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份,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163.2亿件,同比增长19.1%。每天约5.4亿件的快递业务量,其中有超1亿件流动在农村地区。
央广网北京5月21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江晓晨)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4月份,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163.2亿件,同比增长19.1%。每天约5.4亿件的快递业务量,其中有超1亿件流动在农村地区。
农村物流是连接城乡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纽带,对满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从“快递下乡”到“快递进村”,再到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农村寄递物流发展越来越向纵深推进。
偏远地区快递通村“最后一公里”落实得怎么样了?近日,记者前往青海、云南等地实地走访,“邮快合作”“快快合作”“客货邮政”等模式推动下,快递进村的渠道越来越畅通。物流业“加速跑”,偏远地区如何进一步构建多元化快递进村渠道体系?
云南的山地纵横给快递通村提出了挑战。今年3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国家邮政局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的通知》,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促进“交快融合+商业赋能”推进农村物流降本增效入选2025年全国农村物流典型案例。
村民在商超内的快递驿站自助取件(记者江晓晨 摄)
在昭通市大关县木杆镇黄连河驿站超市内,不时有前来取快递件的村民。大关黄连河驿站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人徐兵介绍,为解决农村快递物流存在的“痛点”,大关县通过“快递+超市”模式,引导中通、韵达、极兔三家快递企业共同出资,成立黄连河驿站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了“一县一驿站”的寄递物流服务品牌,运营县、乡、村快递寄递服务。
徐兵说:“大关县全县没有一平方公里的平整土地,运输特别困难。这个地方来的时候是一车,出去的时候可能只有一点,亏损很严重。市邮政管理局和交通局提出这样的概念,我们就想利用快递的资源来进行商业赋能,建设末端网点。通过开超市让快递入驻,让超市成为主要营收,快递成为引流,有人来取件,就可能有人来买东西。”
昭通市快递进村示范点大关县木杆镇黄连河驿站(记者江晓晨 摄)
对企业来说,快递超市经营有了“造血”能力后,可以反哺快递业务量不足的短板。对村民来说,快递超市的出现也给了他们更多的消费选择。徐兵说,目前,大关县105个村、社区中,快递超市已在42个村、社区的黄连河驿站投入使用。
徐兵说:“以前每个站点都在不同的地方,要增加运输成本和人力成本。共配以后,人力成本大幅降低,给快递进村提供了基础条件。几家快递资源整合后体量也变大了,再共同成立第三方公司,商业板块盈利后我们又可以反哺快递。包括县城、乡镇、村,我们开店的成功率是100%。”
末端网点以“快递+超市”的模式逐步建立,快递下行的成本能否进一步控制?昭通交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关分公司经理王朝波表示,通过资源整合把乡镇或二级客运站点闲置场地利用起来投入自动化分拣,低价出租给黄连河驿站“以商养站”。总体来讲,做到了降本增效。
王朝波说:“以前五家快递公司‘单打独斗’可能要30个人的人力成本,现在投入智能化分拣线可能只要三分之一。下一步,黄连河驿站的镇村两级的末端网点铺设完就涉及到100多家商超,黄连河驿站把物流供应做下来,我们的运输又结合进去形成深度融合。所以结合‘客货邮’融合发展以后,我们更能降低成本,还给经营者增加了收入渠道。”
此外,大关县还通过盘活国有运输企业闲置资产,推动各方达成战略合作,建成县级快递物流共配中心,升级乡镇客运站,推进农村客运班线改造,投入定制运输车辆等措施,为乡村快递发展提供更多保障。
王朝波说:“区域化经营农村客运覆盖到大关县的每个村,但是要结合货运来做的话,单拉包裹到村但没有旅客出行亏损就很严重。所以深度融合之后,我们共同出资采购车辆覆盖到每一个行政村。资金渠道已经解决,重点是要和黄连河驿站共同商议具体的细节问题,怎么出资、怎么覆盖、到每个村怎么调度等,要实现专车专用的功能。”
昭通市昭阳区部分乡镇试点推行智能快递柜方便村民取件(记者江晓晨 摄)
《云南省加快推进农村快递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明确,到2026年,将全面建成开放惠民、集约共享、安全高效、双向畅通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
云南省邮政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戴猛表示,农村寄递网络“神经末梢”的逐步完善,需要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提质增效。
戴猛说:“今年政策层面力度更大、面更广,‘客货邮’融合发展今年大概对16个示范县的建设给予补贴,也可以集约化节省进村成本。通过2024到2026年三年时间,符合条件的建制村实现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全覆盖。”
今日推荐
来源/央广网 总台中国之声
终审/胡华玉 编审/保进 刘玉 校对/何淑倩格 编辑/马思
投稿/ztsxwzx@126.com
转载请注明来自“微昭通”官方微信公众号
来源:微昭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