借助北斗导航系统,即可达成自动插秧、智能避障等无人化操作,手动自动切换自如,操作员远程监控即可,既降低了劳动强度,又保障了种植标准。

连日来,在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二分公司的大田上,多台农机正牵引着玉米播种机进行作业,机车驾驶员根据土壤墒情精细校准设备参数,智能电控气吹式精量播种机沿预设路线匀速行进,在黑土地上勾勒出整齐的播种轨迹。

大田播种

在今年春播工作中,这个分公司积极引导种植户将侧深施肥技术、水稻宽窄行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与插秧作业同步推进。据分公司农业生产部技术人员介绍,水稻宽窄行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主要是巧妙运用作物边际优势和高光效增产原理,不仅能大幅提高光能利用率,还能显著改善水稻通风条件,优化中后期稻株间的生态环境,可提升每亩产量,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接下来,北大荒各农业生产将继续抢抓有利时机,全力推进作物播种,确保农作物全部播在高产期,为实现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文字编辑:刘小雯 曲宁

素材:建三江分公司 王欣桐 高鹏飞 柏雪静

北大荒农业股份宝泉岭分公司 李楠

军川农场 陈闯 浓江农场 朱德龙 刘沈阳

北大荒农业股份七星分公司 王凤微

江川农场 李伟华 朱凯 刘畅 王琳琳

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二分公司 李春 张思明 张美秋子

审核:赵阳 张永刚

平面编辑:刘小雯

统筹:张永刚

监制:刘晓雨

《北大荒日报》

来源:乡村小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