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书法是为了自己欣赏吗?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1 17:49 2

摘要:某一年的某一天,我去某位书法爱好者的一哥们家串门,他家客厅里墙上悬挂着一幅字画,他告诉我,这是某某书画家亲自为我写的狂草。他让我欣赏,并问我这书法写的怎么样?我对他说,你让我说真话还是假话?他说,当然是希望大哥你说真话了!我对他说,恕我直言,这幅狂草,实在不咋

———高记老李之质疑

在书法界,时常会引发人们这样的疑问:书法家写书法尤其草书狂草是为了让人不认识吗?是为了孤芳自赏吗?

某一年的某一天,我去某位书法爱好者的一哥们家串门,他家客厅里墙上悬挂着一幅字画,他告诉我,这是某某书画家亲自为我写的狂草。他让我欣赏,并问我这书法写的怎么样?我对他说,你让我说真话还是假话?他说,当然是希望大哥你说真话了!我对他说,恕我直言,这幅狂草,实在不咋样!他疑惑的看看我说,这可是在国内书法界小有名气的书法家呀!我辗转好几个人才求到这幅字的。我对他说:兄弟,不谦虚的说,我还见念过几天书吧?当了一辈子记者,还算得上是个小文化人吧!可我孤陋寡闻,这幅字画里面的字我几乎都不认识。于是这位老弟把这幅字画里的内容念给我,原来是一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他给我“念”完了,我问他,要是你不会背这首诗,你能用手指着这幅字,一字不差地读下来吗?他摇摇头。我接着说,这就是书法界的悲哀,文字是传播文化的符号,书法是文字的书写的升华,难道你写书法尤其是所谓的草书就不想让人们认识吗?于是他也很难为情的笑了一笑……

当记者四十多年,我见到过,采访过很多大书法家,最我最敬佩的就是启功老先生,他的书法作品,人们看后一目了然,而且运笔如风,行云流水,字迹隽秀,一丝不苟!那才堪称大家!而有的所谓的书法家,满瓶不动半瓶摇,还没会走就想跑,故弄玄虚,沽名钓誉,用一位名人的话说:楷书没写好,直接奔狂草,还要去装裱,这咋得了?

我写不好书法,但我会欣赏书法!

上面例举的书法界这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却折射出书诸多复杂且令人忧虑现实!

不可否认,书法最初的诞生,或许的确带有书写者自我表达与自我欣赏的成分。古人在书写时,通过笔墨线条传递内心的情感、思绪,无论是记录日常琐事还是抒发胸臆,那一笔一划间都蕴含着个人的审美与情趣。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书法逐渐成为一门艺术,它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个人欣赏的范畴,承载着文化传承、艺术审美等多方面的重要使命。

如今,不少所谓的“书法家”附庸风雅,将书法引入了歧途。他们故意把字写得别人难以辨认,美其名曰“创新”、“独特风格”。这看似高深莫测的行为,实则是对书法艺术的亵渎。书法之所以能历经千年而不衰,正是因为它有着约定俗成的规范和审美标准。汉字的演变是有迹可循的,每一种字体都有其特定的笔画结构和书写规律。这些“书法家”为了追求所谓的与众不同,抛弃了这些基本规则,让书法作品变得晦涩难懂。当观众面对这样的作品,连基本的认读都成问题,又何谈欣赏其艺术价值呢?

更有甚者,一些书法家对繁体字笔画都不清楚,却在作品中胡写乱写。繁体字作为汉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严谨的笔画规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对繁体字笔画的准确书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书法家基本功的体现。可部分人自认为反正别人也不会写,便随意为之。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严重破坏了书法作品的严谨性和完整性,使得书法失去了应有的文化底蕴。他们的作品犹如无根之木,看似华丽,实则空洞无物。

还有一些所谓的“书法家”自我感觉良好,冒充大师,四处招摇。他们或许凭借一些炒作手段,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但实际上其书法水平却难登大雅之堂。他们利用大众对书法艺术的敬畏和不了解,打着艺术的幌子,谋取私利。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书法艺术的声誉,也误导了大众对书法的认知。真正的大师,是凭借深厚的艺术功底、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赢得尊重和认可的,绝不是靠吹嘘和招摇撞骗。

真正优秀的书法家,他们深知书法的责任与使命。他们的作品既能够展现个人的艺术风格,又能遵循书法的传统规范;既能够让专业人士欣赏其艺术造诣,又能让普通大众感受到书法的魅力与文化内涵。他们书写书法,不仅仅是为了自我欣赏,更是为了传承文化、启迪心灵、推动艺术的发展。

书法家写书法绝非仅仅为了自己欣赏。书法作为一门古老而高雅的艺术,应该在遵循传统、尊重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对于那些附庸风雅、胡写乱写、冒充大师的不良现象,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共同维护书法艺术的纯净与尊严,让书法这颗文化明珠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来源:南海引领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