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度外交圈掀起了一场匪夷所思的风暴:两位外交高官被扣上“卖国贼”帽子,遭遇网暴甚至死亡威胁。
印度外交圈掀起了一场匪夷所思的风暴:两位外交高官被扣上“卖国贼”帽子,遭遇网暴甚至死亡威胁。
外交秘书唐勇胜
与此同时,莫迪政府此前高调宣传的“印军边境大捷”被质疑数据造假,国际观察人士直指“剧本穿帮”。
莫迪
为何外交官会沦为替罪羊?背后又折射出印度怎样的内外困局?
印度总理莫迪视察了旁遮普邦边境附近的亚当布尔空军基地,并会见了参与“朱砂行动”的空军战士
5月中旬,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和外交秘书唐勇胜的名字,突然冲上印度社交平台热搜,但这一次,他们迎来的不是赞誉,而是铺天盖地的谩骂。
苏杰生
两人的社交媒体账号被12万条辱骂淹没,家庭住址、子女信息遭黑客泄露,家属收到死亡威胁,甚至有议员公开呼吁“清除外交系统的叛徒”。
印巴停火后,唐勇胜遭到印度网民网暴
在一片谩骂声中,唐勇胜关闭了社交账号,这场针对外交官的围剿,源于5月10日印巴签署的停火协议,在印度民众眼中,这等同于“将胜利拱手让人”。
唐勇胜已关闭社交帐号
自5月初印巴冲突以来,印度官方始终声称“歼灭巴基斯坦恐怖分子”“击溃敌方防空系统”,并通过全国宣讲、军事展览甚至伪造“战利品”营造胜利假象。
然而,国际军事观察机构披露的数据却截然相反:印度空军6架战机被巴基斯坦击落,包括号称“南亚最强”的法国阵风战斗机,俄制S—400防空系统遭枭龙3摧毁,就连展览上的残骸照片也被证实属于印军自家导弹。
说是击落了巴军的A100型300毫米火箭弹,实际上是俄制S400防空系统中9M96E导弹的残骸。
法国达索公司也承认至少有一架阵风战机被击落,印度网民却集体掩耳盗铃,坚信“要不是外交官卖国,印军本可踏平巴基斯坦”。
首架被击落的阵风
莫迪政府的“信息茧房”策略成功将86%的民众困在虚幻胜利中,以至于停火协议一出,外交部门瞬间沦为“背锅侠”。
苏杰生
唐勇胜因推动停火,被扣上“伊斯兰渗透分子”帽子,其女迪东·米斯里,因曾在英国工作期间参与救助罗兴亚难民的法律工作,就被作为唐勇胜“配合国际反印势力”的证据。
参与罗兴亚难民救援的旧事也被翻出,PS伪造的“密会巴官员”视频播放超50万次,苏杰生之子德鲁瓦(Dhruva Jaishankar)曾长期在美智库工作,也被视为苏杰生对美投降的“证据”之一。
所谓的通敌证据
这场狂热已演变成社会危机,印度内政部数据显示,停火后一周内,针对公职人员的仇恨犯罪激增470%。
印度的“爱国网民们”指责唐胜是“卖国贼”、“民族耻辱”
5月10日,一家名为“卡拉奇”的面包店因与巴基斯坦城市同名被暴民砸毁,警方却以“维护爱国情绪”为由不予立案。
72年老店“卡拉奇”
这场癫狂的根源,是莫迪政府长达十年的“赢学叙事”,从2014年上台起,莫迪通过夸大军事成就、煽动民族主义巩固支持率,将印度塑造成“不可战胜的大国”。
莫迪自上台以来,就一直在塑造并利用印度民族主义情绪
民众在信息茧房中丧失判断力,任何理性声音都被打成“叛国”,印度《经济时报》直言,狂热的网民如同“好战分子”,将外交官当作宣泄情绪的出口。
苏杰生
讽刺的是,莫迪本人却在这场风暴中美美隐身,印度反对党抨击:“信徒不敢让‘神’担责,只能攻击执行者。”
莫迪
印度行政服务局声明“维护公务员尊严”,却遭网民嘲讽:“子女定居海外的高官,怎会关心印度未来?”
5月12日,印度行政服务局(IAS)发表声明
印度网友的质疑
莫迪的“赢学”正吞没印度,当政府用谎言替代事实,用狂热掩盖失败,这个国家便走上了一条危险的道路,外交官的血泪,不过是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唐勇胜
莫迪政府用谎言编织的信息茧房,短期内或许能转移矛盾,但一旦真相渗透,反噬只会更猛烈。
莫迪
当外交官因停火被骂“卖国”,当面包店因名字遭砸却无人问责,这个国家已站在悬崖边缘,历史无数次证明,靠民粹撑起的强国幻梦,终将在现实的铁壁上撞得粉碎。
信源:
新浪军事2025年05月21日——印度还在宣传“大胜”,外交官却被打成“卖国贼”
观察者网2025年05月22日——毛克疾:“赢学”翻车,印度外交官成了“卖国贼”
来源:跳跳虎爱吃跳跳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