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赫哲族伊玛堪‌》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2 19:09 2

摘要:赫哲族伊玛堪的表演形式为一个人在说唱结合地进行徒口叙述,大体上以说为主,以唱为辅,没有乐器伴奏。赫哲族伊玛堪的节目类型及演出风格有大唱和小唱之分。大唱即“伊玛堪大唱”,是指以说为主的表演,侧重和擅长表现英雄与传奇性的节目内容;小唱即“伊玛堪小唱”,是指以唱为主

《‌赫哲族伊玛堪‌》

以说为主唱为辅,说唱交替悦身心。

徒口叙述民族史,今人传古创新音。

《‌赫哲族伊玛堪‌》(通韵)

以说为主唱为辅,情动之时需唱吟。

徒口叙说千古事,今人传古唱新音。

【解析】

这首诗是2024年10月12日下午申时在广州写的。

不论优劣,写出来就可以。

为什么写这首诗?因为我想着写写非遗方面的诗词。

“以说为主唱为辅,说唱交替悦身心。徒口叙述民族史,今人传古创新音。”

赫哲族伊玛堪是赫哲族的曲艺说书形式,它最晚在清末民初就已经形成,流行于黑龙江省的赫哲族聚居区。

赫哲族伊玛堪的表演形式为一个人在说唱结合地进行徒口叙述,大体上以说为主,以唱为辅,没有乐器伴奏。赫哲族伊玛堪的节目类型及演出风格有大唱和小唱之分。大唱即“伊玛堪大唱”,是指以说为主的表演,侧重和擅长表现英雄与传奇性的节目内容;小唱即“伊玛堪小唱”,是指以唱为主的表演,侧重和擅长表现抒情性内容的短篇节目。 传统节目长、中、短篇均有,代表性作品有《什尔达鲁莫日根》《满格木莫日根》等。

赫哲族伊玛堪是说唱交替。什么时候讲述,什么时候唱歌,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情节叙述是说,主要对话是唱。一定的场合要唱,如主人公遇难、作战求救、哭述衷肠、欢庆胜利等,就用歌唱形式来表达,一句话,凡是喜怒悲欢最动感情的地方,都要唱。唱的曲调也不一样,老头唱的、妇女唱的、小伙唱的、小孩儿唱的都是不一样的,各有各的调,各种调演唱时随时都会发生变化。由唱转为说白,一般用“啊啷——”起兴,也有用“额乞合希——安切,啊日那——”来结束唱段的。就这样,一说一唱地重复下去,循环不止,直到把故事说唱完。

赫哲族伊玛堪的作品包含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基本上都是萨满英雄的故事,如《满格木莫日根》等。第二种类型主要是一些民间传奇故事,这些故事的情节往往建立在玄幻传奇故事的基础上。第三种类型主要是平凡的日常生活故事。

赫哲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使用西里尔字母来记录语言‌。赫哲族伊玛堪是赫哲族人民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品类和一种娱乐审美的方式,它同时还具有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教科书”功能,价值独特,意义重大。由于赫哲族没有书写系统,所以赫哲族伊玛堪在保护母语、宗教、信仰、传说和习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人传古创新音。

这一句我想说的是传承和创新的问题。传承和创新是一体两面,犹如阴阳。如果发展的很好,传承为主创新为辅;如果发展的很差,传承为辅创新为主。像赫哲族伊玛堪这种类型的,已经是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就是传承为辅创新为主。

其实不仅仅是赫哲族伊玛堪,万物皆是如此,万物都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环境的变化。

‌赫哲族伊玛堪‌的介绍。

赫哲族伊玛堪是赫哲族人民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品类和一种娱乐审美的方式,它同时还具有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教科书”功能,价值独特,意义重大。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说唱传播方面,赫哲族伊玛堪以家族传承和社会传承为主。

家族传承就是传承人会说唱的赫哲族伊玛堪是从家族内部上辈亲人那里传承下来的。社会传承是传承人会说的赫哲族伊玛堪是在社会上各种活动时与人接触中学来的。

赫哲族伊玛堪是中国东北部赫哲族人民世界观和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伊玛堪用赫哲语叙述,采用诗歌和散文的形式,由许多独立曲目组成,描述部落联盟与战争,包括赫哲族英雄战胜恶魔和入侵者的故事。这项口头传统强调对民族身份和领地完整性的保护,也保存了有关萨满仪式、捕鱼和狩猎的传统知识。

“情动之时需唱吟”最开始写的是说唱循环悦众心。“唱新音”最开始写的是创新音。唱新音指的是唱出新人的声音,也指唱出创新的声音。

来源:小标君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