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同心同语 乡村振兴”黔东南州从江县示范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系列活动圆满结束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2 00:27 1

摘要:5月15日至17日,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师生一行24人,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以“智媒传播助推普 乡村振兴探新途”为主题,开展2025年“同语同心 乡村振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系列活动。

5月15日至17日,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师生一行24人,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以“智媒传播助推普 乡村振兴探新途”为主题,开展2025年“同语同心 乡村振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系列活动。

5月15日至16日,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师生为从江县七十余名学员开展“普通话+语言提升”和“普通话+宣传技能”等专项培训,以普通话发音专项提升训练、短视频制作技能、AI创作赋能短视频制作应用基础及实践等为主要内容,采用“2天线下+3天线上”的混合培训方式,以期提升该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及信息传播能力,用“推普”作音符,以“智媒”为旋律,为助力贵州乡村振兴再添华美乐章。

5月16日下午,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贵州师范大学)在从江县城关第四小学举行工作站授牌仪式。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黄葵代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贵州师范大学)向从江县城关第四小学授予工作站铭牌,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主任崔庆鹤向从江县城关第四小学赠送《中华经典资源库》数据硬盘。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办公室主任吴鹏、播音指导申炜、实验实训中心主任侯砚卿等出席工作站的授牌仪式。从江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县招考中心主任梁晓勇,从江县城关第四小学副校长吴艳敏和吴文龙等出席工作站授牌仪式。

黄葵代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贵州师范大学)致辞。她表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贵州师范大学)立足解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开展工作,积极谋划加大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新思路、新举措、新作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希望通过从江县城关第四小学工作站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与从江县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上的密切合作,期待将送教下乡、资源共享、参观研学、交流互动、凝聚合力形成常态,携手共同提升从江县中华语言文化传播,增强民族认同感。

梁晓勇在致辞中表示,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是乡村振兴的“软实力”和“硬支撑”。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贵州师范大学)将工作站落户从江,是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战略部署的生动实践。

随后,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师生和从江县城关第四小学学生共同开展“花溪诗会”经典诵读展演。展演活动演绎了《沁园春·雪》《月光下的中国》《唐诗里的中国》《春江花月夜》《先辈的爱情》《英雄碑颂》《从江,我美丽的家乡》《狼牙山五壮士》《延安,我把你追寻》等作品,生动呈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有力推动中华语言文化传播和中华经典作品的传承。

5月17日,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贵州师范大学)赴从江县高增乡占里村开展“经典润乡土”活动,在从江县高增乡占里村建设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贵州师范大学)工作站。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黄葵、办公室主任吴鹏、播音与主持艺术系主任崔庆鹤、播音指导申炜、实验实训中心主任侯砚卿、从江县教育局教育研究所副主任邱锦波、高增乡占里村党支部书记吴春光等参加活动并出席授牌仪式。

授牌仪式上,黄葵代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贵州师范大学)致辞。她指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贵州师范大学)始终聚焦我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教育发展现状,通过建设工作站的形式,将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直接深入到民族地区的乡村、学校和社区,在基层以点向面辐射,近距离开展推普工作,努力探索全省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的有效方法和路径,为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产业振兴,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吴春光在致辞中介绍了占里村的具体情况,并表示,感谢贵州师范大学将优质的语言文字推广资源带到占里村,这不仅是对乡村文化发展的有力支持,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此次工作站的设立,为侗家村寨搭建了一个宝贵的学习交流平台,为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注入新活力!

仪式结束后,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师生与当地群众齐聚侗寨鼓楼,开展文化交流,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一起诵读经典,传播中华语言文化。由语言至情感,村民们同推普志愿者手牵手、心连心,在鼓楼前跳起民族团结舞,共享团圆之喜悦,共贺推普之丰收,升华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共同体意识。

据悉,此次国家语言推广基地(贵州师范大学)赴从江县示范点接力实施贵州省语委“同语同心 乡村振兴”计划系列活动,以推普助力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销售能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深挖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资源,扩大贵州特色村寨对外宣传,探索乡村文化振兴特色模式,为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本文来自【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