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 5 月 21 日,华盛顿特区的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火药味。当南非总统拉马福萨怀着改善双边关系的期待踏入白宫时,一场精心策划的 "外交伏击" 正在椭圆形办公室等待着他 —— 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播放所谓 "南非白人遭受种族屠杀" 的视频,并挥舞剪报指控
2025 年 5 月 21 日,华盛顿特区的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火药味。当南非总统拉马福萨怀着改善双边关系的期待踏入白宫时,一场精心策划的 "外交伏击" 正在椭圆形办公室等待着他 —— 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播放所谓 "南非白人遭受种族屠杀" 的视频,并挥舞剪报指控南非政府实施 "种族主义政策",将这场本应聚焦合作的会晤演变为全球瞩目的政治闹剧。
一、冲突现场:种族叙事的暴力碰撞
会晤伊始,特朗普便打破外交常规,指示助手播放一段时长约 15 分钟的视频。画面中,南非农村地区的白人农场主讲述 "暴力威胁",部分片段甚至出现未经证实的血腥场景。特朗普同时展示《纽约邮报》等媒体的剪报,宣称南非正经历 "白人种族灭绝",并强调 "这些故事必须被听到"。
面对突如其来的指控,拉马福萨表现出罕见的克制与坚定。他指出,南非宪法明确禁止种族歧视,土地改革是纠正殖民历史不公的必要举措,且所有种族都面临暴力问题 —— 黑人受害者比例高达 83%,远超其他族裔。"总统先生,您看到的视频是选择性剪辑的产物," 拉马福萨严肃表示,"南非政府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种族主义,但您的叙事正在制造危险的分裂。"
二、历史积怨:土地改革背后的殖民阴影
这场冲突的根源深植于南非的土地问题。1994 年种族隔离制度终结后,占人口 8% 的白人仍控制着全国 72% 的农田,而 80% 的黑人仅拥有 4% 的土地。2025 年 1 月生效的《征用法案》允许政府在特定情况下无偿征收土地,本意是推动公平分配,却被特朗普政府扭曲为 "种族清洗"。
"这是典型的历史健忘症," 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声明指出,"美国忽视了南非殖民时期的土地掠夺,以及种族隔离制度下黑人被系统性剥夺财产的历史。" 事实上,法案明确规定征收需符合公共利益并给予补偿,且至今未实施任何无偿征地。
特朗普的指责并非首次。2018 年他首次任期内就曾炒作 "南非白人农场主被屠杀" 的谣言,此次更将其与难民政策挂钩 ——5 月 12 日,59 名南非白人通过 "特殊通道" 抵达美国,享受远超其他难民群体的快速审批待遇。这种 "选择性人道主义" 引发国际社会批评,美国圣公会等机构甚至拒绝参与安置,称其 "违背难民保护原则"。
三、外交博弈:从援助制裁到国际站队
此次冲突是美南关系持续恶化的缩影。特朗普政府今年 2 月宣布切断对南非的所有援助,包括每年 4.4 亿美元的医疗支持,直接冲击南非艾滋病防治体系 —— 该国 780 万艾滋病患者中,17% 的治疗资金依赖美国援助。3 月,南非驻美大使因批评特朗普 "推动白人至上主义" 遭驱逐,创下美国外交史上罕见先例。
更具象征意义的是,美国宣布抵制南非主办的 2025 年 G20 峰会,国务卿鲁比奥直言 "南非政策与美国利益不符"。这种施压背后,是南非在国际事务中展现的独立性:作为非洲唯一向国际法院起诉以色列 "加沙种族灭绝" 的国家,南非正成为 "全球南方" 挑战西方霸权的旗帜。
四、深层撕裂:种族政治的全球回响
特朗普的行为暴露了其 "白人至上" 的政治底色。南非学者西佐・恩卡拉尖锐指出,美国正通过 "制造受害者叙事" 将南非塑造成 "失败国家",实质是对非洲国家外交自主性的惩罚。这种逻辑在国际社会引发连锁反应:欧盟虽未直接表态,但通过暂停与以色列的部分合作协议传递微妙信号;非洲联盟则暗中支持南非,称其土地改革是 "历史正义的必然"。
经济层面,美国的制裁正在反噬自身。作为南非最大贸易伙伴,中国趁势扩大投资,2024 年中南贸易额突破 3000 亿美元,涵盖能源、基建等关键领域。而美国企业在南非的市场份额持续萎缩,特斯拉等公司因政策不确定性放缓投资。
五、未来何往:种族和解与外交困境
此次冲突对全球种族关系发出危险警示。当特朗普将国内种族政治投射到国际舞台,他不仅伤害了南非的主权,更动摇了多边主义的根基。正如拉马福萨在会晤后所言:"我们不能让历史的错误成为新的分裂工具。南非的土地改革不是种族战争,而是正义的迟到补偿。"
国际社会亟需行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应成立独立调查组核实南非种族状况;欧盟需明确反对任何形式的种族歧视叙事;非洲国家则应加强团结,共同抵制外部干预。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南非成为 "白人受害者神话" 的牺牲品,让种族和解的曙光真正照亮非洲大陆。
结语:当枪炮换成叙事
特朗普的视频与剪报,本质上是殖民时代 "白人文明优越论" 的现代变种。在这个全球化深度交织的时代,任何试图通过种族叙事制造分裂的行为,终将被历史唾弃。南非的土地改革或许存在争议,但其追求社会公平的努力值得尊重。国际社会应摒弃双重标准,以对话而非对抗推动问题解决。毕竟,真正的文明进步,始于倾听不同的声音,而非用暴力的叙事强加意志。
来源:每日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