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9年,随着毛主席慷慨激昂的宣布,新中国打开了全新的纪元。各个地区接连的解放号角,让向往新生活的百姓们喜笑颜开。全新的考验他们似乎已经不再畏惧,而是充满无尽美好的向往。
前言
一个时代多个故事。
1949年,随着毛主席慷慨激昂的宣布,新中国打开了全新的纪元。各个地区接连的解放号角,让向往新生活的百姓们喜笑颜开。全新的考验他们似乎已经不再畏惧,而是充满无尽美好的向往。
一首“小白杨”唱响了新时代青年的坚挺,它象征着很多人,也歌颂者“铁姑娘”孙龙珍。1940年出生的孙龙珍将生命留在了1969年,更将自己融入到了祖国的边疆。
她是“小白杨”,在艰苦的环境下也能生存的很挺拔,她的风骨始终屹立不倒。
1949年,是举国同庆之时。小小年纪的孙龙珍还在天真、无邪的畅想阶段,但多年后孙龙珍的这份天真跟随着建设时代改变了,因为她在所见所闻中是毛主席的伟大与精神影响。
孙龙珍的故事从新疆说起。1949年新疆解放,这历经众多年磨难迎来的和平,大家欢呼雀跃。对于新疆各族人民来说,这是改变悲惨命运的重要时刻,也是新疆甚至是国家迎接崭新未来之时。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新疆的建设和守护任务是新阶段重要的工作内容,想要保持住这份安宁就需要很多的人奋勇向前,而众多的青年是最大的力量,这个交接棒在他们的手里也同样多彩。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新疆的建设热潮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这也是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在头疼的事情之一。其中剿匪、改革、建设等工作,都在我党的领导下,有序的进行着。
同时,当国家需要时,五湖四海的青年汇聚,他们谁都不认识,只知道:“国家需要,我就来了。”
不仅是他们,国家的解放大军,在党中央的命令下,在新时代的建设中再次上阵,这一次是相对和平的建设,没有战火,只有建设时各种各样的挑战。
针对当地落后的农牧业,他们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将其建设起来。在广阔的荒原上,一点一点的努力着,风吹日晒是家常便饭,但最后的结果是甜的。
一点一点的新疆不管在农牧业还是在工业上,都迎来了全新的起点。通俗的说就是:“百姓的钱包鼓了,日子好过了。”
这一份喜悦有孙龙珍的一份,建设之路上也有这位永葆青春的“铁姑娘”孙龙珍的一份。
二、“铁姑娘”孙龙珍
孙龙珍1959年到达新疆,是五湖四海青年中的一份子。年仅十九岁的孙龙珍也是新婚不久的新娘子。南方的女子,来到西北地区,孙龙珍很快适应。
在这里孙龙珍每天都在高温下工作,时常满脸通红,一脸汗渍。她的手除了要比男子小之外,和经常干活的男子无异。她的主要工作是熬硝炉、砸矿石,充实之中,没有一丝的抱怨。
几年下来,孙龙珍与丈夫聚少离多,后来在孙龙珍的影响下,丈夫也随着生产建设加入了进去。在距离上,虽然是近了,但建设工作似乎更加繁忙了。
1962年,边民大量流失,我国与苏联的关系日渐紧张,而所处边区的孙龙珍等建设人员也异常的紧张和担心。因为边民流失意味着建设中的劳动力减少了,而他们所要考虑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了。
其中空闲的土地、无人喂养的牲畜,这一巨大的工作量需要人手去整理,去安顿。这时,孙龙珍说:“我去。”这位“铁姑娘”的形象也便更加的牢靠了。
孙龙珍来到边区,同时也是山区,干起了自己从未接触过的放牧工作。她说:“不会可以学,没人学更可怕。”
此后,孙龙珍夫妇在此地携手作战,应对着羊群,也应对着多变的气候。冬天,孙龙珍冻的鼻涕直流,手蜷缩在衣服里,脑子和嘴都没停下来过,为了羊群等放牧和管理工作,孙龙珍没少吃苦。
有新来的新同志也都会被孙龙珍吸引去了目光,老同志就会跟他们挨个介绍着:“这是我们这有名的铁姑娘,风吹雨打她啥都不怕,你们要多跟她学习学习啊。”
在孙龙珍这没有男女之分,男同志能做,她也能做的很好,甚至有的时候,男同志都会称赞一声:“铁姑娘不愧是铁姑娘,真硬。”
如此,后来的铁姑娘开始放牧工作。直到1969年,打破了这一宁静。一个牧民被苏联的骑兵抓走,听到这一消息的孙龙珍等人不镇定了,他们势必要救回自己的同伴。
于是孙龙珍即使重着身子,还是要奔赴去寻找,她说:“我们是一个队伍,缺了谁都不行。”
随着一个子弹袭来,铁娘子及未出生的孩子永远沉睡在了边区,“铁姑娘”的英雄事迹也就如此传播开来。
孙龙珍就像众多白杨中的一个,是永远屹立不倒的那个。
在生产建设线上,孙龙珍是女同志中的一个,也是女兵队伍中身姿矫健的一个。
刚进入新疆时,孙龙珍对什么都是好奇的。清晨,在新疆小城中,女兵同志们喊着响亮的口号,是新的一天,也是新的气象。
孙龙珍和其他的女同志们做着每天必备的早操与强身健体运动,像是在醒神也像是在激励着自己。
她们来自全国各地,有着各自的抱负,也有自己的信念。但此时的她们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在新疆地区搞好这场建设。为新中国的建设出力,为报效祖国贡献。
孙龙珍等人的年龄和她们所做之事是不符的,她们的成熟和干练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建设任务中成长起来的。她们是新中国强大的一份子,也是为国家为百姓解难的先行者。
1969年是需要我们牢记的一年。这一年,我国处在危急时刻,内忧外患中,很多百姓都是紧张不安的。在这一特殊时期,他们能做的就是继续维持现状,在温饱中将日子过下去。
在新疆的孙龙珍等人在当地百姓那收获温暖,也用自己的切实行动来回报这份温暖。在队伍中,她们是家人,她们也像是在当地过着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同时也在支持着国家的建设发展。
她们之间是纯粹的,在当地百姓的心中是“伟大”的。百姓们的善良感染着她们,她们也在朝夕间成为了“家人”。
如此,不管是谁,“铁姑娘”永远是会去珍惜的那个。
结语
“铁姑娘”长眠之争议地,也随着我国的逐渐强大回归。44万亩是众多建设者停留之地,也是孙龙珍烈士的坚持。
她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是一位英雄,也是一位英勇的母亲。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孙龙珍比谁都清楚。
“铁姑娘”的小白杨精神被后世传颂,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边疆儿女!
来源:千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