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艺术生周末探店的一天》《100家小店探店计划》《沉浸式体验探店博主的一天》《如果你问我探店的意义是什么》……眼下,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论相貌、不讲学历的探店博主,成为了各大社交媒体的主流。
《艺术生周末探店的一天》《100家小店探店计划》《沉浸式体验探店博主的一天》《如果你问我探店的意义是什么》……眼下,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论相貌、不讲学历的探店博主,成为了各大社交媒体的主流。
与此同时,去年7月,人社部发布的新职业名录中,互联网营销师类别中赫然出现了“生活服务体验员”这一表述。这意味着探店达人已成为官方认定的新工种。
那么问题来了,生活中是哪些人在探店?他们为什么探店?探店又该怎样起步呢?
重庆晚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一些“素人”博主。今日,这些“素人”博主就把探店心得告诉你们。
了解校外世界
探店喜好能否变成副业
“大洋葱”今年大三,是重庆移通学院合川校区的一名德语专业学生。
“学业不紧张的情况下,我几乎每周末都会去探店。我想出去吹吹风。”她说,相比周末待在校园或寝室,她更渴望在毕业前多多了解校园之外的世界。
去年7月,“大洋葱”注意到人社部发布的新职业名录,“生活服务体验员”的表述出现在了互联网营销师类别中。这意味着探店达人已成为官方认定的新工种。
相关部门认定一个新职业的前提是大量从业者的涌现。重庆晚报记者从《2024抖音生活服务探店数据报告》查询到,该视频平台在这一年,有超过336万人靠探店获得收入。
“那我是否能把探店的喜好变成副业来做呢?”她向重庆晚报记者抛出的疑问,似乎也启发着她对未来规划的思考。
“如果每条图文的阅读量在100次以下,那很可能是被平台限流了。明显为商家打广告的内容,会被平台认定为是‘水帖’。”她说,要想做资深探店人得先从“素人”做起,指的是个人粉丝量在500以下的普通博主。而口语化、真实表达、有观点、图片质量高的图文内容,或许是让你脱颖而出的流量密码。
疗愈工作焦虑
探店收获热爱生活的动力
“在很多时候,探店的镜头不仅是一个‘种草’和营销的通道,还是一本记录人间百态的视频书、图片集、文案册。”这是探店爱好者“旺旺”解释的探店意义。
“旺旺”是“95后”,在银行工作。与许多上班族一样,工作中难免会有被KPI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寻找“同频”的空间,与“同频”的人和事有交集,一定程度上,可以疗愈她的焦虑感。
她说,在渝北区加州花园广场,一位70岁的婆婆主理一家手冲咖啡与精酿小馆。这间20平方米不到的小店,就像她的“养老院”,她乐观地等待每天接踵而至的年轻人。
“婆婆的老年生活就像一本‘教科书’,她‘超前’做自己,在吧台前写下小店slogan:人生,开心最重要。”“旺旺”说,她还在渝中区王爷石堡街巷里偶遇了一家名为“李珠珠”的家庭式奶茶店,将“老破小”改造为店老板和心爱小狗的专属空间;而在渝北一家迷你小店里,她看到了一对来自北京的情侣在重庆的日常,初识就像老朋友一样。
“业余探店的意义,或许是走进一家磁场契合的店,读懂老板的用心同时,意外收获热爱生活的动力。”“旺旺”说,只有自己走出去,才会发现人生是旷野。
“重建附近”
建立自己的小小生态圈
“王小王”是名“95后”产品设计师、自由职业者。因为是个“i”人,他把业余探店当作一种纯粹的社交方式。
“有位社会学家叫项飚,他提出一个概念,叫‘重建附近’。简单地说,就是人在生活中要有一个小小的‘锚’点,把自己作为中心,与周遭事物和环境发生互动,从而建立自己的小小生态圈。”“王小王”很认同这种生活理念。
他举了一个例子,他曾在一家名为“懒鱼时光馆”的文艺小馆工作,那里像是一个微小的“宇宙”,有兀自生长的绿植,也有各地淘来的好货,有喜爱的音乐与应季的鲜花,那里有符合消磨时光的各种场景。他在这样的环境里,认识了许多探店的“e”人博主、“社牛”朋友。大家拍照、休息、“充电”、晒朋友圈,快乐就好。
“后来,我也喜欢上了业余探店,去哪探,都是临时起意。”“王小王”通常会约上朋友,穿上最舒适的服装,去安静的小众咖啡店,找找设计方面的灵感。或者去性价比高的古着店淘宝。
总之,业余探店,一定要留给自己足够放松的空间。
与其当工具人
不如做个显露真实情绪的人
从“素人”探店博主做起的“xixi”,如今已有上千粉丝。她从事新媒体工作,由于颜值高,拍照出片,不断收到商家的探店邀请。
“大家都说探店博主可以吃吃喝喝有钱赚,但实际上,这只是看上去‘光鲜’。”“xixi”说,刚开始进入探店赛道时,她想做一个本地生活指南的账号,但面对部分商家过分要求,比如要求她补拍、重拍或者过分描述指定商品时,她会感到莫名的不适,“甚至有种工作之外还要交作业的感觉”。
“xixi”在做“素人”账号期间,也曾有过好几篇“爆文”,但大家只是收藏帖子,对原创是谁并不在意。直到写了一篇探店的避雷帖,粉丝涨了上百人。“我才意识到,显露真实的情绪,成为真实的人,才能真正获得大家认同。”“xixi”认为,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不是任何人都适合当博主。前提是要有强烈的分享欲。“如果你对边走边拍、日更文案等反感,觉得是生活的负担,那劝你打消当探店博主的念头。”
行业声音
商家与达人共同推动线下商业生态创新
“通过邀请‘素人’探店的形式,企业通过伴手礼或者直接为其增加收入的方式互换资源,有利于提升品牌在社交媒体里的传播和推广,同时也为企业节约品牌宣传和市场运营成本,部分有品宣预算的企业,是很乐意买单的。”重庆一资深品牌策划人提到,重庆的探店行业目前已形成多个专业的服务推广公司,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的探店行业已逐渐有了参照性的行业运营范本。探店行业总体呈现出较强的就业包容性和普惠性特征。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智库办主任周晓光也曾在《经济参考报》中分析道:“探店达人”通过内容创作,帮助商家吸引特定消费群体,通过展示产品独特性和真实感受,帮助商家了解用户需求,改进产品与服务。当达人与商家建立长期合作时,还可共同开发独家产品。在这种价值创造和共享的合作中,商家与达人共同推动了线下商业生态的创新和发展。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李琅 受访者供图
来源:都市热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