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刺”李佳琦,618商家强制退单,消费者哭诉无门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2 17:26 2

摘要:今年618,李佳琦和往年一样,把各种美妆卖到手软,首日就拿下了近30亿的GMV,实力不减当年。只不过,与GMV一同复现的,还有去年的“扫地机器人风波”。

“带货一哥”李佳琦,又被品牌方坑了一次。

今年618,李佳琦和往年一样,把各种美妆卖到手软,首日就拿下了近30亿的GMV,实力不减当年。只不过,与GMV一同复现的,还有去年的“扫地机器人风波”

所有人都没想到,李佳琦会在同一块“石头”上绊倒两次......

01

又是618

李佳琦被同一个商家“背刺”

近期,多位消费者反映,他们在李佳琦直播间以远低于市场价(约一两千元)抢购的石头科技P20 Ultra扫地机器人,被商家单方面取消订单。

部分消费者透露,自己下单后迟迟未发货,直到被通知订单批量关闭。甚至已发货的包裹也被商家拦截退回,客服给出的理由是"应客户要求"。

石头科技官方解释称,这是由于"平台价格配置Bug,导致错误锁单",因此无法履约。

作为补偿,品牌提出赔付500元天猫红包(不可提现)。许多消费者反映尚未收到,而客服也只是以"正在催促"敷衍应对。

更令人生疑的是,低价并不只出现了一次,而是在不同的时段反复出现。

在石头官方主页,"销量第一"的标语赫然显现,难免让人质疑:这究竟是技术失误,还是只是“低价引流再反悔”的营销手段?

还有网友指出,去年618期间,石头科技就有过相同操作,彼时就被众多消费者诟病,没想到时隔一年,"标价失误"的戏码会再度上演。

无论真相如何,作为销售的主阵地,李佳琦直播间自然成了众矢之的。

除了被无故退单的消费者,另一批消费者则因"买贵了"而愤怒——

他们在李佳琦直播间以购入同款产品,主播们声称该价格“等国补用完就没了”,事后,消费者发现其他渠道降价了,却被李佳琦方告知"不保价"。

根据李佳琦Austin粉丝福利社给出的解释,这是“平台和国补的活动导致的差异”,平台和直播间都无法进行价保。尽管如此,依然引发大量消费者投诉。

消费者因信任主播而下单,却因品牌方的问题权益受损,主播也难辞其咎。作为连接品牌与消费者的桥梁,主播及其团队在选品审核和售后跟进机制上显然存在漏洞。

02

争议频发,李佳琦陷入信任危机

石头科技事件并非孤例。

今年618期间,李佳琦带货的国货美妆品牌“同频”,也因临时变更优惠规则引发众怒。

该品牌的一款次抛精华在38大促时可叠加美妆券使用,但到了618,消费者付定金时显示可用券,付尾款时却被告知无法使用,导致最终价格比38大促贵了105元。

面对质疑,品牌方解释为“员工操作失误”,并以一盒面膜作为补偿。

讽刺的是,李佳琦在直播中对此的回应是:“不用美妆券是为了帮大家节省额度。”这种避重就轻的说法,不仅未能平息争议,反而让消费者感到被糊弄。

作为直播带货行业的顶流,李佳琦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但伴随高流量的,是层出不穷的争议。

从商品质量到价格波动,从商家跑路到售后推诿,几乎每个环节都可能成为信任崩塌的导火索。

如果说价格争议尚属“小打小闹”,那么商家直接跑路则彻底暴露了直播带货的监管漏洞。

去年双11,李佳琦大力推广的摄影品牌“童感”被曝关店失联,消费者购买的套餐无法核销,退款无门。尽管李佳琦团队后续承诺协调退款或就近服务,但许多人的损失至今未得到解决。

对于主播而言,这类事件发生后,态度往往比问题本身更关键。

商家固然是主要责任方,但主播作为流量入口和信用背书,若仅拿平台和品牌方来推脱,或给出微不足道的补偿,难免让消费者心寒,产生被割韭菜的错觉。

03

主播不能只做“推销员”

曾几何时,李佳琦凭“全网最低价”和“宠粉人设”登上巅峰。但无论是前年的“79元眉笔事件”,还是这次的“扫地机器人订单风波”“美妆券操作失误”,都在证明一件事——

要维护消费者的信任,不能靠侥幸,否则,再牢固的口碑也可能骤然崩塌。

当行业进入品质直播的时代,主播就不能只做“推销员”,而是要当好选品的“守门人”。

对带货主播而言,与其在争议后灭火,不如从源头建立更完善的品控和维权机制。

直播带货的本质是“信任经济”,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票,主播理应用责任心和透明度回报。从选品审核到售后跟进,每个环节都需严格把控。

如果为了追求GMV而忽视用户体验,再好的业绩也只是空中楼阁。

当"全网最低价"变成文字游戏,当"限量抢购"沦为流量陷阱,主播与品牌消耗的不仅是消费者的耐心,更是整个行业的公信力。

来源:老高电商俱乐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