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16-18日,由中国营养学会主办的"中国营养学会儿童临床营养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儿童临床营养学术大会"在北京天泰宾馆隆重举行。本次大会汇聚了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的300余名专家学者,共同见证我国儿童临床营养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2025年5月16-18日,由中国营养学会主办的"中国营养学会儿童临床营养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儿童临床营养学术大会"在北京天泰宾馆隆重举行。本次大会汇聚了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的300余名专家学者,共同见证我国儿童临床营养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分会成立:开启儿童临床营养新篇章
5月16日的中国营养学会儿童临床营养分会成立大会上,经民主选举,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黄鸿眉教授当选为首届主任委员。分会将致力于推动儿童临床营养领域的学术交流、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提升我国儿童临床营养的整体水平,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学术盛宴:前沿研究与临床实践相互交融
在5月17-18日为期两天的学术会议中,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主任、中国营养学会杨月欣理事长两位领导分别开幕致辞后,40余位权威专家呈现了精彩报告。
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郭淑岩研究员强调:"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临床营养应成为医院核心诊疗环节";李廷玉教授提出"以科研驱动学科建设"的发展路径;石汉平教授(北京世纪坛医院)强调"营养治疗是一线治疗"的核心理念。
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赵立平教授提出的"核心菌群—临床一线营养治疗的新靶点"创新理念引发广泛讨论,为与会者带来了国际视野下的研究动态。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邓宇虹主任的《营养微生态医学在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报告,更是把基于菌群的儿童临床一线营养治疗推向了热议高潮。
邓宇虹主任在报告中指出,神经发育障碍性脑病是脑结构和功能异常的器质性发育性脑病,总发病率超 10%,包含自闭症、多动症、抽动症等多种病症,且常共病。其发病多在遗传背景下,因孕期母体免疫异常影响胎儿免疫系统发育,出生后免疫异常引发免疫性脑炎,损伤脑部不同部位而出现不同症状。
在治疗方面,邓主任分享团队十年临床实践与研究成果。多项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潜力巨大。如47例3药无效的难治性癫痫,BF839添加治疗,4月单臂+12月随访,有效率61%,48%报告共患病好转;针对 60 例 2 - 10 岁自闭症患者的随机临床试验成果显著:ABC 评分与 GSRS 得分显著正相关;不同年龄段刻板行为、ABC 总分、CARS 评分等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安全性高。
邓主任强调,早期有益肠道菌群定植可促进免疫系统发育、纠正脑部炎症、促进脑发育,但免疫反应异常则治疗效果不佳。膳食模式和功能营养素也有辅助作用。她呼吁重视早期干预,“时间就是大脑!挽救孩子的大脑!” 这一呼吁引起与会人员强烈共鸣,为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治疗带来新希望与方向。
来源:肠道微生态邓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