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非遗文化遇见银发学员,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内蒙古鄂托克旗老年大学非遗手工布艺饰品技能提升班圆满收官,为期 5 天的教学让传统的盘扣布艺饰品制作在 “夕阳红” 群体中焕发新生。
当非遗文化遇见银发学员,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内蒙古鄂托克旗老年大学非遗手工布艺饰品技能提升班圆满收官,为期 5 天的教学让传统的盘扣布艺饰品制作在 “夕阳红” 群体中焕发新生。
本次培训特邀鄂尔多斯传统盘扣技艺传承人、非遗手工艺、布艺技能优秀培训导师魏林花授课。作为鄂托克旗老年大学连续两年举办的非遗专题培训,课程聚焦 “技艺传承 + 文化浸润” 双目标。不仅为老年人打开了非遗艺术的大门,更搭建起非遗文化传播的坚实桥梁。
今年57岁的娜仁花是培训班的“明星学员”。2024年,她在鄂托克旗老年大学首次接触盘扣制作,便深深着迷。经过系统学习,她不仅熟练掌握了盘扣制作工艺,还将亲手制作的精美饰品展示给家人朋友。“大家都夸好看,还纷纷找我定制!” 娜仁花自豪地说。在分享作品的同时,她还主动化身 “非遗讲解员”,将盘扣背后的文化故事讲解给身边的亲戚朋友。今年,她再次走进课堂 “进阶学习”,胸针、胸挂、耳坠等全新布艺饰品制作课程让她的技能有了进一步提升。“把这门技能学好了,既能充实生活,又能传播传统文化,还能增收,真是一举三得,身边已经有同学靠这门手艺有了获益,我也打算试一下!” 娜仁花满怀期待地说。
自去年以来,鄂托克旗老年大学已开设包括非遗手工布艺制作和《江格尔》史诗等内容的三期非遗文化课程,培训老年学员100 余人次。鄂托克旗老年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老年群体是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非遗课程体系建设,加大支持力度,让更多老年人在非遗文化学习中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让非遗技艺在代代相传中生生不息。”
从指尖技艺到生活美学,从文化传承到经济支持,鄂托克旗老年大学的非遗课堂,正书写着传统、传承与传播相互交融共鸣的动人篇章。
来源:内蒙古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