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扎实推进基层法治建设,提升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5月20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十总镇服务惠农人大代表联络点开展了一场以“法治护航美好生活”为主题的“两官两警”进家站活动。驻点法官、警官和司法所工作人员深入基层一线,围绕群众关心的家庭法律问题开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十总镇人大:“两官两警”进家站 法治服务暖民心
为扎实推进基层法治建设,提升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5月20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十总镇服务惠农人大代表联络点开展了一场以“法治护航美好生活”为主题的“两官两警”进家站活动。驻点法官、警官和司法所工作人员深入基层一线,围绕群众关心的家庭法律问题开展宣讲答疑,将专业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以实际行动践行“法治为民”宗旨,推动基层治理法治化走深走实。
精准普法:聚焦民生需求解难题
“夫妻共同债务如何认定?”“宅基地继承需要哪些手续?”活动中,区人民法院驻点法官结合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民法典中关于婚姻家庭、财产继承、赡养抚养等法律条文,重点剖析农村地区易发多发的法律纠纷。“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维护群众权益的‘盾牌’”。法官的讲解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生活实际,现场群众频频点头。
在互动环节,村民刘阿姨提出困扰已久的问题:“邻居家的树木长到我家屋顶,多次协商未果,该怎么办?”法官从相邻权纠纷处理角度,建议其通过村委会调解或依法提起诉讼,并详细告知取证流程。此次活动累计解答法律咨询20余人次,真正实现了“群众点单、专家答题”的精准普法效果。
党建引领:打通法治服务“最后一公里” 此次活动是十总镇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今年以来,镇党委以人大代表之家、政协委员联络站为平台,整合政法系统资源,积极组织“两官两警”下沉村居,通过“宣讲+咨询+调解”模式,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育民村党总支书记许宏飞表示:“法律专家进村入户,既增强了群众法治意识,也为村干部依法调处矛盾提供了专业支撑”。
镇人大负责人指出,“两官两警”进家站活动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举措,通过零距离普法、面对面服务,有效提升了群众法治获得感。下一步,十总镇人大将扩大活动覆盖面,建立“法律需求清单”机制,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风尚。
群众反响:法治阳光照进百姓心田
“原来监护权还有这么多讲究,今天真是长知识了!”村民刘大爷听完讲解后感慨道。其家中有一名精神病人,在监护权的确定和行使方面存在困惑。法律专业人士耐心地为其解读了监护权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监护人的确定顺序、职责以及如何变更监护权等内容,并根据该村民的具体情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指导。
同时,针对土地流转、劳务合同等风险点法律专业人员提出相关建议,帮助村民规避法律“盲区”。“过去遇到纠纷要么忍气吞声,要么闹得不可开交,现在有法律专家撑腰,我们心里踏实多了。”村民代表赵某的发言道出群众心声。
春风化雨,法润民心。十总镇人大以“两官两警”进家站为载体,不仅播撒了法治种子,更架起了党群“连心桥”,为乡村振兴营造了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这场“家门口”的法律服务,正是基层党员干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注脚,彰显了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温度和力量。(季菁菁)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