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一个类型的游戏玩久了,会对这类型的游戏都感到排斥。最近没有给魔兽世界砸月卡,也没玩原神了,似乎对这些魔幻风格的RPG游戏有了一种厌倦,不管是复杂的养成还是卡通画风,所以这段时间我去玩了比较火的《燕云十六声》。
事先声明,我没有接受任何一家游戏公司资助,本文纯粹为自己感悟。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一个类型的游戏玩久了,会对这类型的游戏都感到排斥。最近没有给魔兽世界砸月卡,也没玩原神了,似乎对这些魔幻风格的RPG游戏有了一种厌倦,不管是复杂的养成还是卡通画风,所以这段时间我去玩了比较火的《燕云十六声》。
燕云十六声我也才开始玩没多久哈,因为我之前一直是在本地汉服社团玩,所以对这种有真实历史背景做背书的游戏会感到更亲切一些,这个游戏背景主要是五代十国末期,讲述了中原与游牧民族争夺资源的历史。
游戏本身是主要单机游玩,也可以多人游戏联机的模式,一些复杂的任务可以在即时通讯的世界频道组队一起完成。
由于这个游戏是基于网易自研弥赛亚(Messiah)引擎开发,早在2016年就投入了使用,在引擎中植入了非常先进的动态全局光设计,在预烘培上比起虚幻4等引擎也丝毫不差,而且对低配置主机也非常友好。
目前我的这套主机配置为intel Ultra 265K+索泰5060Ti 8G星辰,是目前最新的入门级平台,内存为阿斯加特的女武神二代6000 C28 16Gx2套条。
我说这套是入门级配置很多人还不行,说你2000多的CPU+3000多的50系显卡还敢说入门?其实这套配置你拆开来看,265K主要是综合性能强大,既能玩游戏,在我平时剪视频也得用上,内置的NPU在剪映等工具自带的AI应用时可以提供非常迅捷的加速性能。
5060Ti 8G本身性能对比上一代4070并没有太大的提升,但是DLSS 4的加入改变了显卡的“性能天平”,本来在2K全特效下只有70多帧的5060Ti 8G,在开启DLSS4后直接提升了200%以上,来到了180帧。
说回游戏,如果你是一个更看重历史的玩家,燕云十六声在历史考据与细节呈现上更好,历史沉浸度更高,开放世界设计可能允许玩家通过支线任务、环境互动等探索历史细节,如饥荒流民、江湖势力等社会图景。
但是《明末:渊虚之羽》也有自己非常吸引的点:克苏鲁元素,我本人也是非常喜欢克苏鲁神话的,延申到魔兽世界里就是几大古神的背景,这类超自然现象对喜欢神秘学的玩家非常诱人。
《明末:渊虚之羽》目前是开放了线下试玩,从试玩中大家的反馈来看,环境气氛营造的很不错,但是打击感稍逊《燕云十六声》,而且目前《燕云十六声》是支持PC/安卓跨平台游戏的,未来受众面也更广。
甚至包括Win内核的掌机也能畅玩这款游戏,我目前玩得比较多的是索泰Zone游戏机,机身内搭载了AMD锐龙7 8840U 处理器,内部RDNA 3核显性能相当于GTX 1650/GTX 1060 3G独显,搭配双通道7400MT/s内存,给掌机提供了堪比目前入门级游戏主机的性能。
在120G最高画质客户端+1080p/低特效下,大场景有45多帧,对于这类动作游戏来说也是完全可玩的。我也推荐各位使用游戏机而非手机玩《燕云十六声》,不仅因为Zone游戏机拥有AMOLED高刷屏,在攻击震动反馈和手柄连招运用上,游戏机体验也远好过手机。
总的来说,《燕云十六声》未来受众总体来看肯定是要高于《明末:渊虚之羽》的,但是并不是说《明末:渊虚之羽》不优秀,而是《明末:渊虚之羽》更倾向于小圈文化,而《燕云十六声》则带有文化、社交属性,两款游戏的受众有重叠,但不多,喜欢有一定交互的玩燕云,喜欢沉浸神秘氛围的玩明末,我嘛,肯定都会试试!
来源:老黄科技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