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少人的心里都咯噔一下,那个在东京奥运会上一跳封神的小姑娘,怎么突然就不上场了?
文| 任平生
编辑| Fukasa超勇的
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最近刷到全红婵退赛的消息,不少人的心里都咯噔一下,那个在东京奥运会上一跳封神的小姑娘,怎么突然就不上场了?
更让人意外的是,网上又开始吵她老家盖豪宅的事,明明是跳水界的天才少女,怎么现在话题全跑偏了?她到底怎么了?
记得那一年的东京奥运会吗?全红婵一出场,5个动作拿了3个满分,总分直接破了世界纪录,那时候全网都在说,这姑娘是老天爷赏饭吃,简直就是为跳水而生的天才。
新民晚报:全红婵因伤退赛!此前跳水世界杯三度负于陈芋汐,获银牌
可谁能想到,才过了几年,她就接连输给陈芋汐3次,北京站那场比赛,分差都快到30分了,曾经让物理学失效的水花消失术,现在做起招牌动作时,反而像在水里炸鱼,得分暴跌到64分。
其实仔细看看就知道,全红婵的身体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小姑娘了,东京奥运会时她才1.43米,现在体重身高都涨了。
虽然说是正常发育,但是对跳水运动员来说,这点变化可不得了,就像开车换了个更重的引擎,原来的操作习惯全得改。
可观众不管这些,赢的时候把她捧上天,输了就开始骂千年老二,甚至有人造谣说她被退回省队了,你说,这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公平吗?
哪有什么永远不败的天才,不过是大家不愿意接受偶像会长大、会遇到坎儿罢了,天才的标签就像紧箍咒,赢的时候是光环,输的时候就成了枷锁。
高敏当年就说过,全红婵最大的挑战不是对手,而是发育期,现在看来,这话真是说中了,跳水这项目,尤其是10米跳台,对身材要求特别苛刻。
稍微长高一点、长胖一点,动作的协调性、入水的角度都会受影响,你看任茜、张家齐,当年也是天才少女,不就是因为发育关没过,成绩一下子就掉下来了吗?
全红婵现在的情况更明显,因为身高体重变化,她做207C动作时,抱膝的时机得比以前晚0.3秒,可这样一来,入水时身体打开的角度就超过标准5°,水花自然就大了。
教练组做过测试,她的跳板反作用力效率下降了不少,腾空高度也比以前低了0.2米,这可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身体发育带来的根本性变化。
更麻烦的是伤病,这次退赛就是因为腰伤复发,MRI显示椎间盘突出加重了,脚踝也有炎症,现在训练量不得不减少,以前能练3小时,现在只能练1个半小时,连动作难度都得降。
有队内的人说,她训练时因为失误掉眼泪,还说怕自己再也跳不出以前的水花了,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既要对抗身体的变化,又要忍受伤病的疼,得多难?
继全红婵连续三次输给陈芋汐之后,网上又传出了全红婵的坏消息。
全国跳水冠军赛即将开始,官方也公布了出战运动员的名单,其中有不少大家非常熟悉的老将,就连淡出国家队的张家齐都在名单中,但是却就是没有全红婵的名字。
按道理来说,距离胜利之差临门一脚了,但是全红婵却消失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全红婵在很早的时候,身体就已经出现了问题,而这一次全红婵缺席也因为旧伤复发,没有办法参赛。
这接二连三的变故,也让全红婵一直深陷舆论的漩涡。
一直到现在,全红婵老家盖房子这事,还有人揪着不放,有人说地基垫得太高,是想当村霸,还有人酸溜溜地说,农村自建房搞这么夸张,一看就是拿冠军赚了钱。
可实际情况呢?她哥哥出来解释了,湛江雨水多,垫高地基是为了防潮,而且提前跟邻居商量好了。
建房的钱也是哥哥打工攒的,人家还拒绝了网红机构一个亿的签约呢,转头去搞助农直播了,这哪是网上传的家人吸血啊,分明是踏实过日子的本分人。
但网上的声音哪管这些真相,当初全红婵拿了奥运冠军,一堆人跑到她老家打卡,送成箱的辣条,还有房地产商要送商铺送房子。
现在她成绩有点波动,马上就有人跳出来说,拿了广告费就心不在焉,最离谱的是,连品牌方也跟着踩一脚,以前是核心代言人,现在降成区域大使了,代言费直接少了60%。
你说这公平吗?运动员也是人,状态有起伏很正常,怎么就因为一时没赢,连生活都被放大镜盯着看?
这就是流量时代的现实,赢了就捧成神话,输了就踩进泥里,全红婵超话的活跃度掉了45%,好多成绩粉转头粉陈芋汐去了。
甚至还有人在网上吵,说她该退役了,可她才16岁啊,地方队想让她休息养伤,国家队又觉得该以赛代练,两边意见不一样,搞得她连世锦赛热身赛都没赶上。
一个小姑娘怎么经得起这么折腾?但全红婵没被这些打倒,她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破局。
全红婵的破局之路要说破局,还得看全红婵自己和教练组怎么应对,现在她的教练是陈若琳,当年陈若琳自己也是跳水天才,还挺过了发育期,拿了5块奥运金牌。
她知道怎么帮全红婵,不是一味地让她减肥,而是调整技术动作。
比如207C这个动作,以前靠爆发力,现在得改成技巧型,抱膝时机慢慢调整,现在已经缩短到只差0.1秒了,水花也比之前小了。
高敏当年也是这样,汉城奥运会后因为发育成绩下滑,但她没放弃,而是改变了技术风格,后来在巴塞罗那又拿了冠军。
全红婵现在也在走这条路虽然训练量减少了,但更注重核心力量的练习,就是为了把增加的体重转化成动作的稳定性。
而且队里给她加了心理辅导,以前一周一次,现在一周三次,帮她疏解压力,上次比赛完,她还对着镜头比剪刀手呢,这姑娘心里那股劲儿还在。
其实大家真该少提天才,多看看她的努力,东京奥运会后,她一年回家次数不到5次,大部分时间都在训练。
现在就算状态有起伏,她也没说过放弃,还说,输了就哭一场,下一场赢回来。
这哪是光靠天赋啊,分明是骨子里的韧劲,比起天才这个标签,强者更适合她,强者不是永不跌倒,而是跌倒了还能站起来。
结语运动员不是永远发光的神,而是会长大、会受伤的普通人,给全红婵一点时间,也给所有努力的运动员一点时间,让他们能在没有苛责的环境里,好好成长。
来源:Fukasa超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