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现状:三线城市发着五线的工资,新一线城市拿着一线的工资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2 15:44 2

摘要: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为120698元,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则为68340元。

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为120698元,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则为68340元。

而湖北的非私营为109227元,私营则为60583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有网友调侃:“三线城市发着五线的工资,新一线城市拿着一线的工资。”

前两天,“湖北人除了工资不涨还有啥不涨”的话题在微博引起热议,许多IP为湖北的网友表示物价越来越贵,但薪资却没有明显提高。

有人戏谑道:“热干面的价格不是没涨?要什么自行车!”

在网上搜索关键词“湖北薪资”,刷新出来的信息充斥着对薪资的不满,即便是省会武汉,都没能逃过一劫。

“武汉工资但凡高一点,我都不会打工打到非洲。”

“我今天看招聘,未婚未孕不招,已婚未孕不招,35以上不招,没经验不招,这不招那不招一看工资2500。”

现阶段,武汉的定位是新一线城市,湖北的其他城市中,宜昌、襄阳、荆州是三线城市,黄石、黄冈、孝感等 8 市是四线城市,随州是唯一一个五线城市。

随州是鄂北重镇,但在交通、产业、基建等方面都相对落后,在全国范围内算是“小透明”角色,2023年的GDP仅为1330.85亿元。

湖北暂时没有二线城市,发展存在断档,武汉“一家独大”的情况长期为人诟病,还得了个“捂(武)着吸”的诨名。

顾名思义,是将全省优质资源用来发展省会。

近年来,为了改变这种形式,湖北积极推动宜昌、襄阳等城市的发展,即“一主两副”战略。

2023年,宜昌实现生产总值5756.35亿元,襄阳则为5842.91亿元,与武汉的20011.65亿元仍有较大差距,但的确在进步。

然而,在GDP增长的同时,湖北各城市的薪资水平却令人意外。

数据显示,2023年随州的年平均工资为73998元,宜昌和襄阳的GDP是随州的4倍多,但薪资却相差无几:宜昌为78774元,襄阳为72963元。

武汉的平均工资是110134元,与其他城市拉开了一定差距,但明显落后于同为新一线城市的杭州的158121元。

即便如此,依然有许多人对数据抱有质疑,毕竟“把我和马云平均一下,我也能成为富翁”,认为“平均陷阱”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近些年来,网上不乏“湖北经济发展不起来”的论调,各种理由层出不穷。公认的湖北的最大短板是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营商环境相对保守落伍。

湖北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自古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水稻是优势作物,使得湖北成为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

水系交错,则为养殖业提供了发展空间,无论是陆地上的猪,还是水里面的鱼、小龙虾、大闸蟹都声名远播。

依靠丰富的文旅资源,如黄鹤楼、神农架、武当山等,旅游业成为湖北的支柱产业,进而拉动了金融、批发零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关键就在第二产业上,湖北以电子信息和汽车为重,刚好契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按理说应当能借此实现腾飞。

但与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同一赛道城市相比,湖北缺乏有绝对影响力的民营企业。

“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有14家湖北企业出现,第一位是卓尔控股,位列第53位;另一位冲入前100名的是九州通医药,位列第55位。

一般来讲,非民营企业对求职者的门槛是相对较高的,需要民营企业补充就业,民营经济成为短板,整体的工资水平必然不够看。

同时,尽管政府有意调整武汉一家独大的情况,但目前武汉的优势依然明显,省内的年轻人更倾向于到武汉发展,使得其他城市人才流失,进一步影响经济发展。

这便是“一根筋两头堵”。

但这些是基于湖北自身的情况来看,如果将其放在全国范围内,它的问题并非个例,相比起来也算不上最糟糕。

以资源过于集中为例,河南、四川、安徽等相差无几,江苏、浙江等倒是鲜有此类争议,可他们有沿海优势。

再说薪资问题,其实真在网上大范围搜索的话,就会发现几乎所有城市都有薪资低、物价高的争议,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中部自然也无法幸免。

尤其是前两年的新冠疫情,估计没有哪个省份比湖北遭遇的冲击更大,这对经济的影响是没办法在短时间内完全消失的。

这两年,湖北有采取许多措施来解决或改善经济问题。

汽车工业是湖北的重要产业,如今新能源是大势所趋,湖北在这方面的投入很大。

2021年,宁德时代邦普一体化新能源产业项目落户宜昌,工业园开工建设;

2022年,比亚迪签约襄阳,未来的产业园将囊括动力电池生产线及零部件、零碳园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多个项目;

同年,投资600亿的楚能新能源(宜昌)锂电池产业园开始建设;

2023年,东风公司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配套项目在襄阳开工,该项目被誉为百亿级“湖北版特斯拉”。

较发达地区迎来大型项目,较落后的县城也没被忽略,针对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不断推出,银行贷款深入边缘地区。

仅襄阳市,2024年新增加科技型中小企业3624家,同比增长高达36.55%。

这些企业的落地,能够直接缓解就业问题,并在不断的竞争之下,经济加速,就业者的薪资水平自然会有所提高。

此外,湖北的教育资源相对丰富,为向产业高质量转型提供了利好,如果能够充分开发,必然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湖北

2、长江云新闻《31省份平均工资公布,湖北是这个数→》

3、湖北身边的事《今年湖北襄阳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624家 同比增长36.55%》

来源:大咖旅行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