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一点,老陈的消息又弹了出来:“这次模考成绩又跌了,他状态这么差,高考肯定完了……”作为二十年老友,我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焦灼——当年我们挤在出租屋备考时,他也是这样,总把“考不上怎么办”挂在嘴边。
凌晨一点,老陈的消息又弹了出来:“这次模考成绩又跌了,他状态这么差,高考肯定完了……”作为二十年老友,我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焦灼——当年我们挤在出租屋备考时,他也是这样,总把“考不上怎么办”挂在嘴边。
我立刻拨通语音:“你知道吗?心理学上有个‘情绪传染效应’,你越焦虑,孩子就越紧张。就像感冒会传染一样,坏情绪也会在亲子之间传播。”老陈沉默片刻,叹了口气:“可我实在控制不住,一看到他熬夜复习,就担心他身体撑不住,成绩还上不去。”
第二天在咖啡馆,老陈攥着冰美式的手微微发抖:“他最近上课总打瞌睡,作业也开始应付了事。”我往他杯里加了块方糖:“你仔细回想,每次孩子成绩波动,是不是总说‘怎么又退步了’?这种负面暗示就像给孩子套上了枷锁。试试把‘又’换成‘才’——‘这次才没发挥好,下次肯定能进步’,语言的力量超乎想象。”
老陈盯着杯里的涟漪发愣,我翻开随身带着的《积极心理学》:“人脑就像精密的导航仪,会自动寻找和信念匹配的路线。你天天担心孩子考砸,大脑就会收集各种‘考不好’的信号;但如果满怀期待,潜意识就会调动所有资源,帮孩子找到成功的路。”说着,我在餐巾纸上画了个简单的对比图,“你看,不同心态带来的行动和结果完全不一样。”
见老陈眉头渐渐舒展,我掏出手机:“从今天开始,试试‘期待可视化’。每天睡前和孩子一起写下三件期待他明天做到的小事,比如按时睡觉、弄懂一道错题。完成后就打个勾,这能激活大脑的奖励系统,让他越学越有动力。”
临走时,老陈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怪不得上次我夸他笔记工整,他主动多做了两套题。原来期待真的能改变孩子!”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我想起一句话:父母的目光,是孩子成长的阳光。与其用焦虑浇灭希望,不如用期待播种未来。当我们放下担忧,满怀信任地静待,那些美好的期待,终会在时光里开花结果。
来源:智慧读书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