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歼20C成真了?网传“垂直起降歼20”刷爆网络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2 10:36 1

摘要:"垂直起降版歼20首飞成功了?"这两天,一张模糊的战机照片在军事论坛和微信群里疯传,照片中一架酷似歼20的战机正在垂直起降,尾部喷口朝下,机身前部似乎还有升力风扇的进气口。不少网友激动不已:"流浪地球里的歼20C成真了!"、"中国军工又一次领先世界!"

"垂直起降版歼20首飞成功了?"这两天,一张模糊的战机照片在军事论坛和微信群里疯传,照片中一架酷似歼20的战机正在垂直起降,尾部喷口朝下,机身前部似乎还有升力风扇的进气口。不少网友激动不已:"流浪地球里的歼20C成真了!"、"中国军工又一次领先世界!"

j20-c

然而,这张照片真的是中国最新研制的垂直起降版歼20吗?还是又一次"军迷自嗨"?

"这不就是《流浪地球2》里的歼20C吗?"当这张照片在网上流传开来,不少军迷第一反应就是联想到电影中那架能够垂直起降的未来战机。照片虽然模糊,但依稀可见战机的轮廓与歼20相似,尾部喷口向下倾斜,机身前部似乎还有升力风扇的进气口,活脱脱就是一架正在垂直起降的"中国版F-35B"。

然而,眼尖的网友很快就发现了问题。"等等,歼20不是双发动机吗?图里怎么变成单发了?"、"垂直起降状态下,襟翼和起落架呢?"、"这画质也太渣了吧,现在手机都1亿像素了,拍个战机首飞就这清晰度?"

F35-B

军事博主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非常拙劣的游戏截图后期处理后炮制的假新闻。"他将网传照片与俄罗斯手游《现代战舰》的宣传片画面进行了对比,两者惊人地相似。

更有趣的是,这张P图连基本的空气动力学常识都没遵循。在垂直起降状态下,战机应该是低速构型,襟副翼必须放下以增加升力,起落架也应该放下准备着陆。然而网传照片中,发动机喷口已经旋转向下(低速构型),但机翼却保持高速飞行状态,起落架也没放下——这就好比一个人一边穿着拖鞋一边穿着登山靴,自相矛盾到了极点。

"看看F-35B垂直起降的样子,"一位军事专家说,"机翼后缘的襟翼一定会有一个偏转角度,不可能像图里那么光秃秃的平齐。"

概念图

更致命的问题是,歼20是双发动机设计,而图中却莫名其妙变成了单发。即使是中国最先进的涡扇-15发动机,单台也不可能提供足够的推力让如此大型的战机垂直起降。这就像指望一台小排量发动机拖动一辆重型卡车爬坡一样不切实际。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人散布歼20"黑科技"的谣言了。从"歼20上舰"到"歼20激光武器",再到现在的"垂直起降歼20",似乎每隔几个月就会有一张PS痕迹明显的照片在网上引发热议。而每一次,理性的声音都会被短暂的狂热淹没,直到真相最终浮出水面。

和游戏画面对比

一位资深军事媒体人无奈地表示:"现在的军事谣言越来越'高级'了,不再是简单的文字描述,而是直接上图,甚至用AI或游戏引擎制作视频。普通网友很难分辨真假,只能靠专业人士和官方辟谣。"

说起垂直起降版的歼20,就不得不提《流浪地球2》中那架帅气逼人的歼20C。电影中,这款未来战机不仅能像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降,还拥有双座舱设计,在末日危机中大显神威。从一开始张鹏和刘培强去拜祭王老师,到中间大战失控的无人机,再到最后刘培强陪韩朵朵回上海,歼20C几乎贯穿了整部电影的关键场景。

流浪地球

与网传的粗糙P图不同,郭帆导演团队对歼20C的设计可谓用心良苦。据悉,电影团队专门制作了一个1:1的道具模型,以及一个专门拍摄驾驶舱工作场景的模型。所有的显示器、操控设备都是按照真正的歼20制作的,连侧杆操纵方式都一丝不苟地还原。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电影中的歼20C显得无比真实。

流浪地球的设计图

电影中歼20C的垂直起降系统设计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它保留了歼20的双发动机设计,同时在机身中部增加了两台大型升力风扇,这样的布局既能保证足够的升力,又不会破坏飞机的气动外形和隐身性能。

但问题在于,这种设计在现实中实现起来难度极大。歼20机长21.2米,翼展13.01米,高4.69米,空重17吨,最大起飞重量37吨。要让这么一个"大家伙"像F-35B那样垂直起降,现实中还没有推重比那么大的发动机。

特写

更关键的是,即使技术上能够实现,从实用角度看也不一定划算。垂直起降能力会大大牺牲战机的航程和载弹量,战斗力会受到严重影响。正如一位军事专家所言:"即便我们将歼20C造出来了,那它的航程和载弹量也会大受限制,战斗力大打折扣,很不划算。"

说起垂直起降战机,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酷炫"。想象一下,一架先进战机像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飞,然后迅速转为水平飞行,简直帅到没朋友!但这种"酷炫"背后,是无数工程师绞尽脑汁解决的技术难题。

垂直起降战机的核心挑战在于如何产生足够的向下推力。普通战机靠跑道加速,依靠机翼产生升力;而垂直起降战机则需要发动机直接提供超过飞机自重的推力,这对发动机性能提出了极高要求。

庞大的F35-B动力部分

目前,国际上成功的垂直起降战机主要有两种技术路线。一种是英国"鹞"式战斗机和美国F-35B采用的升力风扇加可转向喷口方案;另一种是前苏联雅克-141采用的主发动机加升力发动机方案。这两种方案各有优缺点,但都面临着重量增加、燃油效率降低的共同问题。

"F-35B的垂直起降系统占用了飞机内部近三分之一的空间,"一位航空专家解释道,"这意味着它必须牺牲燃油容量和武器载荷。所以F-35B的作战半径比普通起降的F-35A要小得多,武器携带能力也更有限。

臃肿的F35-B

更麻烦的是,垂直起降系统极其复杂,故障率也相对较高。F-35B的可变发动机喷嘴故障率就不算低,而如果要在双发战机上实现这一功能,故障率可能会翻倍。

那么,中国在垂直起降战机领域的真实进展如何呢?虽然网传的"垂直起降歼20"纯属虚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没有相关研究。

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在2024年8月发布了"对转风扇系统转运工装研制招标公告"。对转风扇是F-35B垂直起降系统的核心部件,这一招标公告表明中国确实在研发类似技术。

F35动力布局

更早在2019年,中航发沈阳所就发表了关于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推进系统的研究论文,提出了"基于常规涡扇发动机发展F135-PW-600构型的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推进系统的总体性能方案"。这意味着至少在2010年代中后期,中国就开始了相关技术的研究。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立即推出垂直起降版的歼20。更可能的是,中国正在为未来的中小型战机或无人机开发垂直起降能力。毕竟,体型越小,实现垂直起降的难度就越低。

论文

那么,垂直起降战机到底有什么军事价值?为什么各国不惜投入巨资研发这种"复杂又娇气"的战机呢?

首先是部署灵活性。垂直起降战机不依赖长跑道,可以在简易机场、公路甚至大型舰船上起降,大大增加了作战的灵活性。英国在冷战时期之所以坚持发展"鹞"式战斗机,很大程度上是担心苏联核打击摧毁其空军基地,需要能够分散部署的战机。

其次是两栖作战能力。美国海军陆战队之所以钟情于F-35B,主要是因为它可以部署在两栖攻击舰上,为登陆作战提供近距离的空中支援。相比之下,常规战机必须从远处的航母或陆基机场起飞,响应时间更长。

对中国来说,发展垂直起降战机也有其战略意义。有军事分析人士指出,在台海局势中,075型两栖攻击舰如果能搭载垂直起降战机,将大大增强其在台东外海的作战能力,形成对台岛的合围之势。

"075型两栖攻击舰的机库非常大,可以搭载至少12架战机,"一位军事专家表示,"如果我们的短垂战斗机能达到F-35B的技术水准,那它至少也是一架具备隐身能力的五代机,在争夺制空权的战斗中,能够起到比歼-15更大的作用。"

当然,也有不少专家对垂直起降战机的实战价值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随着电磁弹射技术的成熟,076型两栖攻击舰已经可以通过弹射起飞常规战机,垂直起降的优势大为减弱。而且从成本效益比来看,发展垂直起降战机不如增加常规航母数量来得划算。

"垂直起降歼20"的谣言刚被戳破,新的军事"黑科技"又会在朋友圈冒出来。从"高超音速反航母导弹"到"太空轨道炮",从"隐形潜艇"到"量子雷达",军事领域的谣言似乎总是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这是为什么呢?

个人觉得是因为军事领域本身就充满神秘色彩。大多数军事装备的研发过程都是高度保密的,官方发布的信息也往往语焉不详。这种信息不对称,给谣言的滋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当我们对某项技术知之甚少时,就更容易被似是而非的"内幕消息"所迷惑。

当然核心是,军事谣言往往迎合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期待心理。谁不希望自己国家的军事力量更强大呢?当看到"中国研发出世界首款垂直起降重型隐身战机"这样的标题,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不是质疑,而是兴奋和自豪。这种情绪上的认同,让人们更容易降低警惕,接受未经证实的信息。

还有就是技术了,现代技术让造谣变得更加"专业"。以前的军事谣言多是道听途说,现在则配上了精心制作的图片、视频,甚至是游戏截图和AI生成内容。这些视觉材料大大增强了谣言的可信度,让普通人难以辨别真伪。

更值得注意的是,军事谣言的传播往往遵循一定的模式。它们通常以"内部人士透露"、"外媒报道"或"卫星图像显示"等方式开头,给人一种消息来源可靠的错觉。然后,谣言会迅速在社交媒体上扩散,经过层层转发,最初的"据说"变成了"确认",模糊的猜测变成了"铁证"。

以"垂直起降歼20"为例,最初可能只是有人发了一张游戏截图,配上"这是不是垂直起降的歼20?"的疑问句。经过几轮转发,标题就变成了"重磅!垂直起降歼20首飞成功!",再加上一些捕风捉影的"细节",比如"据悉采用了最新的矢量推力技术"、"性能超越F-35B"等等,谣言就这样"成型"了。

虽然"垂直起降歼20"是谣言,但中国在航空领域的进步是实实在在的。从歼-20到运-20,从C919到AG600,中国航空工业正在以稳健的步伐前进。这些真实的成就,比任何谣言都更值得我们骄傲和期待。

当然,如果下次你在朋友圈看到"震惊!中国研发出能在太空跳舞的歼20"这样的标题时,请先冷静思考,再决定是否点赞转发。毕竟,真正的军事力量来自于科技实力和工业基础,而不是网络谣言的"意淫"。

来源:李将平老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