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轮驱动,释放土地活力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2 11:13 1

摘要:“过去土地使用审批手续多、耗时长,还要层层上报至省里。现在权限下放到市里,审查时限压缩了三分之二,项目落地更快了!”近日,某企业负责人在项目开工现场感慨道。这一变化得益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开展的建设项目用地保障提速增效行动,也离不开纪检监察部门的“闭环式”监督

“过去土地使用审批手续多、耗时长,还要层层上报至省里。现在权限下放到市里,审查时限压缩了三分之二,项目落地更快了!”近日,某企业负责人在项目开工现场感慨道。这一变化得益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开展的建设项目用地保障提速增效行动,也离不开纪检监察部门的“闭环式”监督保障。

去年以来,我市采取“服务提速”和“监督护航”双轮驱动,着力破解土地供应难、审批时限慢问题,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流程再造:权限下放跑出“加速度”

用地审批是我国土地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去年,我省发布《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旨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用地审批质效。

为承接好这一工作,我市从制度设计、源头防控入手,印发《运城市承接省政府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工作方案》,为实施审批权奠定扎实基础。同时,下发《关于持续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切实提升用地保障质效的通知》,进一步细化完善《承接省政府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审查细则(试行)》《运城市建设项目用地保障提速增效工作方案》等工作规程,从最新政策要求、审查内容、流程等各个环节,压实工作责任,明确市县两级、市直各部门在提速增效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形成多部门、多层面联动机制,推动建设项目用地报批时效全面提速。

“市级审查时限由权力下放前的20个工作日,压缩到现在的5个工作日(不含补正),从市级受理审查到市政府完成审批,优化控制在20个工作日内。”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用地审批权的下放,不仅节约了审批时间,也为山西省垣曲二期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项目、运城市城西污水处理厂提效改造及调节池工程等一大批省市重大项目依法合规迅速落地提供了坚强的用地保障。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用好用足上级利好政策,按照“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认真梳理年度项目报批清单,并编纂印发《运城市产业用地政策汇编(2025版)》,全力确保重点项目用地保障提速增效行动取得实效。

闭环监督:打通堵点“疏经络”

以项目打头、靠项目牵引,是做好全市建设项目用地保障提速增效行动的关键核心。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采取清单式推进、动态化管理、全要素调度等措施,全面建立市级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工作专班,进一步深化会商交流、调度推进、现场办公等多项机制,从项目预审选址、组卷报批、土地供应、登记发证等环节全流程介入、全方位推动,确保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依法合规。

据了解,2025年,市县两级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协同发展改革部门将重点项目应纳尽纳,累计纳入省政府年度重大项目清单各级各类重点项目55个,用地总规模达4.062万亩,为争取使用自然资源部单列用地保障指标奠定坚实基础。截至目前,我市已获批各类建设用地25宗5226.3575亩,正在审查13宗608.396亩,为全市重点项目用地提供了强有力的土地要素支撑。

“建设项目用地保障提速增效行动是省级层面11项‘听民意办实事’项目中的重要一项,我们把它作为政治任务,列入政治监督清单,围绕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组卷报批、资金落实等环节开展精准化、具体化、常态化监督检查,通过‘实地检查+调研座谈+周调度’机制,开展‘问题发现—整改督办—回头看’闭环监督,着力纠治问题解决缓慢、工作推进不力等堵点难点问题,全力保障建设项目‘落地无忧’。”市纪委监委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表示。

为打通建设项目“绿色通道”,该派驻纪检监察组还推动组建市级重大项目保障工作专班,多次召开“听民意办实事”推动建设项目用地保障提速增效调度推进会。今年以来,推动整改问题34个,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6个。

从“企业跑腿”到“数据跑路”,从“单兵作战”到“监督护航”,我市通过用地审批权改革与纪检监察监督的深度融合,正将土地资源“瓶颈”转化为发展“跳板”。

未来,在“服务+监督”双轮驱动下,这片晋南热土的土地活力将进一步得到释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书写更多“运城样本”。

记者 邢智轩

本文来自【运城日报-运城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