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9日一大早,88岁的“四川好人”雷月桂如往常一样来到她的好人工作室,带着诵读班成员练习着她为社区创作的快板作品《山城巷》。“我们在为下一步要开展的理论宣讲和文艺活动作准备,这只是这个‘四川好人’工作室成立后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诵读班成员王阿姨一边练习,一
5月19日一大早,88岁的“四川好人”雷月桂如往常一样来到她的好人工作室,带着诵读班成员练习着她为社区创作的快板作品《山城巷》。“我们在为下一步要开展的理论宣讲和文艺活动作准备,这只是这个‘四川好人’工作室成立后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诵读班成员王阿姨一边练习,一边说道。
立好人之“名”,打造更大群众服务平台
“只管今天干什么,休问年龄七八九”,工作室墙上挂着这幅醒目的字画,是雷婆婆退休后一直奉行的座右铭。她半生奉献于国家三线建设,退休后,积极参与社区文艺服务、党的声音传播和文明实践服务,先后荣获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学雷锋先进个人”“四川省优秀志愿者”“四川好人”等荣誉称号。
2018年,为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她着手成立了“雷婆婆工作室”并延续至今。为进一步发挥雷月桂好人示范带头作用,2025年3月,自流井区在“雷婆婆工作室”基础上成立雷月桂“四川好人”工作室。
为建成群众综合服务平台,工作室通过整合资源,以1300平方米的综合性空间为核心,打造集理论教育、文化服务、健身休闲、文明实践于一体的社区公益场地。工作室现常态化设置有老年食堂、居民棋牌室供周边老年人群使用,并向周边群众免费开放舞蹈室、阅读室、社区博物馆、家风馆等活动室。工作室还配备有医疗检测设备,每周都会组织医生开展义诊活动。每逢传统佳节,社区还会邀请雷婆婆和她的工作室一起组织周边居民开展“春节文艺演出”“粽情端午·邻里相约”等“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
传好人之“声”,打造更广理论宣传讲台
“社区经常邀请雷婆婆为我们讲党课,每次听她的党课,总是让我深受感染、获益匪浅。”“雷婆婆的《坚守初心,到老仍然》等多个微党课参加市内外宣讲活动,在省、市、区多个比赛中获奖。”说起雷婆婆,磨子井社区党员干部总有说不完的赞美。
雷婆婆和工作室成员坚持每周开展一次活动,利用自己创作的《磨子井赞》《廉政三字评》《共产党员跟我来》等作品,通过诗歌朗诵、小品、快板、三句半等形式,在社区楼栋、乡村院坝,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大政方针。同时,工作室还以雷婆婆等先进模范为主讲成员,组建了自流井区道德模范宣讲团,在全区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和家风家教基层巡讲活动,联合四川轻化工大学开展共建活动,邀请雷婆婆进学校、大学生进社区讲述和体验三线建设故事。
据悉,自流井区正着手将工作室进一步申报打造为全省首批理论宣讲品牌工作室。
扬好人之“神”,打造更暖公益实践舞台
雷婆婆不仅是党的声音传播者,还是工作室“东锅义工”志愿服务队年龄最大的志愿者。工作室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社区文明实践站,常态化组织开展困境儿童慰问、环境卫生整治等活动,并联动志芳武术队、雷婆婆经典诵读班等文艺团队,丰富社区文化供给。工作室还参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城乡融合试点建设活动,组织邀请雷婆婆和城乡两地志愿者开展“道德模范宣讲”“助农助耕行动”“关爱留守儿童”等文明实践城乡融合活动。同时,工作室也是社区民情收集和居民调解室,雷婆婆化身“联络员”和居民“和事佬”,为社区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并几乎每月都会成功调解一两起居民纠纷。
在雷月桂“四川好人”工作室影响带动下,社区周边诞生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等多个志愿服务组织,“众人拾柴”的自治氛围日益浓厚。街道和社区还因地制宜开辟协商议事堂、院落“一亭六角”沟通阵地,制定协商议事“六步工作法”,收集合理化建议400余条,点亮居民“微心愿”1700余个。
“雷婆婆一直深受周边居民爱戴,加上各类公益活动的开展,‘四川好人’工作室一经成立就受到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自流井区文明办负责人高兴地表示。(朱宇)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