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 “解渴”!郧阳区抗旱 “组合拳” 成效显著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2 09:02 2

摘要:今春以来,郧阳区降雨偏少,部分区域出现供水短缺和小水源枯竭情况。为应对旱情,郧阳区启动专项应急方案,错峰供水、异地调水,对偏远山区实行 “定时定量供水+应急送水”。同时借助 “区-镇-村” 三级联动机制,密切追踪各个取水点实时情况,全面掌握群众用水需求,全力做

近期

持续的干旱天气

给郧阳区的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

带来不利影响

面对旱情

郧阳区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

积极作为

采取多种有效措施

全力以赴保障群众生活用水

和农业生产用水

用实际行动筑牢抗旱防线

送水上门解决群众饮水燃眉之急

今春以来,郧阳区降雨偏少,部分区域出现供水短缺和小水源枯竭情况。为应对旱情,郧阳区启动专项应急方案,错峰供水、异地调水,对偏远山区实行 “定时定量供水+应急送水”。同时借助 “区-镇-村” 三级联动机制,密切追踪各个取水点实时情况,全面掌握群众用水需求,全力做好抗旱保供水各项工作。

在柳陂镇韩家洲村3组,地处半山的40多名常住村民因取水点干涸,饮水成了大难题。十堰茂源宜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及时组织送水队伍,定期为该组村民送去生活用水,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

同样,谭家湾镇陈家墁村、香炉山村等后山片区部分群众,因地势较高且天干缺水,供水无法送达。谭家湾镇及时调配送水车,穿梭于各村,确保群众用水无忧。截至目前,累计为3个村民小组、80余户群众送水120余吨,灌溉农田1200亩。

安阳镇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预案,优先解决群众饮水难题。截至5月20日,全镇累计协调消防救援车、洒水车等为二龙山村、老虎道村、钟家河村等10余个缺水村组送水200余次,惠及223户742人。并针对居峪小学等特殊区域,调配多功能消防救援车定点送水,做到 “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多措并举保障农业生产用水

面对旱情,郧阳区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发挥了重要作用。配套完善的灌溉管网与节水设施可精准将灌溉用水引到田间地头。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体系,切实保障了农业生产用水。

郧阳区谭家湾镇龙泉村通过铺设禾苗微喷带,运用抽水泵将河水精准运送到农田,实现均衡灌溉。

同时,因地制宜,利用水管将泉水引流至农田,通过“一水两用”,确保把旱情影响降到最低。

谭家湾镇黄畈村农户们也积极开展抗旱自救行动,每天下午太阳落山后,都会提水浇灌田地,努力守护农作物,缓解旱情,减少损失。

安阳镇充分利用高标准农田水系设施,统筹调配水资源,显著提升农业抗旱保水能力,全力保障夏种夏播关键期用水需求。

技术人员对灌区渠道、泵站、塘堰等设施进行全面检修,确保灌溉系统高效运行。并通过科学调节水库放水流量,优先满足冬小麦、春玉米、水稻等作物灌溉需求。

智能喷灌系统实现“按需供水”,每亩节水120立方米;农技专家“田间课堂”手把手指导,“科技抗旱”为粮食稳产筑牢水利根基。

加快项目建设

提升供水保障能力

郧阳区还抢抓工期,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和抗旱应急项目建设。在南化塘镇新建成的化山泵站,技术人员正在安装调试。通过新建泵站,从南化新水厂500管网取水,输送到化山、关帝庙部分村组,确保沿线村民、养殖户正常生活生产。

针对全区普遍性水资源紧张的问题,郧阳区采取 “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大管理” 战略布局,加快偏远地区管网延伸,同步建设高区抽水泵站和调蓄水池。在全区各个点位,工人师傅们错峰作业,加速供水管网铺设。

全区对分散区域,规划建设水池泵站50余座,目前已完成配套运营的有12座。下一步将全力推进水池泵站快速建设,让群众吃上放心水,安全水。

下一步,郧阳区将继续坚持防汛抗旱 “两手抓”,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科学调度水资源,持续加强供水保障能力建设,不断优化抗旱措施,全力以赴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和农业生产稳定。

抗旱攻坚 郧阳在行动

从“送水到村”的民生温度

到“滴灌到根”的科技精度

郧阳区三级联动 凝聚合力

确保群众喝上“放心水”

农田灌上“丰收水”

来源:视界郧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