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12万件文化产品现场展示、4000多个投融资项目现场交易。以“湖湘文脉 科创未来”为主题打造的湖南出版集团展区,正式开门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
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12万件文化产品现场展示、4000多个投融资项目现场交易。以“湖湘文脉 科创未来”为主题打造的湖南出版集团展区,正式开门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
△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会开幕,湖南出版展区厚重湖湘文化与数智展馆交相辉映。
漫步湖南馆内的湖南出版集团展区中,馥郁书香也融入科技脉搏扑面而来,独具匠心的书本外形设计中,精品图书展示、数智动态影像、视频交互等展陈形式,全景式呈现出版湘军在文化传承与科技融合发展道路上取得的新成就、展现的新风貌。
在“湖湘文脉”系列图书展陈台上,《船山全书》《陶澍全集》《湖湘词全编》《魏源全集》《曾国藩全集》《左宗棠全集》《郭嵩焘全集》《王闿运全集》《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马王堆汉墓文库》《湖湘文化通史》《湖湘文化极简史》等聚焦湖湘文化的精品典籍整齐陈列,彰显出蕴藏于三湘四水间的文脉底蕴。
△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会开幕,湖南出版展区厚重湖湘文化与数智展馆交相辉映。
翻阅《船山全书》,如同聆听着王夫之在明清易代之际,以孤诣苦心阐发哲学真谛的低语;在《陶澍全集》的纸页间,仿佛能看到陶澍在晚清动荡局势中,以经世致用之才,力挽狂澜的身影;《魏源全集》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振聋发聩之语,彰显着魏源开眼看世界的勇气与智慧……这些“湖湘文脉”系列集成典籍,为湖湘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也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读者,让更多人走进湖湘文化的世界。
△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会开幕,湖南出版展区厚重湖湘文化与数智展馆交相辉映。
文博会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除了湘书精品展示,本届文博会上,湖南出版扬文化出海风帆,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方面的积极努力和显著成果也一一展陈,吸引着现场观众的目光。《中非农业合作与非洲减贫》(英文版),《十村记·精准扶贫路:十八洞启航》(老挝文版、葡萄牙文版),《乐学中文》(柬汉双语版),《中国非遗》(多语种)等湖南出版“走出去”重点图书,宛如一扇扇通往多元文化与时代故事的窗口,讲述着湖南出版在文化交流与传播征程上的坚定步伐与斐然成果。
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湖南出版集团展区湖湘文化底蕴的厚重与科技融合的魅力相得益彰,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碰撞,展现出版湘军走向世界的开放姿态。
△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会开幕,湖南出版展区厚重湖湘文化与数智展馆交相辉映。
中国旅法勤工俭学蒙达尔纪纪念馆,作为曾经中国学生旅法勤工俭学的寓所,承载着鲜明的“红色印记”。本届文博会现场,“中国旅法勤工俭学蒙达尔纪纪念馆”线上数字展馆,也亮相湖南出版集团展区。观众只需要轻触屏幕,就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时光之门:泛黄的照片在虚拟空间中缓缓铺展,那些年轻的面庞虽历经岁月沧桑,却依旧洋溢着对真理的渴望与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古老的桌椅、陈旧的书籍,在数字技术的渲染下,似乎还残留着当年学子们伏案疾书的温度,他们身处异国他乡,却心系故土,以勤工俭学之姿,在艰难困苦中磨砺意志,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
科技赋能是本届文博会的一大亮点。湖南出版集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湖南出版集团开设“中国旅法勤工俭学蒙达尔纪纪念馆”线上数字展馆,希望通过这种交互互动的方式,让全球观众可以云端观展,以生动的图文、视频资料,详细讲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让观众深刻认识到蒙达尔纪对于中国革命进程的重要推动作用,身临其境般感受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潇湘晨报记者周诗浩 摄影杨旭
来源: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