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个视频是关于跑步的,说是据某国某研究机构研究显示,百分之过一半多的马拉松大众跑者心脏的某个项目都超标,这是一个心肌受损的指标……因为与我的理念不符,没有细看,但那么强的负面作用让我很不爽,粗略地翻了下后面的评论,褒贬不一,有说马拉松不是为了健身而是一个产业
最近看到了两个视频,都让人心堵了一下,本着倾泄自救的原则,叙述如下。
第一个视频是关于跑步的,说是据某国某研究机构研究显示,百分之过一半多的马拉松大众跑者心脏的某个项目都超标,这是一个心肌受损的指标……因为与我的理念不符,没有细看,但那么强的负面作用让我很不爽,粗略地翻了下后面的评论,褒贬不一,有说马拉松不是为了健身而是一个产业,有说跑步s一个人就很大惊小怪,因不运动而s再多的人都不稀奇……
关于跑步的好铺天盖地,对一件事情的认知,关于一件事的好坏,人们的认知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外界的评判,因为不可能都亲自实践,在我接受的信息里是跑步让你健康,于是就成了那个努力跟随的人,因为要健康。十多年前群众性的马拉松兴起时,自然成了其中的一员,一直坚持到现在。
跑步的人多了,相应的有关跑步的各种言论也多了起来,当然包括负面的言论,最早将成文的负面观点推送给我的是曾经一起跑步,还跑过一场半马的同学,那一次的内容是说跑步是身体的透支。
另一个视频是关于好人没好报的,关于这个话题,视频中只说了一个故事,说是某个土地庙前有一条很宽的沟,不借助桥面过不去,有一个人走到这里,左看右看过不去,就到庙里拿了土地的大大的牌位,横跨在沟上走过去了,后面一个人过来,一看到土地的牌位被这么践踏,赶紧将牌位扶起,小心擦拭干净,恭敬地放回庙里,结果后面这个病倒了,前面那个好好的。主播的解释是后面这个着相了,将前面那个的都着到自己身上了…….
其实很早之前听到过另一个版本,用于搭桥的主体不同,不是牌位是庙里的塑像,后面塑像的主体还解释了结果,具体不记得了,大意是前面那个不拘泥于物体的具像,只注重它原来材料的作用。不管哪个版本,不管是牌位还是塑像,相同的是毕恭毕敬的遭殃,随心的无恙,然后都说到了着相。不管咋样,让人不爽的是因果无常,因为自认为都是尽量地向善而为的,这故事有点让人无所适从。
所幸今天又看到一个视频,说人的痛苦大多来源于有一个“我”,来源于“我是对的”,当外在的言论,与“我”的认知和理念相符时就很舒服,反之则反之,然后主播也讲了一个故事,是他与他的博士后导师的故事,说有一次他去导师那里,探讨一些新近看过的书,每一次说完他的观点,导师都说“有道理”,那一天他很愉悦,因为得到了导师的肯定,但回来后觉得哪里不对,再一琢磨终于想通。主播说他的博士后导师出生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他的一生差不多就是我们国家的近代史,经历了各种各种我们在书上报纸上看到过的大事件,所以已经渐渐淡化了“我”,于是也就不存在学生的言论与“他”的相符与否了。
看到这里,结合前面两个视频,不正是因为他们的观点与我的不符么?其实无关对错好坏,只是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看法吧?人总是趋利的,人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然后总是要用一些外在的东西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所以不跑步的人总要找出一些跑步的不好来,而那个搭桥的故事只是想借此说说“着相”,与善恶因果无关。
这样一解读,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然后也不需要然后了,他们说他们的,我行我的。
来源:需容辛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