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出台《创建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2 10:30 2

摘要:做好山水生态文章、融入历史人文底蕴、叫响乡村旅游品牌……近年来,邯郸市发挥特色农业资源优势,通过规划引领、科技赋能、文化铸魂,大力发展观光采摘、生态康养等新业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建立健全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目前已建成9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1

邯郸出台《创建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

农文旅融合壮大乡村产业

5月8日,游客身着汉服在邯郸市肥乡区七彩园林千亩月季种植基地游览。刘学维摄

做好山水生态文章、融入历史人文底蕴、叫响乡村旅游品牌……近年来,邯郸市发挥特色农业资源优势,通过规划引领、科技赋能、文化铸魂,大力发展观光采摘、生态康养等新业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建立健全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目前已建成9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172个省级和美乡村重点村、1387个省级和美乡村。

•规划引领,农文旅融合全域布局

让农文旅融合发展成为乡村全面振兴新引擎,今年,邯郸市出台《创建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坚持全域布局、重点打造、梯次推进、动态提升。西部山区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红色资源,发展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医疗康养、民宿集群、红色研学等农业文化旅游产品;丛台、永年等8区以设施蔬菜为主要业态,建设高品质蔬菜产业示范区,发展集育种选育、农产品加工、观光休闲、研学实践等于一体的都市休闲农业;东部平原发展非遗体验、农事采摘、乡村集市等乡村旅游业态。

今年“五一”假期,来自北京的游客刘伟一家住进涉县大洼村里山沟客栈新投用的星空房。“白天漫步古村看非遗,夜晚仰望星空枕虫鸣入眠,没想到太行深山里藏着这么浪漫的民宿。”刘伟说。

大洼村是始建于明末清初的古村落,曾因交通不便面临“空心化”,常住居民不足50户。通过发展旅游民宿产业,如今该村已有民宿32家,全村可同时容纳五六百人住宿。村民人均收入从2016年的3000多元增长到2024年的2.3万多元,村集体收入超过50万元。

“村民们习以为常的石头房、石板街、石碾、石磨都是独特的旅游资源。”大洼村党支部书记张巨元介绍,去年里山沟客栈入选河北省百佳特色乡村精品民宿培育单位。

根据方案,涉县将立足国家旅游示范区优势,打造以漳河两岸为核心的漳河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以王金庄村、大洼村等为核心的旱作石堰梯田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以青塔湖、庄子岭等为核心的中药材(连翘)休闲康养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据介绍,今年,邯郸市将打造一批基础扎实、带动能力强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到2027年,陆续建成一批特色鲜明、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科技赋能,打造都市休闲农业示范区

5月7日,邯郸经开区义保蔬菜专业合作社育苗基地内,技术人员对生菜品种“浩农一号”进行生长指标测量。这个来自山东的新品种具有高产、抗病性强、适宜机械化收获等特点。

作为华北地区蔬菜产销大市,邯郸蔬菜播种面积162.3万亩,其中设施蔬菜38万亩,但机械化作业率不高的问题制约着产业发展。为此,邯郸市蔬菜技术推广站联合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蔬菜创新团队,在永年等地推广蔬菜新品种,开展设施叶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

为解决拱棚叶菜种植劳动力成本高、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加快叶菜生产基地向集约化、机械化转型,今年3月,叶菜机械化生产技术现场培训观摩会在永年举办,邯郸各县(市、区)种植大户、经营主体代表等100多人参会。会上,一款适用于连栋大棚和日光温室的叶菜全自动智能移栽机亮相。“过去移栽一亩地要六七个熟手干一天,现在机器两三个小时就能完成。”永年区长青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现海算了一笔账:智能移栽机作业效率较人工大幅提升,每亩地人工成本降幅达75%。

根据方案,邯郸市内8区将实施设施蔬菜生产能力提升、环京津设施蔬菜产业集群建设项目,通过引进优质高产新品种、推广智能农机装备,建设都市休闲农业示范区。

“今年重点推广高标准现代种植设施,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延伸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邯郸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梁志霞介绍,丛台、永年等市内8区建设高品质蔬菜保供仓,探索发展以有机果蔬种植及功能果蔬品种为主要业态的高品质休闲农业。

5月7日,冀南新区南城乡樱桃种植基地内,工人在采摘樱桃。近年来,南城乡积极发展樱桃产业,形成了集种植、采摘、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周绍宗摄

•文化铸魂,让传统技艺焕发生机

“快看!这幅‘我爱馆陶’的画居然是粮食拼成的。”今年“五一”假期,在馆陶县粮画小镇寿东村入口处,游客争相在一幅25米长的粮画前打卡。如今已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粮画小镇,用10余年时间走出一条致富之路。

“以前按斤卖粮食,如今按幅卖艺术。”寿东村党支部书记张付仁介绍,村里通过“粮食+艺术”的新路子,将杂粮变成精美粮画。现在一幅精品粮画能卖数千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不足1万元跃升至2.65万元。

如今,粮画小镇聚集了11家粮画企业、4个大师工作室,还建起粮画学校和研究院。小镇内粮画工坊、农家民宿、非遗市集沿街铺开,游客可以体验粮画制作、品尝石磨面粉、住进夯土院落。今年“五一”假期,这里推出“村BA”篮球赛、农特产品市集等,5天吸引游客超5万人次,带火了艾草产品、黑小麦醋等特产。

馆陶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苏云介绍,今年将联动粮画小镇、彭艾小镇等特色资源,打造以康养为核心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和农业优势,邯郸农文旅融合发展将从观光旅游向文化体验、生态康养等多元业态拓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活力。在东部平原发展乡村旅游业态过程中,该市将大名草编、魏县土纺土织等传统技艺融入农文旅商品开发,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IP。通过建设康养小村、运动小村、美食小村等特色旅游村庄,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发展格局,打造全国研学实践活动目的地和乡村夜游消费新模式。(陈正、张璐)

来源:邯郸V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