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报视点·聚焦高考② | 莘莘学子执笔为剑“燃”动青春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1 18:27 2

摘要:卧薪尝胆,只为今朝;操磨意志,只为此刻。2025年高考的脚步日益临近,考生已全面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校园里,同学们在教室里争分夺秒,以科学规划与稳健心态打磨知识体系、调适应考状态;学校在备考一线全力护航,通过教师专业指导和暖心陪伴,为学生筑牢知识根基、疏解心理压

卧薪尝胆,只为今朝;操磨意志,只为此刻。2025年高考的脚步日益临近,考生已全面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校园里,同学们在教室里争分夺秒,以科学规划与稳健心态打磨知识体系、调适应考状态;学校在备考一线全力护航,通过教师专业指导和暖心陪伴,为学生筑牢知识根基、疏解心理压力,织密高考保障网。

被老师温暖环绕的“小透明”

五月的银川市唐徕中学,校园里花木扶疏,弥漫着奋斗的气息:高三年级间间教室仿若备考展示平台,一摞摞复习资料,一张张试卷,一个个埋头诵读、专注复习的身影尽现其中;学校围墙东边的展览窗,呈现模考亮眼的成绩单;各学科的会议室,任课教师基于学情研究考情,进行精准分析……

5月19日,高三(3)班班主任张丹辉表示,今年高三年级共有720余名学生参加高考,刚进行完一次摸底考试,如今学生正处于静悟阶段。考前,老师一如既往地指导学生查漏补缺,规范应试答题技巧,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在冲刺高考最后的一段日子里,各学科老师们也在尽心尽力,确保学生能够从容自信地踏入考场。

高三(3)班的同学课后与老师合影

黑板上醒目的高考倒计时。

老师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学生称张丹辉老师为“她”。在他们的眼里,早上,7点10分的教室,“她”在;9点20分的操场,“她”在;14点10分的午读,“她”在;18点05分的食堂,“她”在;21点30分的晚自习,“她”在。“我们在哪里,‘她’就在哪里,尤其当我们开小差时,‘她’一定在。”

“小透明”是班里方方面面都表现平平的孩子。“看着周围同学比学赶超,而我的成绩却一直没有起色,变得郁郁寡欢。”“小透明”说,“本以为我不会被关注。‘她’却走近我。”“老师,我,我没有不学习……”“你当然在学习,可你没有开心地在学习……”“那天‘她’对我说了很多,让我有了信心。这样的靠近不止于我,还有其他‘小透明’。这种不被抛弃、不被放弃,被老师温暖环绕的感觉真好。”

“高考日渐临近,我紧跟老师的步伐,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补齐短板。”高三(3)班学生汪若涵信心满满地表示,“在备考阶段的冲刺中,以昂扬的精神迎接高考。”汪若涵说出了全年级同学的心声。

“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等待拔剑出鞘的一刻。他们努力坚持的身影,是青春最美的样子!”张丹辉说起学生的“临战”状态,深感欣慰。

冰心说:“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播、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的花香弥漫。”入夜,晚自习开启,教学楼灯火通明,学生们专注复习。黑板上醒目的高考倒计时,试卷上的红、蓝笔标注……见证着,高考在即,高考在季,同学们用汗水书写无悔青春!

不凡的坚守,闪耀独特的光芒

在北方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小A班学生吴家欢的记忆里,高考百日誓师大会上,师生用凌云之志点燃了高考冲刺的烽火——操场上,鲜红的横幅如燃烧的火焰,“百日竞渡,破浪展雄风”的标语直击人心。校长的致辞化作鼓点,敲响青春奋进的节拍;老师的誓言,是与学子共赴考场的承诺。当全体高三年级同学高举右拳,齐声喊出“奋战百日,无悔青春”的誓言时,声浪冲破穹顶,燃起斗志。

随之而来的是,“每周一次的班会,变身考前智慧与温情交融的‘加油站’。”吴家欢说,班会上,班主任袁海峰用往届学长、学姐的励志故事,为大家锚定学习榜样。大家从中学会了科学规划时间,懂得了如何在压力下调整心态。老师的每一句叮嘱、每一个建议,饱含对学生成长的深切关怀。

“为了让高三年级579名学子在高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学校构建了一套全面且科学的备考体系。学科教研和班级教研有机结合,互利互补,对学生的成长和成绩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副校长杨磊表示,各学科教师成立了高考研究小组,研究近十年的高考试卷,分析命题趋势和规律,为教学提供精准的方向。同时,制定了分层教学方案,将学生按照学习基础和能力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每个层次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和作业难度,为不同层次学生定制专属学习路径;例如,在数学学科,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老师着重讲解基本概念和基础题型,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基础知识;而对于基础较好、有冲刺高分能力的学生,则安排拓展性的专题训练,培养他们的解题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了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校实行“每日一测,每周一总结”的制度。每周,各科老师会对学生的测试成绩和作业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高三小A班学生课后与老师合影留念。

高三小A班教室墙上贴着同学们各自的心仪大学。

校园里,班主任化身“时间规划师”,通过每日学情反馈会,动态调整班级备考节奏;心理辅导团队,用沙盘游戏、团体冥想帮助学生释放压力。

小林(化名)的英语成绩下滑,班主任田莉莉将其座位调到讲台旁,课余为他“开小灶”:“你只管向前跑,老师为你保驾护航。”如今,小林的英语成绩已从58分跃至95分。

王钊老师连续两周陪基础薄弱的学生留校补习,错过末班车后就在办公室打地铺;语文组开发“错题重生计划”,为后进生建立个性化档案。就连门卫,都会在晚自习后特意多开一盏路灯,照亮孩子们回家的路。

备考的日子里,不凡的坚守,闪耀独特的光芒——教室里,“学霸小组”自发成立“1+1帮扶对子”,成绩优异的学生每天放学后都会为有学习下滑的同学讲解难题;走廊的图书角,学生们悄悄留下写满鼓励的便签,“今天的你比昨天更接近梦想”“累了就抬头看看星空……“

“学校的守护,藏在百日誓师的热血里,融在班会课的智慧中,浸在晚自习的灯光下,落在早读的书声间。”吴家欢和同学们,称之为春风,拂去内心的焦虑;为灯塔,照亮前行的路。(宁夏日报记者 高菲 祁国昌文/图/视频)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