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5月16日晚,童声合唱《赋得古原草送别》在宿州市新汴河景区激荡回响,首届白居易诗词大会拉开帷幕。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让尘封千年的古符离与白居易的故事,在传承创新中焕发新生。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5月16日晚,童声合唱《赋得古原草送别》在宿州市新汴河景区激荡回响,首届白居易诗词大会拉开帷幕。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让尘封千年的古符离与白居易的故事,在传承创新中焕发新生。
1200多年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在宿州符离度过22载青春岁月,留下400余首歌咏宿州风物的诗作。近年来,宿州深入挖掘白居易文化,推动文化资源向发展动能转化。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打捞’这段人文历史,不仅是追寻城市记忆,守护文化根脉,更是为了增强文化自信、凝聚发展合力。”宿州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道出白居易文化传承发展的价值所在。
一场盛会
何以让古诗词“潮”起来?
暮色中的新汴河畔,流光溢彩,首届白居易诗词大会开幕式在此举行。当AI生成的“白居易”身着一袭长袍,从虚拟世界“穿越”而来时,观众席上爆发出阵阵惊叹。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千年盛会头!老夫少时泛舟处,怎料符离灯火胜星斗?”AI“白居易”以诙谐语调,瞬间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随后又以“聊天”形式,解答主持人关于诗歌创作与宿州风土的提问,点燃了全场气氛。
在现场大屏幕上,白居易AIGC画像以动态形式徐徐展开,既有少年白居易寒窗苦读时的专注神态,又有青年时期胸怀壮志的意气风发,还有晚年历经沧桑却依然豁达的从容模样。“历史人物连同古诗词都‘活’了。”观众赵龙砚连呼“太震撼”。
投影在大屏幕上的“白居易点赞的宿州美食”同样“吸睛”,符离老味鱼、草堂四炖、皖北地锅鸡等特色菜品,均依据白居易诗歌中的描述复原。一位市民竖大拇指点赞:“没想到,从古诗里‘端’出来这么多宿州美食。”
《诗启盛唐》《淮水诗情》《长恨长歌》《诗韵新生》四个篇章的演出,通过音诗舞、民乐演奏、诗词歌曲串烧等艺术形式,充分展现了白居易诗词文化的永恒魅力。知名歌手王琪深情演唱原创歌曲《湘灵》,舞台背景同步播放白居易与湘灵爱情故事短片,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收看直播的网民留言:“歌唱到心坎里了,白居易在宿州的这段爱情令人泪崩。”
连日来,宿州美术馆举办的白居易创意书画及剪纸作品展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巨幅书法作品《赋得古原草送别》气势磅礴;画作《白居易诗意图》诗画交融;剪纸作品《春题湖上》以细腻的镂空技艺,将白居易笔下千娇百媚的西湖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一位观众感叹:“古诗词还能这么‘潮’,真是大开眼界!”
“这场文化盛会将AI技术、艺术展演与诗词文化深度融合,是传承创新的有益尝试。”宿州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看到观众的热情反馈、游客对宿州文化的浓厚兴趣,更加坚定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信心。
一段历史
如何从故纸堆“走”出来?
漫步符离老街,青石板路蜿蜒,古宅静默伫立,仿佛在诉说往昔故事。
公元782年,11岁的白居易随父迁居于此。这里南北交融的独特气质,赋予他丰富的创作灵感。汴水畔的眺望,让他写下“汴水流,泗水流”的相思之句;与百姓朝夕相处的生活,化作“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的动人诗篇;古镇野草的顽强生命力,成就了“离离原上草”的千古绝唱。而他与邻家少女湘灵的纯真爱恋,因门第壁垒无缘相守,化作了《潜别离》的苦涩、《长恨歌》的深情,在历史深处久久回响。如今在宿州市戚家沟景区,一组白居易与湘灵执手相望的雕塑,仍在无声诉说这段凄美爱情。
宿州,是白居易的“乡愁归宿”。他一生写诗3000多首,其中400余首饱含对宿州的眷恋。然而,过去每当人们提起白居易,首先想到的往往是长安的庙堂风云、江州的司马青衫,却鲜有人知,宿州才是他文学与情感的双重摇篮。
近年来,宿州掀起文化“打捞”热潮。研究团队通过查阅大量古籍,实地考察历史遗址,确认了白居易在宿州留下的多处重要足迹。今年4月,当地多部门联合开展白居易与宿州研究成果征集活动,从39篇研究文献中精选10项优秀成果对外发布。其中,《民俗文化对文旅融合启示》提出“白居易诗词走廊”建设构想,要让古诗走出书卷,化作可触摸的文旅风景。
在保护传承方面,白居易故居“东林草堂”重现昔日风华,成为文化新地标;“符离五子”足迹、《朱陈村》描绘的田园风光被系统梳理,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汴河景区将民俗与白居易元素巧妙融合,通过文物、史料和多媒体展示,再现诗人在宿州的生活片段。
“白居易诗词进校园”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通过诗词课、朗诵比赛、诗词创作大赛等形式,激发学生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让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愈发厚重。“孩子们诵读‘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时,触摸到的不仅是古典诗词之美,更是与家乡血脉相连的历史温度。”宿州市第一小学一位教师说。
一缕文脉
怎样激活城市新动能?
5月16日下午,新汴河景区北堤路上的白居易文化创意集市热闹非凡。非遗摊位上,符离草编、剪纸等手工艺品精巧别致,令游客赞不绝口;美食摊位前,白居易诗词里提到的宿州美食香气四溢,吸引游客驻足品尝。
“离离原上草”创作地——埇桥区七里村的展位前围了一圈人,离山符草制成的特色产品古朴美观,令游客爱不释手。憨态可掬的白居易Q版小手办更是备受欢迎。“没想到白公还能这么萌!”游客周文亮打趣道。
“这些以白居易诗词为灵感的文创产品,不仅是纪念载体,更成为传播城市文化的‘流动名片’。”宿州市文旅局工作人员说。
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中,宿州坚持“文化铸魂、旅游赋能”,打造“诗韵宿州”新名片。该市精心策划16个文旅项目对外招商,其中白居易文化旅游度假区以诗人生平轶事为核心IP,融合宿州地域文化与唐宋文化,构建“日游千年符离,夜宿矿谷星河”全时体验;运河非遗小镇则依托新汴河景观带,建设非遗活态传承基地。
“跟着白居易游宿州”精品旅游线路一经推出,便成为热门。从五柳景区的田园牧歌,到东林草堂遗址的青春记忆,再到宿州市博物馆的唐代文物展陈,这条线路串联起诗人在宿州的生活轨迹,让游客在欣赏田园风光、品尝宿州美食的同时,感受千年诗韵。
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双向奔赴”:千年前,白居易从宿州风土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不朽诗篇;千年后,宿州以文化遗产为“火种”,点燃发展新引擎。
“让文化融入城市发展的肌理,让千年诗韵焕发时代光彩。”宿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宿州将继续深挖白居易文化内涵,推动文旅深度融合,让白居易诗词文化成为宿州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
承办 | 拂晓报社
投稿丨2202425525@qq.com
点亮让更多人看到!
来源:宿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