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之道,贵在传承与创新。为推动新课标理念落地,深化课程改革,促进 “以生为本” 的课堂转型,延安新区外国语学校以骨干教师示范课为桥梁,展现教学智慧与育人情怀。此次活动聚焦 “三个转变”—— 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养转变,从教师主导向学生主体转变,从单一讲授向任务
教育之道,贵在传承与创新。为推动新课标理念落地,深化课程改革,促进 “以生为本” 的课堂转型,延安新区外国语学校以骨干教师示范课为桥梁,展现教学智慧与育人情怀。此次活动聚焦 “三个转变”—— 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养转变,从教师主导向学生主体转变,从单一讲授向任务驱动转变,旨在以课堂为镜,从中映照教育革新之路,引领教师团队共赴专业成长新征程。
精研细备
经学校发展研究中心统筹规划和精心筹备,我校于 5 月 8 日至 20 日有序高效地开展了系列示范课活动。语文、数学、英语等六大组学科的骨干教师代表以匠心设计,呈现学科魅力。教研组长及学科骨干领衔授课,全校教师无课必听、有课共研,形成 “观摩 — 研讨 — 推广” 的浓厚教研氛围,让示范课成为了学科教研精进提升的火种。
课堂风采
语文组:郝芬老师执教《壶口瀑布》
以山河为卷,书民族精魂。郝老师以“见与不见”为线索,贯通自然奇观与人文哲思。虚实相生的文本解读,雨季的朦胧写意与枯水季的激荡豪情交织,课堂活动巧妙融合文本细读与想象补写,从“驰骋”“跌落”等动词中品读黄河的刚柔并济,从水石相争的细节中领悟民族不屈的血性。师生徜徉在文字或急或缓的节奏中,眼前的壶口瀑布不再只是自然奇观,更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以柔克刚、遇强则抗的品格在怒涛中淬炼永恒。郝老师的这堂课不仅教会学生用“含情脉脉的眼”观察世界,更启发他们思考:真正的“看见”,是穿透表象,抵达生命与文明的力量之源。
美育组:魏莉老师执教《大鱼》
以音画为舟,载美育远航。魏莉老师构建沉浸式音乐场景,将抽象旋律转化为可触可感的艺术实践。课堂以 “深海幻境” 为主题,创新设计丝巾律动环节 —— 学生手持蓝色丝巾化身 “韵律捕手”,在《大鱼》空灵旋律中模拟潮汐涌动,用肢体语言诠释音符的呼吸节奏。当丝巾随乐声起伏翻飞,音乐可视化教学突破传统边界,情感共鸣在虚实交织的审美体验中自然生发。“丝巾不再是布料,而是旋律的翅膀”,学生的惊叹印证了这堂课的美育真谛:艺术教育当如春风化雨,让理性认知与感性体验在审美创造中相生相融。
物理组:朱艳丽老师执教《液体压强》
以实验为匙,开启科学之门。朱艳丽老师巧设 "奋斗者号" 深潜情境,将工程奇迹转化为探究液体压强的活教材。课堂通过 "三阶实验法" 层层推进:生活现象观察启疑,自制压强计实验探秘,数学模型推导解惑。当学生将玻璃管缓缓插入盐水,液柱高度变化如无声的宣言,揭示着科学规律;当物理公式从实验数据中自然浮现时,理性思维的火花瞬间照亮整个教室。"每道公式都是科学家写给世界的情书",这堂课不仅教会学生用控制变量法探寻真理,更在数据与现象的对话中传承科学精神。
数学组:刘媛老师执教《正比例函数》
以思维为梭,织逻辑经纬。刘媛老师以"溯源式教学法"重构认知体系,将函数教学转化为一场缜密的思维交响。课堂上,她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归纳、概括中经历概念的抽象过程,通过“问题链”设计引导学生抽丝剥茧发现本质特征。刘老师注重学生对知识自然生成的理解,以及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钻研精神的培养。当几何画板上万千直线终汇于统一规律,数学之美在特殊到一般的演绎中灿然绽放。学生感叹道:“正比例函数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变量世界的大门。” 这正是数学教育的深层价值 —— 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
道法组:拓小玲老师执教《端午节》
以文化为脉,以精神为魂。拓小玲老师以端午节为文化纽带,依托屈原的生平事迹与经典作品,创新运用议题式探究模式,打破时空界限,构建 “古今对话” 式课堂。通过家庭中充满仪式感的端午习俗传承、校园内丰富多元的主题活动开展,深度挖掘节日背后的精神内涵,让千年人文精神在当代焕发新生,让每个参与者都能成为传统文化的践行者与传播者。这种精神的传承不仅停留在课堂 —— 当学生将龙舟竞渡精神迁移至科技赛场,当艾草清香与青春誓言交织,文化传承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成为流淌在年轻血脉中的文化基因。这堂课证明:真正的文化教育,是让传统活在当下,让精神照亮未来。
英语组:陈静老师执教 语法复习
以诗意为桥,连接语法两岸。中考前夕,陈静老师以匠心打造了一堂 “有温度、有深度、有创意” 的语法精品课。针对高频考点,她精准把握学情,以中考六大时态为脉络,通过思维可视化的板书设计搭建语法框架,通过充分的习题训练,并辅以 AI 技术、情景化诗歌创作,于高效趣味中帮助学生将抽象语法规则转化为可触达的解题密钥。课堂高潮迭起 —— 英文诗歌创作用非谓语动词书写校园记忆,自评互评环节既检验语法运用又激发情感共鸣;课室里跃动的诗句与语法知识点交织成青春纪念册,冰冷的语法规则化作流淌的诗行;多元化评价体系,使严谨的时态复习课流淌着人文温度。这堂课真正实现了学科素养与情感教育的有机融合!
见贤思齐
骨干教师的课堂百花齐放,尽显教育之美。课堂观摩后,教师们围绕 “目标达成度”“学生参与度”“思维发展度” 展开深度研讨。数学组教师感叹:“刘媛老师的逻辑架构,让函数教学有了呼吸感”;美育组教师赞叹:“魏莉的课堂证明,艺术教育是唤醒灵魂的钥匙。” 示范课如同一面多棱镜,折射出教学创新的无限可能,更让教师们明晰:教育的真谛,在于点燃而非灌输,在于启迪而非填鸭。
一场示范课,一次教育觉醒。骨干教师以课堂为舟,载师生共渡思维之河;以创新为帆,领团队驶向专业深海。活动形成的典型课例,将成为学科组研磨教学的范本,助力学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促进教学质量持续跃升。未来,延安新区外国语学校将继续以示范为引领,以匠心铸魂,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师生共赴星辰大海的起点!(供稿:延安新区外国语学校)
来源:陕西时代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