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古偶剧市场最魔幻的一幕,莫过于《淮水竹亭》的“高开低走”。这部改编自国漫顶流IP《狐妖小红娘·竹业篇》的东方侠情剧,开播前打着“刘诗诗复出扛剧”“漫改天花板”的旗号,首日热度破平台纪录,结果播到中期就哑火,收官时连个像样的热搜都没捞着。反倒是一向低调
文/火狐文娱观察组
2025年古偶剧市场最魔幻的一幕,莫过于《淮水竹亭》的“高开低走”。这部改编自国漫顶流IP《狐妖小红娘·竹业篇》的东方侠情剧,开播前打着“刘诗诗复出扛剧”“漫改天花板”的旗号,首日热度破平台纪录,结果播到中期就哑火,收官时连个像样的热搜都没捞着。反倒是一向低调的刘诗诗和吴奇隆的离婚传闻,莫名其妙成了剧外最大的“流量密码”。这年头,剧扑了不要紧,主演的婚姻八卦能顶上就行。
先说说《淮水竹亭》的剧情设定:人妖对立的乱世里,刘诗诗演的东方淮竹是神火山庄大小姐,手握灭妖神火,张云龙演的王权弘业是“面具团”老大兼一气盟少主,两人从联手搞事业到虐恋救苍生,中间夹杂着家族权谋、群像热血和“全员BE”的宿命感。
乍一看,这配置妥妥的爆款相。中式水墨美学、高燃打戏、顶流阵容,还有原著“竹业篇”的悲情滤镜加持。结果呢?观众点开一看:又是“两集定情、三集抱抱”的古偶流水线套路,特效再美也救不了剧情稀碎。
《淮水竹亭》最大的硬伤,是既想讨好原著粉,又想收割路人,最后两头不靠。前六集强行塞进“面具团登场”“南宫家阴谋”“五感共享”等大场面,但节奏乱得像赶集:百目妖君这种前期铺垫的大BOSS,被男主一剑秒杀;反派南宫夜从黑化到领盒饭,全程不超过三集。编剧恨不得把“快看我多燃”写在脑门上,结果观众只记得刘诗诗转圈圈、张云龙戴面具耍帅的PPT式打戏。
感情线更是敷衍到离谱。东方淮竹和王权弘业的“宿命纠缠”,全靠“竹林偶遇”“剑鞘刻字”等古偶标配桥段硬拗。两人明明肩负家族重任,却动不动在战场上深情对视,台词尬得能抠出一座王权山庄。“你的神火,我的剑,本就该一起劈开黑暗”,这种中二台词配上刘诗诗“苦情木瓜脸”和张云龙“AI式深情”,简直让人脚趾抓地。至于群像戏,吴宣仪、沈月、侯明昊等配角人均工具人,戏份还没他们的定妆照有存在感。
剧组吹上天的“中式美学”,实际成了滤镜翻车现场。刘诗诗的“竹叶绿衫”远看仙气飘飘,近看却像披了块蚊帐布;号称还原漫画的“神火特效”,被吐槽像“五毛钱烟花”。最离谱的是竹林戏,绿幕抠图痕迹明显,竹叶飘得比演员的演技还僵硬。观众忍不住吐槽:“这剧组是把钱都花在买热搜了吧?”
剧集热度不够,八卦来凑。早在《淮水竹亭》开播前,刘诗诗和吴奇隆的离婚传闻就频繁刷屏。从“股权转让”到“同城分居”,从“商业对赌失败”到“吴奇隆拒绝陪产”,每一轮爆料都精准踩中吃瓜群众的嗨点。尽管双方工作室始终“不予置评”,但网友发现,刘诗诗在剧宣期突然摘下婚戒、吴奇隆罕见晒娃,种种操作很难不让人怀疑是“配合炒作”。
讽刺的是,这对夫妻的“沉默博弈”反而比剧集更抓马。一边是粉丝怒骂“过气大叔拖累姐姐”,一边是CP粉狂嗑“十年烟火夫妻真香”,流量倒是赚足了,可刘诗诗用《一念关山》攒下的口碑,也被消耗得七七八八。如今看来,这场婚变罗生门,最大的赢家可能是《淮水竹亭》的宣发团队。毕竟,比起“面具团团灭”,还是“刘诗诗离婚”更能戳中热搜G点。
平心而论,刘诗诗在《淮水竹亭》里不算摆烂。竹林舞剑、红绸破阵的高难度动作戏,她亲自上阵,身段优雅如当年“龙葵”;被王权弘业摘下面具的瞬间,眼底那一丝慌乱也勉强能看出演技。但问题在于,她的表演模式十年如一日:清冷=面瘫,坚韧=皱眉,连哭戏都像在演“仙女落泪指南”。相比之下,沈月演的妹妹东方秦兰反而灵动讨喜,贪吃吐槽的小表情比姐姐的“神火”更有杀伤力。
张云龙则贡献了“分裂式演技”:戴面具时是狂拽剑客,摘下面具秒变“爹系男友”,可惜这两种状态切换得比绿幕特效还生硬。他和刘诗诗的CP感,全靠镜头慢放和BGM硬烘,观众看得脚趾抠地:“这俩不像情侣,像被迫相亲的世家公子和大小姐”。倒是侯明昊演的百目妖君,短短三集把“疯批反派”演得带感,下线时竟让观众意难平。可见戏份不在多,重在会撩。
《淮水竹亭》的扑街,本质是古偶赛道“躺赢思维”的恶果。以为请来85花镇场、堆砌顶流配角、砸钱做特效就能复制《苍兰诀》,却忘了观众早已厌倦“美强惨大女主+面瘫战神男主”的流水线产品。当刘诗诗还在用“芭蕾式打戏”吃老本,当张云龙还在“少年感”和“叔感”之间反复横跳,市场早已被《折腰》《永夜星河》等新鲜血液占领。
至于用婚变八卦救收视?这招或许能蹭一时热度,但反噬起来更狠。刘诗诗若真想摆脱“古偶舒适区”,不如学学赵丽颖转型现实题材。毕竟,观众想看的是姐姐搞事业,而不是在狗血八卦和套路剧里反复内耗。
来源:魔都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