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乌克兰,无疑是这场风暴眼里最直接、最惨的那个倒霉蛋。东部和南部,包括克里米亚、顿巴斯、赫尔松、扎波罗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说没就没了,差不多是整个国家版图的百分之十五凭空消失。
很多人以为俄乌的炮火一停,太平日子就来了?别做梦了。
这场战争怎么收尾?俄罗斯能拿到什么?都将给下一轮更棘手的地缘游戏埋下了伏笔。
乌克兰,无疑是这场风暴眼里最直接、最惨的那个倒霉蛋。东部和南部,包括克里米亚、顿巴斯、赫尔松、扎波罗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说没就没了,差不多是整个国家版图的百分之十五凭空消失。
经济引擎基本歇菜,国民生产总值一头栽下去三成,曾经的“欧洲粮仓”现在农业体系七零八落,粮食产量掉得吓人,经济学家估摸着光农业损失就奔着九十亿美元去了,出口贸易更是惨不忍睹。
世界银行估计,乌克兰战后重建需要高达五千亿美元的资金。然而,乌克兰国库空虚,这笔巨额资金的来源尚不明朗。
乌克兰的人口结构面临严重挑战。战前人口为四千三百万,目前估计仅剩两千八百万。数百万人沦为难民,流亡邻国。约两百万青壮年伤亡,导致劳动力短缺,兵源匮乏,国防安全在未来几十年内都难以保障。
乌克兰因战乱流离失所的民众
有人悲观地估计,乌克兰农业想回到战前水平,怎么也得等到2050年。国内政治更是乱成一锅粥,亲俄的、亲欧的,两拨人跟乌眼鸡似的。战场上冒出来的那些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就像一颗颗定时炸弹,指不定哪天就把国家给炸分裂了。这一切烂摊子,没个几十年根本收拾不好。
这冲突的涟漪,第一个拍到的就是那些跟俄罗斯或者它小弟直接挨着的国家。波罗的海那仨——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心里跟十五个吊桶打水似的,七上八下。
这仨国家本来就不大,以前都是苏联的地盘,独立后一溜烟儿投奔了西方,进了欧盟和北约。可地理位置这玩意儿,是娘胎里带的,改不了。
它们不光跟俄罗斯本土连着,立陶宛还被白俄罗斯和俄罗斯那块叫加里宁格勒的“飞地”夹在中间,动弹不得。加里宁格勒可是俄军的军事要塞,导弹、电子战家伙事儿堆得满满当当,能把大半个欧洲罩住,简直就是悬在头顶的一把刀。
英国媒体早就嚷嚷开了,爱沙尼亚和立陶宛的国防部长公开表示,乌克兰战事一停,俄罗斯肯定要重新排兵布阵,到时候波罗的海三国面临的压力,那是想都不敢想。
连接它们跟北约其他国家的唯一陆地通道,那条一百公里长的“苏瓦乌基走廊”,公认是北约防线上最不结实的一环。万一俄军从加里宁格勒和白俄罗斯两头一掐,这条走廊断了,波罗的海三国立马就成了孤岛。
更头疼的是,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国内各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说俄语,这给外头的人搞信息渗透、煽动内部矛盾,简直是开了个后门。2007年爱沙尼亚的“青铜之夜”骚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有军事推演甚至说,俄军要是真动了心思,六十个小时就能拿下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首都。
波兰的日子也舒服不到哪儿去。作为北约东扩的桥头堡和乌克兰的铁杆支持者,波兰在这场冲突里可是下了血本,送了不少军火,还收了几百万乌克兰难民。
波兰边境的乌克兰难民
国内那些强硬派,把俄罗斯当成眼中钉肉中刺,生怕乌克兰一完蛋,下一个就轮到自己。这担心也不是瞎琢磨,历史上的恩怨情仇,都摆在那儿呢。
不过,另一拨人就实际多了,他们清楚波兰这点家底,根本没法跟俄罗斯硬碰硬。能源上,波兰以前也指望俄罗斯的天然气,这回制裁俄罗斯,自己也遭了罪,天然气价格涨上了天,不少小企业都关门大吉了。
要是俄罗斯在乌克兰那边大获全胜,回头再给波兰上点眼药,比如卡一卡能源出口,波兰的经济和老百姓的日子,肯定得脱层皮。到时候,国内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的口水仗,怕是要因为外头的压力变得更厉害。难民问题也让波兰的社会福利和就业市场压力山大。
摩尔多瓦,这个夹在乌克兰和罗马尼亚中间的东欧小国,国内一直有个亲俄的“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还驻扎着俄军。如果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真赢麻了,那块地会不会学克里米亚的样子,闹独立甚至并入俄罗斯?这简直是摩尔多瓦政府夜夜做的噩梦。
一旦成真,摩尔多瓦三分之一的国土和重要的工业区就没了。它那点脆弱的经济主要靠农业和轻工业,跟乌克兰的经济联系因为打仗也断了,真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国内亲俄和亲欧两派的政治分歧,也可能因为外头的风吹草动,变得更加水火不容。
摩尔多瓦
芬兰的情况又有点不一样。它扔掉了几十年中立的老黄历,2023年加入了北约。那条一千三百四十公里长的芬俄边界,以前是欧盟国家里跟俄罗斯最长的陆地边界,过去还算太平,现在可就成了新的火药桶前线。从北约的角度看,这当然是战略上的大好事,等于把导弹阵地往莫斯科家门口又挪了挪。
但你要是站在俄罗斯的立场上想,这不就是把枪口顶人家脑门上了吗?一旦俄乌冲突告一段落,俄罗斯腾出手来,芬兰在能源供应、经济联系,甚至历史上那点领土纠纷上,都可能感觉到东边邻居的“热情问候”。虽然背靠北约这棵大树,芬兰也把自己推到了地缘对抗的最前沿。
芬兰士兵
白俄罗斯,作为俄罗斯最铁的哥们儿,在这场冲突里没少给俄军行方便。总统卢卡申科能坐稳江山,很大程度上也靠俄罗斯撑腰。
可是,这种捆绑太深的关系,在俄罗斯可能大胜的背景下,搞不好会反过来把自己给坑了。俄罗斯在白俄罗斯的影响力本来就跟渗透似的,无孔不入,战后只会更变本加厉。
俄白两国早在1999年就签了个《联盟国家条约》,俄罗斯一直想把两国“一体化”,说白了就是想把两个主权国家捏成一个更大的政治实体。这对卢卡申科个人,以及他所代表的白俄罗斯国家认同来说,无异于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掉下来。
同时,西方国家对白俄罗斯的制裁,加上卢卡申科长期执政下国内压着的那些不满情绪,都可能在战后复杂的地缘环境下被引爆。
俄乌冲突的结束,很可能不是地区和平的真正开始,反倒是新一轮地缘政治大洗牌的开场哨。俄罗斯“赢”到什么程度,将直接画出这张新地缘地图长什么样。
信息源:央视新闻2025-05-21——佩斯科夫:尚未确定俄乌交换1000名战俘具体时间
中华网2025-02-14——大V:俄乌战后国际秩序面临崩盘可能 三国命运堪忧
来源:客观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