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麦成熟季的田间地头迎来科技新力量——5月21日,济南市首个主要粮食作物首席专家工作站落户章丘区。这一平台将集结科研院所、农技部门、龙头企业及种植大户资源,以“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维协同模式,直接服务粮食单产提升,为山东打造“齐鲁粮仓”提供创新样本
小麦成熟季的田间地头迎来科技新力量——5月21日,济南市首个主要粮食作物首席专家工作站落户章丘区。这一平台将集结科研院所、农技部门、龙头企业及种植大户资源,以“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维协同模式,直接服务粮食单产提升,为山东打造“齐鲁粮仓”提供创新样本。
田间建站:专家“驻点”解难题
启动仪式现场,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李升东正向百余名种植户演示无人机飞防技术:“今年小麦灌浆期遭遇干热风风险高,需通过叶面补肥、智能灌溉提升抗逆性。”他的讲解引发农户热烈讨论,章丘种粮大户王成海感慨:“过去凭经验种地,现在有专家手把手教技术,亩产至少能增50斤!”
这一场景正是工作站功能的缩影。据济南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工作站采取“首席专家+技术团队+示范基地”模式,由市主要粮食作物技术服务团队首席专家高燕领衔,重点攻关良种推广、节水减肥栽培等关键技术,已在全市建成6个标准化示范基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等3项技术辐射超10万亩。
五良融合:单产提升瞄准1200亿斤目标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江平指出,山东正以2030年粮食产能1200亿斤为目标推进“五良融合”,而济南的突破在于“双提双减”行动——通过提质增效、减肥减药,建成20万亩吨粮示范区,小麦亩产最高达817公斤,形成可复制的“济南经验”。
数据显示,该市通过整合22家科研单位、48家新型经营主体,已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技术服务体系。工作站启用后,将深化“万人下乡·稳粮保供”行动,年内组织300名专家对接500个行政村,确保单产提升技术到田率达95%以上。
辐射蓝图:20个工作站铺就乡村振兴路
“这不仅是技术驿站,更是产业引擎。”高燕透露,工作站已储备耐旱小麦新品种7个、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12套,未来将重点向黄河北部粮食主产区倾斜资源。济南市计划三年内建设至少20个首席专家工作站,覆盖特色产业和大宗粮油作物,预计带动农民年增收超2亿元。
站在连片麦浪翻滚的示范基地前,从“实验室论文”到“田间答卷”,首席专家工作站正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落子,为端牢“中国饭碗”贡献济南力量。(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钱堃 通讯员:王松)
本文来自【爱济南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