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1日,北京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推进会暨通州区劳动教育工作现场会在北京景山学校通州分校举办。会议以“新质生产力下的劳动教育变革”为核心,探索将劳动教育与地域文化特色、科技创新、产业优势相结合,构建大体系、全领域、长链条的劳动教育新格局,培养未来的新型劳动者。
5月21日,北京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推进会暨通州区劳动教育工作现场会在北京景山学校通州分校举办。会议以“新质生产力下的劳动教育变革”为核心,探索将劳动教育与地域文化特色、科技创新、产业优势相结合,构建大体系、全领域、长链条的劳动教育新格局,培养未来的新型劳动者。
“运河小菁英”展示劳育成果
“这是我们用传统木作工艺制作的故宫角楼……” 北京景山学校通州分校八年级学生吴优苒在“运河小工匠”展台前介绍着传统古建筑的构造原理。
“这是太空番茄,这是航椒……” 北京教科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葛渠校区六年级学生赵梓涵正在讲解太空育种的奥秘。在学校组织的“我与太空种子共成长”活动中,学生们走进航空育种基地,利用学校种植基地动手实践,观察记录太空种子的成长过程。
活动现场,来自全区多校的“运河小菁英”展示了榫卯工艺、种植成果、科创作品等特色劳动成果,近年来,通州区立足运河文化,组织开展了“运河小工匠”“运河小图灵”“运河小小宣传员”等特色实践项目,涵盖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类型。
其中,“运河小工匠”培育工程通过赛训结合,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获得技艺提升与创造乐趣,三年来3500余名学生参与到选树活动中,该项目获评全国“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经典案例。
除了木作、泥塑、缫丝等传统技艺,现场展示也增添了不少“科技范儿”:“运河小小宣传员”配备了新的VR设备,通过技术赋能带领游客领略大运河两岸风光。该项目自2023年启动以来,全区1.1万名“运河小小宣传员”已累计开展宣讲3.2万余人次。
“五阶螺旋”解锁
劳动育人“破圈密码”
“新质生产力正在重塑劳动教育形态,必须打破以知识和技能培养为特征的传统劳动教育,从传统的体力劳动向创造性劳动转型。”通州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刘青松介绍,近年来,通州区通过系统规划、行动推进、多方协同,紧密结合区域文化特色、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势,形成了“实地调研——统筹立项——个案打造——试点运行——全区推广”的“五阶螺旋”劳动教育全域推进模式。
依托区域资源,通州区围绕三大劳动类型设置了10大任务群,从区域层面统筹开发了“京东方工业劳动探秘之旅”“旅游规划师带你玩转副中心”等9个跨学科项目式劳动课程案例。
基于《北京市中小学校劳动教育清单编制与实施说明》,通州区编制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通州区劳动教育清单》,为学校提供标准化参考,学校通过电子平台填报《校级劳动教育清单》,实现了劳动教育“一校一清单”。
在北京景山学校通州分校七年级的劳动展示课上,学生们进行简单的流水线生产像素点模拟器作业,深度体验工业生产劳动的过程。学校党支部书记张金霞介绍,劳动教育从校园课堂延伸到了科创前沿,推行“双导师制”,由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科研人员协同设计跨学科项目,带领学生进行劳动创造。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劳动教育
近年来,北京市不断深化新时代劳动教育探索,努力构建具有首都特色的高质量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各区、各校在探索实践中,将劳动教育融入各学科、各领域、各环节,不断丰富劳动教育的内涵,通过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以劳强体、以劳健心,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既能扎根土地又能拥抱科技的新时代劳动者。
市教委有关处室负责同志表示,今后全市各中小学校将以学生身心健康为核心,以劳动教育清单为抓手,以新质生产力为突破,以丰富教育资源为支撑,不断提高劳动教育的系统性、时代性、实践性,更好地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
活动现场,通州区还展示了三堂跨学科项目式劳动特色课,一起来看 ——
设计美好“屏”生活
展示学校: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附属学校
课程内容
在数字化时代,屏幕作为人与数字世界交互的重要窗口,正在创造精彩的视界,让人类看见更美好的生活。本课程以屏幕技术为载体,引导学生想象、设计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生活,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应用新技术支持下的屏幕工业产品,合作创作未来屏幕应用场景工业设计作品及进行讲解展示,在工业劳动探秘过程中实现“以屏启智、以屏促行”。
课程亮点
本课程面向未来社会,打破学科界限,以劳动为主学科,融合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美术、科学多学科,通过屏幕技术连接人文情感与艺术表达,将传统屏幕或艺术装置变身未来像素矩阵,鼓励学生思考科技伦理,探讨屏幕对通信、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变革作用,让学生在真实问题中体验科技的力量与温度;同时尊重劳动和技术创新,让学生初步实现从“技术学习”到“社会应用”的劳动实践进步。
屏幕探秘
流水线生产像素点模拟器
展示学校:北京景山学校通州分校
课程内容
大到电影院的巨型屏幕(IMAX),小到电话手表的屏幕,我们的生活被各种各样的显示屏包围。本课程通过“显微镜下看屏幕”“流水线生产三原色小灯”任务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带领学生通过观察记录、技术学习、实践操作等方式,探索屏幕显示的奥妙,弄懂屏幕显示的基础原理,同时利用显示原理,亲身体验简单的流水线生产像素点模拟器作业,深度体验工业生产劳动的过程。
课程亮点
本课程以劳动为主学科,融合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美术、科学等学科,依托工业产业实践基地,将劳动课堂搬到生产线和实验室,让学生直面工业“硬核”技术,通过了解、学习、模拟屏幕生产流程,强化劳动价值观,懂得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体验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增强对科技产业的认知,展示工业技术创新的可能性。
旅游规划师
带你玩转副中心(通州)
展示学校:北京市通州区贡院小学
课程内容
通州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底蕴深厚、交通便捷、生态环境优越,每年都吸引大量中外游客前来参观体验。为了让更多的人知晓和熟悉通州,本课程以小组为单位,引导通州学子开启一场特别的“变身之旅”——成为“旅游规划师”,为初次来通州的游客精心设计一份极具吸引力的“带你玩副中心(通州)旅游计划”,并制作创意海报公开展示,为外地游客认识和了解副中心(通州)、感受其独特魅力贡献力量。
课程亮点
本课程聚焦服务性劳动,以劳动为主学科,融合道德与法治、语文、美术多学科,通过真实场景赋能、职业体验实践及团队协作互动,让学生化身“劳动者”感受“旅游规划师”职业魅力,进而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同时在体验现代服务业劳动过程中,体会通州优秀文化的精髓,树立文化自信,助力“通州故事”传播。
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教育报(ID: modedunews)”
如您对本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xdjyb18@126.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沟通。
文字:张娜
摄影:孙志浩
编辑:姜思瑶
校对:苏珊
审核:张秋颖
终审:冉阳 常悦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来源:幻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