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以为免疫力就是不感冒、不生病,其实这个说法太笼统。免疫系统就像小区里的保安,它们要判断谁是“自己人”,谁是“外来入侵者”,再决定是否出手。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有些人一到换季就不停打喷嚏、喉咙发痒,甚至清晨醒来鼻塞得说不出话。
有些人则在同一环境下却毫无反应,像是身上装着“防护罩”。这并不是体质强弱的简单问题,而是身体内在的“防线”是否牢靠。
很多人以为免疫力就是不感冒、不生病,其实这个说法太笼统。免疫系统就像小区里的保安,它们要判断谁是“自己人”,谁是“外来入侵者”,再决定是否出手。
但问题在于,这些“保安”有时候也会疲劳、判断失误,甚至打错了人。
当病毒比如新冠再次大范围传播时,这些身体里的“保安”就成了关键。可惜的是,大多数人平时并不重视这道防线的养护,等到病毒来了才临时抱佛脚,反而错过了最好的防护时机。
最近身边不少人又开始咳嗽、发烧,去医院一查,还是新冠。很多人疑惑:“不是说已经是常态化防控了吗?怎么还会感染?”其实病毒从未真正“消失”,只是我们对它的关注度降低了。
新冠病毒的一个特点就是变异速度快,传播能力强,而人的免疫力并不是一直处于高峰状态。
特别是换季、熬夜、情绪波动大或者饮食不规律时,免疫系统很容易“走神”,这就给病毒趁虚而入的机会。
我有个患者,姓刘,50出头,做小本生意,平时挺注意锻炼,觉得自己身体不错。前段时间他因为天气热,天天喝冷饮、晚睡,结果突然高烧不退。
起初他以为是普通感冒,自己在家吃点药,结果三天后反而加重,咳嗽、头痛、全身酸痛,最后到医院一查,是感染了新冠。
他很疑惑:“我又不是没打疫苗,怎么还是中招了?”其实这类情况不罕见。
疫苗并不是防弹衣,而是给身体设定一个“识别模板”,帮助它更快识别病毒。但如果你自己不注意提升免疫力,身体还是很容易“破防”。
在日常门诊中,我见过太多像刘先生一样的人。他们常常把“免疫力”理解成吃补品、多锻炼就能提高的东西,却忽略了情绪、作息、饮食、环境对免疫系统的巨大影响。
而在传统医学的角度,“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防病的核心理念。简单来说,就是你身体的“正气”足够强,外界的病毒、寒湿之邪就不容易入侵。这里的“正气”,其实就对应现代医学中的免疫力。
很多人以为中医防病就是喝各种苦汤药,或者吃补品,其实并不是。中医讲究“因时制宜”,顺应节气、调养脏腑,尤其是在换季和病毒高发期,更要注重“调气养肺”。
肺在中医中被称为“娇脏”,意思是它最容易受伤。肺主呼吸,外合皮毛,是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一旦肺气虚弱,病毒就容易从鼻口侵入,进而影响全身。
而这次我们推荐的“花茶”,其实并不是什么神秘药方,而是几味常见的植物组合,既可以清润肺燥,又能增强体表防护能力。它不是药,但却有“以食为药”的功效。
这款花茶的核心在于三味植物:一是金银花,古籍中称其“能清热解毒,疏风散热”,对外感病毒有一定的防御效果;二是菊花,可清肝明目,且具抗炎作用;三是薄荷,疏风清热、提神醒脑。
这三味搭配,不寒不燥,适合大多数人群在病毒高发期短期饮用。连续饮用三天,有助于清理体内的“火气”,增强呼吸道的防护能力。
有些人喝了觉得没什么特别,其实你不能等到症状出现了才开始“补墙”。这就像房子漏水前你去修屋顶,才是聪明的做法。
但也有误区。有些人身体偏寒,喝了花茶反而会觉得腹泻或者胃不舒服。这时就要因人而异,不能一味模仿别人。体质虚寒者可适当加点红枣或桂圆调和,不建议长期饮用。
还有人问:“我每天熬夜、吃外卖,再喝花茶有用吗?”这就像你每天往车里加劣质油,再怎么打蜡也跑不稳。提升免疫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饮食、睡眠、情绪缺一不可。
熬夜会导致肾精耗损,肝气郁结,直接影响肺的宣发功能。长期压力大的人,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异常,也会让免疫系统“罢工”。
而吃得太咸、太油,也会让脾胃运化功能变差,导致“痰湿”内生,成为病毒滋生的温床。
这时候,花茶只是辅助,你还得从生活方式上入手。早睡、适度运动、保持心情愉悦,是免疫力的“根基”。
我曾遇到一个年轻女孩,常年鼻炎,每到秋冬就反复感冒,有时一感冒就拖两周。后来她调整了作息,每天早睡一小时,饭后散步半小时,坚持喝三天花茶调理肺气,结果整个冬天只感冒了一次。
这不是“玄学”,而是整个身体系统的调节。中医讲“肺在志为忧”,意思是情绪低落也会伤肺。调肺气是喝点茶,更要从心态上调整,把压力放下,才能真正让“正气”回流。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喝同样的花茶。孕妇、儿童、体质特殊者,最好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哪怕是同一个病毒,不同体质的人,防护方式也不同。
但大方向是明确的:增强肺气、调和五脏、疏散风热,是面对病毒时最基本的防线。你不需要把自己变成“药罐子”,但起码要给身体一个准备的机会。
这就像打仗,敌人在哪你可能不知道,但你可以提前修好城墙、备好粮草。花茶就是你的“粮草”之一,但最关键的,还是那颗愿意为健康提前准备的心。
每年到了春秋换季、新冠传播的高峰期,医院的呼吸科和发热门诊总是排满了人。很多人都是等到症状明显才来问医生“我该怎么办?”但真正聪明的人,是在病毒还没到门口时,就已经把门锁好了。
你可以不喝花茶,但你不能不关心自己的肺,你可以不信偏方,但你不能放任自己的免疫力一天天下滑。身体是本,健康是根,病毒是风,只有根深叶茂,才能不惧风吹雨打。
最后提醒一句:花茶不是神药,不能代替疫苗,也不能替代正规治疗。但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身体筑起的一道温柔的防线。
与其等病毒来了去抢药,不如在风平浪静时,给身体一份沉稳的照顾。
参考文献:
[1]李建国,王琦.中医“肺主皮毛”理论与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的关系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3,29(02):145-148.
[2]张玉兰,赵忠新.金银花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J].中药材,2024,47(05):1120-1124.
[3]刘志刚,胡慧.提高免疫力的中医策略与现代医学机制探析[J].中国免疫学杂志,2024,40(08):1020-1025.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叶护师科普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