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云南江川区九溪镇中营村,有一个不起眼的苗木基地,这里种的不是普通的果树,而是能“生钱”的树莓种苗。基地的主人李会,一个地地道道的新农人,用20亩地种出了大生意,还把树莓种苗卖到了全国甚至海外。她的故事,堪称乡村振兴的典范。
在云南江川区九溪镇中营村,有一个不起眼的苗木基地,这里种的不是普通的果树,而是能“生钱”的树莓种苗。基地的主人李会,一个地地道道的新农人,用20亩地种出了大生意,还把树莓种苗卖到了全国甚至海外。她的故事,堪称乡村振兴的典范。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一棵小树苗,到大生意
李会的树莓苗木基地,乍一看和其他果园没什么两样,但仔细一看,这里的主角不是鲜果,而是树莓种苗。基地里,紫红的四季大黑莓和金黄的无刺黄泡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但李会说,这些果实只是“配角”,真正的“主角”是那些生机勃勃的树莓种苗。
“我培育树莓种苗已经有9年了,刚开始品种少,现在基地里已经有红树莓、黄树莓等13个品种。”李会介绍,她的树莓种苗有个“杀手锏”——适应性强,全国各地都能种,而且种植成本低、技术要求不高,成活率还特别高。更厉害的是,部分品种4个月就能见效,高效亩产。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靠着这些“神奇”的树莓种苗,李会的生意越做越大。她的种苗不仅覆盖了周边80%的种植户,还辐射到黑龙江、广东等全国多个省份,甚至远销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每个月,通过与昆明等地的代工组培基地协作,她能卖出3万至5万株种苗。小小的树莓种苗,就这样撬动了一个千万元的大市场。
短视频+直播带货,新农人的“致富密码”
李会的成功,离不开她的“创新思维”。在传统农业中,种苗销售往往依赖线下渠道,但李会却把目光投向了短视频和直播平台。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光靠线下销售可不行。”李会说,她经常出镜拍摄短视频,展示树莓种苗的培育过程和丰收景象。在视频里,她会详细讲解树莓种苗的优势,比如成活率高、产量大、收益快等,让潜在客户一目了然。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多客户就是通过短视频找到我的。”李会笑着说,她的短视频不仅吸引了国内的种植户,还让不少海外客户慕名而来。接下来,她还计划邀请网红直播带货,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
除了短视频,李会的树莓基地还有一个“隐藏功能”——乡村采摘游。眼下正是树莓成熟的季节,每天都有慕名而来的游客入园采摘。李会说,采摘是免费的,但游客带走的果实每公斤要收40元。周末人多的时候,一天能收入三四千元。
“树莓园不仅能增加收入,还能当‘活招牌’,让客户直观感受种苗的优势。”李会说,这就是她的“致富密码”。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一棵树苗,到乡村振兴
李会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新农人的创业史,更是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通过树莓种苗,她不仅让自己富了起来,还带动了周边的种植户一起增收。
“现在基地培育的种苗,不仅满足本地需求,还辐射到全国甚至海外。”李会说,她的目标是培育更多品种的树莓种苗,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同时通过创新销售模式,让更多人了解树莓种苗的优势。
在李会看来,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农业创新。通过新技术、新模式,传统农业也能焕发出新的活力。她的树莓种苗基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农人的“野心”,乡村振兴的希望
从一棵小树苗,到大生意,李会用实际行动证明,农业也能创造奇迹。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像李会这样的新农人,用创新和努力,为传统农业注入新的活力。
如果你也想尝试农业创业,不妨向李会学习,用创新思维打开市场,用实际行动实现致富。毕竟,乡村振兴的希望,就藏在每一棵小树苗里。#树莓##乡村振兴#
来源:内蒙胡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