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检科技接待3家机构调研,包括中国银河证券、南京金友私募基金、财中金控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2 10:35 2

摘要:据了解,联检科技董事、董事会秘书吴海军介绍了公司目前的战略规划,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分享了汽车、新能源、低空领域的行业发展前景,之后以解答投资者提问的形式开展活动。公司在传统建工及房地产领域业务曾承压,通过战略转型取得成效,2025 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

2025年5月22日,联检科技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5月21日接待中国银河证券、南京金友私募基金、财中金控3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联检科技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3人,为董事、董事会秘书吴海军,监事会主席、证券事务代表朱晔,汽车事业部总经理武新民。调研接待地点为公司会议室。

据了解,联检科技董事、董事会秘书吴海军介绍了公司目前的战略规划,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分享了汽车、新能源、低空领域的行业发展前景,之后以解答投资者提问的形式开展活动。公司在传统建工及房地产领域业务曾承压,通过战略转型取得成效,2025 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新兴业务弥补缺口。其在检测检验领域具有差异化优势,在传统和新兴领域均构建闭环服务模式。

据了解,公司汽车检测领域经营情况向好,子公司冠标检测 2024 年下半年及 2025 年初获得多家车企准入资质,今年将依托资质提升业绩。海外市场分阶段推进全球化布局,2024 年成果显著,成立国际部并组建团队构建服务体系。在存量房检测方面积累丰富经验,获多项荣誉。新能源汽车领域已具备相关检测服务能力,未来将继续拓展。绿色、双碳方面参与交流合作,推出多项成果助力低碳转型。

据了解,公司并购采用“区域渗透 + 赛道扩张 + 资质补强”三维策略,结合投资评估体系精准并购。未来增长动力来自业务结构优化聚焦新兴领域,外延并购协同效应,国际化布局深化,数字化与技术创新驱动,全球化布局提升竞争力,产业深耕构建一站式服务能力等。

调研详情如下:

首先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吴海军先生对公司目前的战略规划进行了总体介绍,汽车事业部总经理武新民对汽车、新能源、低空领域的行业发展前景做了分享。接下来主要采用解答投资者提问的方式进行,主要问题回复如下:

1、建工房地产等传统领域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情况?

答:在传统建工及房地产领域,公司近年来受行业周期性调整、政策红利消退及基建投资增速放缓的多重影响,相关业务阶段性承压。为应对行业变局,公司一方面采取"技术深耕+弹性调节"的策略,持续巩固传统检测优势,构建技术护城河,同时根据市场环境动态调整市场策略,深耕水利交通、既有建筑及房屋体检等细分领域,紧抓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更新等政策机遇。公司主动推进战略转型,通过结构性调整降低传统建工领域业务占比,聚焦于技术密集、抗周期性强的高附加值检测赛道。2025年一季度战略转型成效显著,公司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分别实现20.37%和30.13%的同比增长,汽车检测食品安全检测等新兴业务的高速扩容,成功弥补传统建工业务收缩带来的缺口。展望未来,公司将以"检测+"模式为核心,纵向深化高成长性赛道的服务链条延伸,横向拓展跨行业协同能力,持续降低单一领域依赖,加速构建多元驱动的增长新格局。

2、与同行业相比,公司的差异性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公司在检测检验领域的差异化优势主要体现在"需求导向的一体化服务生态"与"跨领域技术整合能力"。与传统检测机构仅提供标准化检测服务不同,公司以解决客户痛点为出发点,构建了"检测诊断-问题定位-解决方案"的闭环服务模式,显著提升了客户粘性与服务附加值。

在传统优势领域,如建工和环境检测,公司通过"检测+"模式深度绑定客户需求。例如,在建筑安全检测中,公司不仅提供检测服务,还同步提供加固材料研发、特种工程维保等衍生服务,形成从风险预警到治理修复的全链条能力;在环境监测业务中,结合自主研发的无线低功耗传感器和云平台,为客户提供"监测数据+污染溯源+治理方案"的一站式服务。

在新兴领域的业务拓展中,公司将复制"检测+解决"的一体化逻辑,通过技术协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3、公司汽车检测领域的经营情况如何?

答:公司汽车检测领域服务主要通过子公司冠标检测实施。公司通过对冠标(上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的收购正式进入汽车检测领域,借此快速获取了相关技术和客户资源。冠标检测2024年实现净利润1,237.16万元,同比有所下滑,但2024年下半年及2025年初,冠标检测已相继获得江淮汽车、吉利汽车、零跑汽车、奇瑞汽车等车企的第三方检测准入资质,同时扩充了在传统车企及新能源车企如通用、大众、蔚来、理想等车企的认可能力范围,服务范围大幅提升。今年,公司汽车检测业务经营状况良好,公司将依托新获取的整车企业准入资质,强化订单转化与市场渗透,加速资质效能释放,努力提升经营业绩。

4、公司海外客户的拓展情况如何?

答:公司海外市场发展以分阶段推进全球化布局为路径。初期,公司聚焦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设立本地化运营团队,提供贴合当地需求的检测认证服务,以快速打开市场并建立品牌影响力。中期,公司将在技术标准成熟的欧美市场建设技术研发中心,吸收先进经验并推动资质互认。长期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相互协同的检测服务网络,实现技术资源、客户需求与区域特色的高效匹配,最终打造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跨国技术服务机构。

2024年,公司在海外市场取得了显著成果:与印尼PTSI签署合作协议,携手坦桑尼亚革命党青联及坦桑尼亚AMEC公司助力非洲发展,还与TüV南德意志集团、新加坡考察团、埃塞俄比亚质量检验局等展开积极接洽,并成功签署增资收购ANINDYA SINGAPORE部分股权的协议。与此同时,公司实施组织架构战略升级,成立国际部并组建专业化海外团队,东南亚、中东、非洲、泰国等专项事业部相继设立,构建起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网格化服务体系。

5、公司在存量房检测方面的布局情况如何?

答:公司深耕建工领域多年,具有丰富的房屋检测、体检、鉴定经验。公司具备结构检测鉴定所需的资质,能够开展各类建(构)筑物的工程质量检测和结构鉴定,以及房屋安全的实时在线监测工作,并可为其修缮加固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在城市更新与既有建筑改造方面,着重发展对既有建筑、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进行检测、加固、改造、修缮的质量公信及质量提升服务。

公司与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房地产科学研究院、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一起成立科研小组,研究课题为《房屋养老、体检和保险制度研究》,研究内容为制度机制、技术研究、试点探索的科研合作等。公司与徐州市房屋征收和房产保障管理中心、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成立了"城镇房屋安全管理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核心成员涵盖房屋安全自动化监测、房屋安全鉴定、房屋安全排查、房屋安全加固等研究领域方面的专家,致力于研究并建立城镇房屋养老金制度和房屋安全保险制度,加强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

公司在房屋检测方面获得了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优秀单位、江苏省鉴定检测单位综合评价3A级企业、江苏省3A级信誉咨询企业、常州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多年来,公司作为司法鉴定机构及高院入册鉴定机构,作为专业第三方机构为大量案件的审理出具了专业的检测、鉴定报告,参与了大量的灾后鉴定、既有建筑检测鉴定项目,积累了极为丰富的项目经验,涉及各种类型、各种型式的建筑。2022年以来,全国多地开展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公司参与相关自建房安全排查工作,针对房屋检测的工作,涉及江苏、福建、安徽、河南、云南、湖北、四川、新疆、西藏、重庆、山东等全国大部分省市地区,受到各地政府的一致认可。

6、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未来布局?

答:公司通过对冠标(上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的收购已正式切入汽车检测领域,同时公司设有汽车事业部,已具备提供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等相关检测服务,在汽车材料、环境可靠性、电性能及电磁兼容性(EMC)等多个领域具备全面的能力。冠标检测已相继获得江淮、吉利、零跑、奇瑞、蔚来、理想等车企的第三方检测准入资质,扩充了认可能力范围。未来公司将依托新获取的整车企业准入资质,强化订单转化与市场渗透,加速资质效能释放;同时继续扩大资质认可的车企范围,挖掘存量客户深度需求,不断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业务占比。

7、公司在绿色、双碳方面的布局情况?

答:公司积极参与国内外低碳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产业低碳转型实践。以公益性、开放性原则为引领,公司持续完善江苏省建材与建筑碳排放核算与监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并协同同济大学推动国内首个"高等学校校园碳排放核算平台"落地应用,有效填补了高校碳管理数字化工具空白。

公司通过认证与数字驱动能力增长,以技术引领与模式创新,赢得市场与行业双重认可。其中"绿色建材产品碳足迹认证"项目成功入选江苏省质量认证创新试点示范项目。服务成效方面,公司以专业服务能力为基石,为市工信部门培育绿色制造标杆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成功打造了近零碳园区2个、近零碳工厂1家以及绿色工厂近20家,助力地方经济绿色转型。随着经验积累的深化与技术创新的持续推进,服务能力已延伸至国家级绿色发展项目。

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CarbonCraft平台,联合研华科技进行深度合作开发,共同推出"工业能碳一体机",旨在破解工业场景企业能碳管理核心痛点。该设备通过自动化数据采集与智能核算技术,替代传统人工模式,显著提升碳排放核算效率与数据精准度。系统集成实时能耗监测与能效诊断功能,可快速定位高耗能设备运行痛点,并输出针对性优化方案。同时构建"数据核算-节能规划-认证辅导"全链路服务体系,助力企业适配绿色工厂建设标准及"十四五"能源管控目标,形成闭环式碳管理解决方案,加速工业企业低碳化转型进程。

8、公司并购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我们将通过精准化收并购实现外延式发展。通过并购地方实验室,快速获得区域资质、客户资源和实验室网络,打破检测行业的服务半径限制,实现全国化布局,并逐渐拓展到越南、新加坡、泰国等周边国际市场。同时,我们也将通过收购相关企业,抢占水利、汽车、计量较准、低碳等政策驱动的高增长赛道,补充公司在相关领域的专项资质和业务能力。此外,我们还将通过并购获取行业资质、国际认证资质等,构建技术壁垒。

总体来说,公司采用"区域渗透+赛道扩张+资质补强"三维并购策略,结合投资"100"评估体系,以理性筛选机制实现精准并购。优先选择区域龙头、政策驱动的高增长赛道及资质稀缺标的,通过"总部赋能+区域自治"模式整合资源,输出数字化管理系统并共享客户资源,同时保留核心团队稳定性。

9、公司未来增长动力来自哪里?

答:公司将通过业务结构的持续优化,聚焦高附加值的新兴领域,如新能源、电子电器等市场空间广阔且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赛道。同时,外延并购带来的协同效应以及国际化布局的深化,将为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此外,公司还通过数字化与技术创新驱动,构建智能化检测平台,推进AI与物联网技术应用,提升检测效率和服务质量;通过全球化布局,拓展"一带一路"市场,实现技术反哺与资质互认,提升国际竞争力;通过产业深耕,构建一站式服务能力,推动跨领域资源整合与产业链延伸。这些举措将共同推动公司未来业绩的持续增长。

来源:金融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