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联中国公益行动”是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主导的全国性公益项目,聚焦数字时代的社会需求,通过技术赋能和多方协作推动公益创新。其核心特点与实践包括:
“互联中国公益行动”是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主导的全国性公益项目,聚焦数字时代的社会需求,通过技术赋能和多方协作推动公益创新。其核心特点与实践包括:
一、核心方向与举措
数字赋能弱势群体
面向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群体开展数字素养提升计划。志愿者通过长期社区服务教会老人使用智能手机、AI设备,缓解数字鸿沟与代际隔阂。例如云南楚雄实施的“一老一小”计划,结合彝族文化特色推广可持续的技能培训模式。
AI与科技助力公益
将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技术应用于医疗、教育等领域。如智能仿生手帮助残障人士实现精细动作(弹钢琴、写字),AI辅助疾病诊断系统提升基层医疗效率,以及脑机接口义肢的研发推广。
可持续发展与文化传承
结合AR、VR技术活化文化遗产,如良渚遗址的AR导览让游客“穿越”对话五千年前的先民,助力非遗传播。同时关注生态保护,支持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低碳技术应用。
二、特色项目与成果
“朝夕守护”系列行动
志愿者与社区老人建立长期陪伴关系,通过数字技能教学和心理支持实现“双向奔赴”,累计服务超7年,覆盖全国多个社区。
“AI公益行动计划”
2024年启动人工智能浙江行,联动萧山机器人小镇、阿里云等企业,探索AI在灾害预警、农业信贷(如“大山雀”卫星遥感助农项目)等场景的应用。
公益品牌化与跨界合作
联合企业(如蚂蚁集团、奇瑞汽车)、学术机构(如之江实验室)及国际组织(如IUCN),推动“珍爱自然”全球环保项目、“健康中国行食育进校园”等品牌活动。
三、覆盖范围与影响力
地域延伸
从浙江、云南等地的试点扩展至全国,尤其注重乡村振兴,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偏远地区教育、医疗资源可及性。
国际协作
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议题,如世界互联网大会“普惠包容的人工智能治理”研讨会,分享中国案例并推动跨国合作。
四、社会价值与展望
该行动通过“技术+人文”的双重路径,构建了政府、企业、公众协同的公益生态,其“数字无界,代际同频”的理念正逐步实现从解决具体社会问题到推动系统性变革的跨越。未来或将深化AI伦理研究,探索数据隐私保护与公益透明化机制,进一步释放科技向善的潜力。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