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团近日发布了2025财年第一度及全年业绩报告,展示了公司在"用户为先"和"AI驱动"战略指引下取得的显著成效。本次电话会议由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首席执行官吴永铭、首席财务官徐宏以及阿里电商事业群首席执行官蒋凡出席,详细解读了公司在核心业务增长加速、AI技术落地以及资产优化等方面的最新进展。摘要:阿里巴巴集团近日发布了2025财年第一度及全年业绩报告,展示了公司在"用户为先"和"AI驱动"战略指引下取得的显著成效。本次电话会议由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首席执行官吴永铭、首席财务官徐宏以及阿里电商事业群首席执行官蒋凡出席,详细解读了公司在核心业务增
阿里本季度业绩表现强劲,集团剔除大润发和银泰后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0%,整体息税前利润(EBITDA)同比大幅增长36%。Q1季度阿里在"用户为先"和"AI驱动"战略下持续收获成效,核心业务增长持续加速,已基本形成了"AI+云、电商、其他互联网平台业务"的发展格局。
蔡崇信主席在会议开场时强调:"面对AI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我们正在加大AI基础设施和技术研发的投资,继续保持阿里科技的全球竞争力,并转化为业务增长的持续动能。"
本季度在AI需求持续强劲推动下,阿里云季度收入加速增长至18%,对外商业化收入同比增长17%,其中公共云收入增长持续加速。值得一提的是,AI相关产品收入已连续7个季度实现三位数的同比增长,阿里云全财年的收入也突破了双位数增长。
蔡崇信表示:"展望未来,AI驱动下阿里云业务营收会持续加速增长。目前全球AI供应链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我们看到客户需求的增长是确定的。这是未来10-20年的历史性机会,我们不会因为供应链短期的波动而改变投入云和AI基础设施的信心和决心。"
在电商方面,阿里坚持"用户为先"策略,持续投入用户增长和体验提升。淘天集团实现了更强劲的新买家数增长,88VIP会员数超过5,000万。本季度淘天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2%,经调整息税前利润(EBITDA)同比增长8%。公司继续投入提升商家经营环境,加大力度扶持提供高品质商品与服务的商家。
阿里云在本季度表现尤为亮眼,收入同比增长18%,对外商业化收入增长17%,主要受到更快的公共云收入增长驱动。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第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的同比增长,云经调整息税前利润(EBITDA)同比增长67%,主要由于更快的公共云业务收入增长和运营效率的提升所拉动。
在技术研发方面,阿里持续推动大模型基础研究和创新,在追求突破模型能力边界的同时坚持扩大开源。今年4月,公司发布并开源了新一代通易千问模型—千问3,在多个权威评测榜中性能处于全球顶尖水平。截至4月底,阿里通易已开源200余款模型,全球下载量超过3亿次,基于通易千问的衍生模型数量超过10万个,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源模型家族。
阿里云团队观察到两个明显趋势:一是在大中型企业中,AI应用开始从内部系统向用户侧场景渗透;二是积极使用AI产品的客户正从大中型企业逐渐延展到大量中小企业。本季度AI产品行业渗透范围迅速扩大,除了互联网、智能汽车、金融等早期采用行业外,养殖业、传统制造业等传统行业也在积极探索AI应用,需求增长同样显著。
在金融行业,阿里云持续巩固领先地位。徐宏CFO特别提到:"近期,中国工商银行正式选择阿里云PolarDB数据库作为其全行级的交易型分布式数据库,这代表着对业务性能和技术要求最严格的顶级金融企业对阿里云技术能力的认可。"
淘天集团本季度收入为人民币1,014亿元,同比增长9%,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2%,主要由take rate提升所带动。take rate的提升得益于基础软件服务费的影响以及全站推的渗透率提升,商家从全站推的使用便捷性和市场营销效率的提升中获益。
蒋凡详细介绍了公司在电商领域的用户增长策略:"我们持续投入用户增长,并围绕具价格竞争力的商品、客户服务、会员体系、权益和AI技术应用等战略举措加大投入,以提升用户体验。这些举措带来更强劲的新买家增长和持续的订单量增长。"
在商家侧,阿里持续致力于改善商家的运营环境,确保其在平台上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加大了对提供高品质产品和优质客户服务的商家的支持,包括在市场营销、新产品发布和客户管理方面的支持。
本季度,88VIP会员数量持续录得双位数同比增长,超过5,000万。分群分析显示具备稳健的盈利能力,ARPU进一步提升,公司将继续专注于保持良好的留存率。
关于未来AI技术在电商领域的应用,蒋凡表示:"AI在电商领域的应用空间非常大。我们现阶段更关注AI对用户体验的提升,AI有机会重构搜索、推荐和广告等传统算法体系,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积极成果。其次,我们也关注AI对内部员工和商家工作效率的提升,因为电商是人力密集型产业。长期来看,AI还会产生新的交互方式,我们正在积极尝试这些创新。"
AIDC(阿里国际数字商务)在跨境业务的强劲表现带动下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2%,运营和投资效率持续提升。面对全球贸易规则的不确定性变化,公司管理层表示有信心AIDC在全球多地区的多元化业务布局可以帮助应对不确定性。同时对下一财年海外电商业务实现单季度整体盈利的预期保持不变。
徐宏介绍:"AIDC拥有多元化的市场布局,展望未来,我们将持续通过不同业务模式与当地商家和伙伴合作,带来丰富多元的产品供应,积极应对不断变化的宏观和地缘政治环境。"
AIDC本季度经调整息税前利润(EBITDA)为亏损人民币36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亏损人民币41亿元有所收窄。AIDC继续专注于提升运营和投资效率,本季度亏损同比收窄,特别是速卖通和Trendyol业务的环比改善尤为显著。
阿里本季度继续优化业务组合,退出非核心业务和非核心资产。徐宏表示:"我们预计大润发和银泰的出售可以产生最多约26亿美元的现金收入。这些举措让我们能够专注于核心业务并投入于关键增长领域,同时也为股东带来稳健的现金回报。"
公司董事会已批准每股ADS 1.05美元的年度股息,同比增长5%,这一增长反映了股份回购带来的流通股减少的影响。本财年,在考虑股权激励计划下发行的股份后,公司实现了5.1%的流通股净减少。
董事会还批准了每股ADS 0.95美元的特别股息,高于去年的每股ADS 0.66美元的特别股息,表明公司在处置非核心业务和财务投资方面取得了实质进展。合计而言,本财年阿里将派发每股ADS 2美元的现金股息,总额为46亿美元,加上119亿美元的股份回购,本财年向股东回馈现金共计165亿美元。
在合并基础上,阿里总合并收入为人民币2,365亿元,同比增长7%。剔除大润发和银泰收入后,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0%。合并经调整息税前利润(EBITDA)为人民币326亿元,同比增长36%,主要是由收入增长和运营效率提高所贡献,部分被对电商业务和技术的投入增加所抵消。
公司的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人民币298亿元,同比增长22%。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人民币120亿元,同比增长人民币111亿元,主要原因是所持有的股权投资按市值计价的变动、经营利润增加以及权益法核算的投资减值损失减少,但部分被处置子公司产生的损失所抵消。
本季度经营现金流为人民币275亿元,同比增长18%。季度自由现金流同比下降76%至人民币37亿元,自由现金流下降主要反映了对云基础设施投入相关的支出增加。
截至2025年3月31日,阿里继续持有强劲的净现金水位,为人民币3,664亿元,折合505亿美元。徐宏强调:"强劲的净现金水位和健康的经营现金流让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资源加大对云和AI基础设施的投入,以把握持续强劲的市场需求和最新的AI技术所带来的巨大增长潜力。"
淘天集团收入为人民币1,014亿元,同比增长9%。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2%,主要由take rate提升所带动。淘天集团的经调整息税前利润(EBITDA)为人民币417亿元,增长8%,主要是由于客户管理服务收入的增加所致,部分被对用户体验和科技的投入增加所抵消。
AIDC收入同比增长22%至人民币336亿元,主要由跨境业务的强劲表现所驱动。AIDC经调整息税前利润(EBITDA)为亏损人民币36亿元,2023年同期则为亏损人民币41亿元。AIDC继续专注于提升运营和投资效率,本季度亏损同比收窄。
云智能集团收入增长18%,对外商业化收入增长17%,主要受到更快的公共云收入增长驱动。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第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的同比增长。云经调整息税前利润(EBITDA)同比增长67%,主要是由于更快的公共云业务收入增长和运营效率的提升所拉动,部分被客户增长和技术创新投入的增加所抵消。经调整息税前利润(EBITDA)利润率环比下降1.9个百分点,主要因为公司加大了技术和产品开发方面的投入以把握快速增长的AI需求,以及随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折旧与摊销费用的上升对利润率造成一定影响。
菜鸟收入下降12%,经调整息税前利润(EBITDA)增长55%,这反映了电商业务进一步整合物流服务的结果。
本地生活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0%,主要由高德和饿了么订单增长以及市场营销服务收入增长所带动。经调整息税前利润(EBITDA)亏损同比持续收窄,主要得益于规模的扩大以及运营效率提升所带来的优异改善。经调整息税前利润(EBITDA)亏损环比增加,主要是由于包括春节假期期间投资增加等季节性因素所致。
DME收入同比增长12%至人民币56亿元,主要由电影及娱乐业务的强劲表现和优酷广告收入增长所带动。DME的经调整息税前利润(EBITDA)转正,主要由优酷实现盈利所带动。
所有其他分部的收入增长5%,主要是由于盒马及阿里健康的收入增长所带动,部分被大润发零售因于2025年2月不再并表而导致的收入下降所抵消。经调整息税前利润(EBITDA)亏损为人民币25亿元。所有其他分部涵盖一系列创新型的业务,其中包括若干战略性的AI驱动的技术基础设施与业务,在持续推动各业务线提效的同时,公司也加大AI投入,以保持竞争优势并推动未来的增长。
在分析师提问环节,蒋凡详细介绍了阿里巴巴在即时零售领域的最新战略。他表示:"阿里巴巴并不是今天第一天进入即时零售这个赛道,我们的布局已经有很多年,从投资饿了么到做盒马,都是在这方面的布局。我们进入这个市场非常自然,基于我们的几个优势:首先,淘宝已经有非常广泛的用户基础;其次,我们有成熟的商户和物流体系,这让我们能够快速实现好的即时零售体验。"
蒋凡透露,过去两周淘宝闪购的尝试超出了预期,无论从规模增长还是效率都好于预期。他分析了即时零售对淘宝的多重价值:"首先,它是一个高频场景,可以提升淘宝的活跃度和用户规模;其次,未来全国电商和本地电商会有结合的可能性;最后,基于这个新业务可以重新升级商业模式,让APP更加活跃。"
短期内,阿里将积极投资即时零售业务,重点在于将淘宝现有用户转化为即时零售用户。蒋凡表示:"淘宝上有巨大的用户空间可以转化为即时零售用户,我们短期内会非常积极地投入这个业务。"
总结而言,阿里在本季度在提升电商和云业务的竞争力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淘天集团实现稳健增长,体现了变现效率的提升;云业务收入增长持续环比加速,公司正在扩大产能以满足激增的需求;各经营分部效率持续提升,多项亏损业务正在逐步转为盈利。
徐宏在总结发言中强调:"我们通过处置非核心资产和部分财务投资,进一步优化了资产负债表。这些举措使我们能够更专注于核心业务,同时让我们有更多的灵活性能在增长机会面前果断投入,并持续向股东创造回报。我们正以更快的执行力和更高的精准度把握AI时代带来的重大机遇。"
展望2026财年,阿里将继续聚焦电商和AI+云的核心业务增长,面向中长期塑造以科技为核心动力的增长曲线。在AI需求的强劲拉动下,云业务有望保持加速增长态势;在电商领域,公司将通过提升用户体验和商家经营环境,稳固市场地位;国际电商业务有望在下一财年实现单季度整体盈利。
我们注意到这次财报里不少值得体会的细节。
阿里这个季度的数据非常亮眼,但比数字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战略布局清晰度明显提高了,从蔡崇信到吴永铭,再到蒋凡,阿里高管团队展现出的战略一致性非常明显。
尤其是在AI和云这块的动作,连续7个季度三位数增长,这在当下全球科技业并不多见。千问模型的开源的策略下,3亿+的下载量和10万+衍生模型,俨然已经成为一个生态。
更重要的是,阿里把AI和云计算的触角从互联网、金融这些"常客"扩展到养殖业、传统制造业等"新地盘"。
在电商端,阿里进一步把握即时零售的机会,蒋凡的回答很坦诚:“淘宝闪购超出预期,这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对多年布局的自然延伸。”不得不说,阿里入局即时零售这波操作时机拿捏得妙,既不是最早的吃螃蟹者,也没有姗姗来迟。
阿里把闪购搬到淘宝上,本质是从5亿淘宝用户池里转化更多的人成为即时零售的忠实用户。为此阿里付出的10亿投资也不是小数目,但比起当前即时零售市场烧钱大战,阿里这种“基于现有流量池做增量"的打法可能更经济实惠。
618大促才刚开始,但阿里的这次业绩会已经放出不少信号——在激烈的电商竞争和AI投入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来源:码客人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