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股东施压奥博穆:辞任一个CEO以扭转颓势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2 14:13 2

摘要:5月21日,保时捷的投资者呼吁保时捷首席执行官奥博穆(Oliver Blume)卸任其兼任的母公司大众汽车集团CEO职务。此前,中国市场需求疲软及美国关税压力导致这家跑车制造商下调全年业绩预期,引发股东不满。

奥博穆的双重领导身份正在遭受投资者诟病。

5月21日,保时捷的投资者呼吁保时捷首席执行官奥博穆(Oliver Blume)卸任其兼任的母公司大众汽车集团CEO职务。此前,中国市场需求疲软及美国关税压力导致这家跑车制造商下调全年业绩预期,引发股东不满。

当地时间2025年3月11日,德国中央沃尔夫斯堡,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布鲁梅在公司总部召开年度新闻发布会,公布公司业绩。

2025年一季度,保时捷全球交付量同比下滑8%至71470辆,其中中国市场交付量仅9471辆,同比暴跌42%,创近十年最差纪录。这一颓势自2021年的年销量达到9.57万辆的巅峰后持续恶化,2024年其交付量已同比下滑28%至5.69万辆,在华失去其连续八年保持的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的地位。财务数据显示,保时捷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7%至88.6亿欧元,营业利润骤降40.6%至7.6亿欧元,销售回报率从上年同期的14.2%跌至8.6%,创近年来最低水平。

保时捷曾计划通过电动化战略巩固高端市场地位,但中国豪华车需求放缓及美国对欧洲电动车加征关税使其战略承压。为应对电动化进程放缓,保时捷决定调整电池业务战略,暂停由全资子公司Cellforce Group GmbH推进的高性能电池扩产计划。这导致其2025财年特殊费用增至13亿欧元。此外,保时捷还宣布下调2025财年预期,营业收入预期从390亿欧元-400亿欧元下调至370亿欧元-380亿欧元,销售回报率预期从10%-12%下调至6.5%-8.5%。

保时捷的困境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势崛起密切相关。以小米SU7 Ultra、极氪001 FR为代表的本土高端车型,凭借高性价比和前沿科技配置,快速抢占50万元以上市场。这些车型不仅在性能和操控层面逼近保时捷的同类产品,更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领域形成代际优势。例如,各家的城区NOA功能逐步上车,而保时捷Taycan在智能座舱领域仍沿用传统架构。

在年度股东大会上,奥博穆的双重领导身份遭到直接批评。“若一人同时管理两家集团,独立运营实为空谈。”德意志银行旗下资产管理公司DWS的ESG专家亨德里克·施密特(Hendrik Schmidt)直言,这一双重角色已导致保时捷股价承压。股东德卡投资(Deka Investment)可持续发展主管英戈·施佩希(Ingo Speich)更尖锐指出:“至少辞去一个董事会职位!”

分析师警告,若无法在华扭转颓势,其利润率或进一步逼近大众集团整体水平,彻底丧失超豪华品牌的溢价优势。

为应对危机,保时捷启动全面重组计划,计划到2029年裁员约1900人,并优化经销商网络,计划到2026年将中国门店从150家缩减至100家。同时,保时捷加速本土化研发布局,中国研发中心已完成战略升级,计划下半年投入运营,专注于开发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信息娱乐和驾驶辅助系统。

而对于美国市场,2025年2月上任的保时捷股份公司首席财务官Jochen Breckner透露,由于关税,公司仅在4月和5月就已经承受了1.14亿美元的损失。

面对中美市场的双重困境,保时捷正试图在电动化与智能化领域加速追赶。公司计划推出718纯电车型,并优化现有电动车型的续航与充电性能。然而,在中国车企技术迭代速度远超想象的背景下,保时捷的转型之路充满挑战。正如DWS的施密特所言:“保时捷必须像其车型一样——既快速强劲,又安全迷人。”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