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5月16日的外交部发言人记者会上,法新社记者提问:伊朗将于今日在土耳其与英、法、德三国举行会谈。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即将与伊朗达成新的核协议。中方如何看待当前形势?林剑:中方始终致力于推动伊朗核问题的政治外交解决,重视伊方不发展核武器的承诺,尊重伊朗和平利
据中东瞭望消息,在5月16日的外交部发言人记者会上,法新社记者提问:伊朗将于今日在土耳其与英、法、德三国举行会谈。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即将与伊朗达成新的核协议。中方如何看待当前形势?林剑:中方始终致力于推动伊朗核问题的政治外交解决,重视伊方不发展核武器的承诺,尊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反对一切非法单边制裁。中方愿继续同有关各方保持沟通协调,为推动达成兼顾各方合理关切的解决方案发挥建设性作用,切实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
2018年5月,特朗普单方面撕毁了伊核协议,宣布对伊朗石油出口进行全面制裁,狠狠羞辱了伊朗。这一次,伊朗主动服软,特朗普则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的时候表示,伊朗现在没有核武器,不代表以后没有。伊朗必须与美国签署协议,特朗普直言自己不会允许伊朗拥有核武器。总结起来,特朗普认为伊朗不仅不能够拥有核武器,甚至不能够发展民用核技术。特朗普甚至向伊朗放出狠话,解决伊核问题要么用武力手段,要么用和平手段。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资料图)
近日,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的时候,再次就美伊核问题谈判给出明确条件,那就是伊朗必须停止铀浓缩活动。他的原话是,美国和伊朗达成的任何协议都必须包括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这是一条美国明确的“红线”,美国不会允许伊朗拥有哪怕1%的铀浓缩能力。从威特科夫的这句话不难看出,特朗普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强硬态度。说白了,主要原因还是美伊双方对彼此的不信任。
美国总统特朗普5月15日表示,美国与伊朗就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条款达成“某种”共识,美伊“接近达成”协议。但他重申,如果谈判不成功,仍存在美国针对伊朗核设施发动军事行动的可能性。此外,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18日在德黑兰对话论坛上强调,和平核技术对国家的医疗、农业和工业发展至关重要,外部势力无权剥夺。他警告称,若西方切断伊朗石油供应,将使对方“陷入瘫痪”,同时他指责西方利用制裁压力挑拨中东国家相互对抗,呼吁美伊达成一项“公平协议”,以维系地区稳定。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资料图)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亦奇表示,一段时间以来,美伊进行了多次谈判,这是双方各有所需的体现。对于美国来说,在试图斡旋俄乌停火但遭遇一定挫折的情况下,特朗普所谓的“与伊朗接近达成协议”,或是为了展示“美国在中东有所突破”,这样的说辞符合其政治利益。周亦奇指出,通过主动释放信息试图塑造预期是特朗普一贯风格,目的是为将压力转向对方,他的此番言论可以理解为“虚张声势”展现姿态以给自己留有更大余地。伊朗也有自身需求。
特朗普在近期访问中东地区期间重申,如果美伊谈判不成功,仍存在针对伊朗核设施发动军事行动的可能性。恐怕这才是伊朗经过国内朝野政治博弈后,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评估后授意发布的“求和信”的真实原因,冲突是最终解决任何棘手问题的“杀手锏”。中东地区政治格局的巨变,尤其是伊朗精心打造的“抵抗之弧”土崩瓦解,从客观上伊朗政府失去了与美国讨价还价的本钱,“认怂”“求和”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
特朗普(资料图)
有意思的是,谈判的看客们仿佛隔着玻璃鱼缸,看着两条大鱼互相咬尾,却始终等不来水位上涨。美伊各有算盘,其实都明白:只要“核权利”这个死疙瘩不松动,一切花活都是套路。这出剧还会继续循环播映,等待下一个突发新闻或者新总统上台时才有微妙变化。所以新一轮谈判不过是老调重弹。伊朗要的是核权维持底线,美国则死咬彻底去核。看似距离和平还差一步,实际上却隔着一道永久无法逾越的高墙。一切让步,归根到底,不过是谈判桌上的一盘空城计。
来源:观澜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