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一度以为绿联DXP2800和DXP4800是它的入门NAS,毕竟做为一款搭载N100处理器的NAS,它的价格一度打到了入门价位,但没想到的是,绿联真正的入门NAS:绿联DH4300 Plus发布了,目前首发叠加国补直接干到了900多,而且还是4盘位NAS,性
我一度以为绿联DXP2800和DXP4800是它的入门NAS,毕竟做为一款搭载N100处理器的NAS,它的价格一度打到了入门价位,但没想到的是,绿联真正的入门NAS:绿联DH4300 Plus发布了,目前首发叠加国补直接干到了900多,而且还是4盘位NAS,性价比属实拉满了,说仅此一家也不过分,这期来看看它的实际表现到底如何。
毕竟定位的是入门NAS,更多的是面向预算有限的用户,那么在这个有限的预算范围内,绿联DH4300 Plus能提供什么样的体验,所以本期单刀直入,直接解答各位比较关心的一些问题,就不再墨迹介绍各种理论场景了,以下是大纲,请按需跳转查看。
性能够用吗?系统容易上手吗?相册备份好用吗?家庭影院体验怎么样?远程访问快吗?玩法丰富吗?DH4300 Plus开箱总结:值得买吗?首先来看看DH4300 Plus的主要配置,搭载arm架构的A55-A76 8核心处理器,结合了四个高性能的Cortex-A76核心和四个高效能的Cortex-A55核心,最高频率可达2.4GHz,8nm工艺,注重发热会很低,这个处理器配置没问题。
GPU支持8K@60fps的H.265和VP9解码,以及4K@60fps的AV1解码,同时支持8K30fps的H.264和H.265编码。
对于注意影音的玩家来说,它的影音性能也是很强的,8K的H.265和VP9解码,甚至支持战未来的AV1解码;NPU方面提供高达6 TOPS算力,意味着在AI方面表现不会差,例如相册图像识别性能就不会差,另外还有HDMI、多个USB接口和1个2.5G网口,再配合无出其右的8G大内存,畅玩docker,对于一台入门NAS来说,这个配置非常均衡,甚至说在同定位产品中是独一档的存在。
所以结论就是配置绝对够用,并且是在入门定位NAS中领先一档的存在。
使用近一年UGOS Pro系统,它的易用性是很不错的,至少对于新手来说不会有难度,全程使用绿联云APP即可实现完整交互,客户端覆盖安卓、TV、IOS、平板、PC等,甚至苹果ATV也适配了,在应用商店安装就能登录连接使用,可以说有手就会,非常适合家用场景,男女老少都会用。
在控制面板中可以给所有家庭成员分配对应账户,支持邀请、直接创建等方式,建议直接帮家人创建好账户,并分配普通用户角色即可,然后提供账密给家人在绿联云应用上登录就可以直接使用。
移动端界面如下,你能说不会用吗,所有应用和功能集中在一个APP中,轻松查找,而且这个连接后是全自动的,不管内网外网都能用,并且远程速度还不错哦,后面会测试它的远程速度;反正全程主打的就是一个开箱即用,没有数量繁多的APP让你装,可以说你会用微信聊天就会使用绿联NAS,就是这么简单。
Web端和PC端也保持了相同的UI设计风格,图标设计感很强,我个人觉得很好看。
ATV和安卓电视都有适配,主要以观影为主,界面直观易上手,可以说实现全平台覆盖了。
而且在保持易用的同时,对于专业玩家也提供了细致的权限管理,易用性+专业性都没问题,绿联UGOS Pro的易用性方面不用担心,不用出现只有你自己会用的尴尬情况,全家都会用、都能用才是家用NAS的意义所在。
多人相册备份也是家用NAS用户的主要应用场景了,绿联相册应用目前经过多版本更新迭代,已经非常好用了,它会自动同步上传手机中的所有相片、视频等到NAS中,支持年/月/日/文件夹等形式快速查找照片,支持普通相册、条件相册和宝宝相册创建,应用各种用户需求。
创新性地引入了离线AI大模型,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求安装对应智能模型,如最基础的人物识别、文字识别、场景和物体识别、宠物识别等等,高级一些的话可以自定义学习模式,另外相册支持公开分享或内部分享,例如每次出游的照片可以创建相册再分享给家庭成员,这样就可以相互看到需要分享的照片而不用通过社交软件发送,省心省力。
实测上千张照片上传到DH4300 Plus后,不一会儿的功夫就通过AI模型识别整理完毕,地点、人物等都没问题,主要也是的NPU性能强,6 TOPS算力在相册这种AI场景也是轻轻松松了,查看了一下NPU占用率,也就15%以内,足以说明相册AI识别等场景可跑不满这个NPU,至少和DXP4800相比没感觉到有差异。
受够了不同视频平台都要开会员的困扰,这就算了,就算你全视频平台都有会员,也不一定能找到你想看的影片,这时NAS的家庭影院作用就发挥了,所有NAS使用成员都可以使用这个家庭影院。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影视资源怎么来?很简单,使用Bing等搜索引擎(只要不是百度就行)搜索你想要的『影视资源名称+迅雷下载』关键字就能轻松找到,毫不夸张地说99%的影视资源都可以通过种方式找到,复制它的链接粘贴到绿联自带的迅雷下载或下载中心里面,就可以把资源下载到NAS本地了,对于,手机浏览器上也能这样查找和复制资源下载链接,通过移动端绿联客户端中的迅雷粘贴下载,这不就一下子帮你解决『无米之炊』的难题了。
有了『炊』,剩下就可以开始搭建家庭影院了,打开绿联云影院,添加媒体库,设置你下载影音资源的路径、也可以外接存储设备读取影音资源或网络挂载,它都可以添加。
这不,美美的海报墙就展示出来了,它会全自动根据影片名称匹配正确海报墙,因命名混乱导致不能识别的,手动输入正确名称匹配就行了,这样不管是Web端、移动端还是PC端都能通过影视中心观影了。
目前支持ISO原盘、杜比等解码播放,且色彩正确,不管是PC端和移动端、TV端均正常。
解码方面,直接4K转1080等画质触发NAS端实时转码,A55-A76 8核心处理器性能不用担心,非常流畅,可以看到处理器占用很低基本没变化,而且转码后的码率也有展示,绿联这套转码压缩方式在尽可能还双原画质的情况下还保持了低码率,非常适合家庭上行带宽不大的用户实现远程流畅观影,你看4K影片转码1080分辨率后才3.94Mbps,远程基本没有卡顿。
影片内置字幕、在线字幕搜索等等都是支持的,就不再赘述了。
另外就是它非常适合全家观影,如果家里有儿童、老人,做为管理员的你可以为他们量身定制专属影音库,针对不同家庭成员分配不同影视库的访问权限,各自观影互不干扰,平时家庭成员想要啥影片直接告诉你,通过前面演示的方式进行下载搜集就可以观看,整套流程还是很人性化的。
虽然是入门定位NAS,但它的影音能力真的很强,4K流畅转码就足以体现了,而且TV端也支持音频直通了,对于使用回音壁等用户更加友好了,绿联这套影视应用体验是真的OK。
对于不折腾的NAS玩家,NAS内置的远程访问速度是比较关心的,使用DXP4800也近一年了,它的远程连接方式和连接速率都不错,在控制面板中开启UGREENlink远程服务,记下这串ID,在所以绿联客户端上通过这串ID进行登录或连接。
它就会根据你当前网络状态匹配对应的连接方式,比如在家里就是局域网连接、在外面的话就会走中转或P2P点对点连接,在能优先点对点的情况下会使用P2P方式、此外如果你还自己设置了DDNS,那么也是支持使用域名登录连接的,P2P和DDNS方式是直连,速度跑满你家上行带宽,中转的话就是走绿联中转服务器,一般在家宽防火墙严格且经过多层NAT后无法打通点对点的情况下就会走中转,这种优秀的匹配方式自然适配在了全系UGOS Pro中。
前几天发了篇吐槽运营商限制家宽上传速率的文章,许多朋友应该也深受此问题困扰,在点对点会被宽带运营商限制的情况下,如果强制走中转的话速度也是很快的,在P2P直连下轻松跑满你的上行带宽,反正我家的30Mbps上行轻轻松松满速,转发的话在我这也能保持在2MB约16Mbps的速度,最重要的是高峰期也不会有太大速度差异,远程连接NAS查看相处、观影等等都是可以轻松满足的。
家宽上行被限速?!
毫不夸张地说,UGOS Pro的远程连接体验是众多NAS是TOP1的存在了,非常人性化,有多少DIY NAS的朋友因为没有好用的远程访问方式而导致NAS只能在内网中使用,绿联就充分解决以上痛点还有不错的速度,对于家庭用户来说开箱即用,这就够了。
8G内存的设计除了给系统带来流畅体验外,肯定也是为了docker应用预留了的,在最新的OTA更新后,已经完美支持docker了。
虽然arm平台的镜像数量没有x86那么丰富,但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docker需求是绰绰有余了,至少我在用的10几个常用镜像都能在DH4300 Plus上部署。
对于喜欢折腾的极客玩家,也提供了SSH权限,可以通过SSH命令部署容器之类也是没问题的。
UGOS Pro的docker支持compose多容器部署、镜像加速设置、完整的权限设置、macvlan创建等等都有了UI界面支持,8G内存应对10来个容器运行也是没压力。
比较有创意的是你甚至可以在移动端的绿联云APP上直接部署容器,不需要借助电脑了,一些主流容器甚至官方还有教程指引,教你怎么部署,这对新手来说太友好了。
参照目前DXP系列的应用中,可以确定的是DH4300 Plus后续在应用中心也将支持许多三方应用,三方应用配合docker容器实现,可以说潜力很大。
arm架构的处理器虽然没有X86架构的容器生态丰富,但可以说普通玩家的常用docker应用都会有arm平台适配,至少我也算是NAS重度玩家,平常会用到的docker容器也有二十个左右,全部都有arm平台的适配。
所以有docker加持、以及官方陆续上架三方应用,DH4300 Plus的玩法和可折腾性都是不错的,至少在同级NAS产品中可折腾性处于第一梯队,毕竟能给到8G内存的入门NAS真不多见。
最后就是DH4300 Plus的简单开箱了,和DXP系列包装设计风格有所不同,但同样很稳,确保运输途中机器安全。
除DH4300 Plus主机外,配件方面包含了用户手机、电源、网线和硬盘安装相关工具等,主打开箱即用。
机身尺寸是214 * 155 * 155mm,相比DXP4800虽然高了一些,但实际上是小了一大圈,同为4盘位机器,尺寸控制得还不错,而且也延续了DXP系列的优秀设计,不管是颜色还是按钮、指示灯都使用了相同设计语言。
毕竟是定位入门NAS,所以机身使用的是ABS材质,但精致感却没落下,绿联NAS的做工真是没得挑,机身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是磁吸盖,下半部分是主要机身,而且两部分颜色还有深浅之分,拥有一定视觉差异的同时观感也不错。
正面底部就是电源开关和LED指示灯了,指示灯很柔和,不会有任何光污染存在,此外还有一个Type-C 3.2 Gen1接口,放在正面的好处是方便快速接入外置存储设备进行资料存取,当然USB也是有的,在后面。
左右两侧是一样的设计,只有底部设计了散热风道,往里面看还可以看到有金属网,这个网可以防止一些小虫子跑进来,细节还是很到位的啊。
背面看上去也挺好看的,上半部分是磁吸盖,设计了散热开孔,往下就是主要接口了,提供了HDMI 2.1(4K@60Hz输出)、两个USB 3.2 Gen1、一个2.5G网口、重置键和DC电源接口,HDMI可以直接外接显示器把NAS当播放器使用,2.5G网口也足够未来多年使用了,除非组raid0,不然机械硬盘可没办法全部发挥这个2.5G的速率。
底部也是密密麻麻的散热开孔,还有4颗减震脚垫,如果要拆机的话移除脚垫就可以拆了,本人比较手残就不拆了。
取下磁吸盖就可以看到4个硬盘仓了,磁吸力度刚刚好,盖上还有绑定的二维码之类的,4个硬盘仓以竖放形式放置,并且有可以捏的提手,捏住后就可以抽出,防止误抽。
并且机身和硬盘仓上均有盘位顺序标志,方便区分顺序,图中我装反了顺序,大家忽略即可,平常使用的话其实硬盘顺序错乱也不会有影响,有数字标识的话显得优雅些,也适合我这种强迫症。
仓位内部也能看到四个SATA连接板,并且还有通风口方便硬盘散热,也可以看到内部的大风扇,风从磁吸盖散热孔中进入,贯穿4个硬盘仓后往底部出风,本身就是arm处理器,所以整机发热是很低的。
使用包装中自带的螺丝刀和螺丝就可以安装硬盘了,没啥难度,虽然不支持快拆,但鉴于硬盘只要不坏都不会拆换的原则,这个快拆有没有也无所谓了,细心的朋友可以看到硬盘仓上还有减震胶设计,可以极大程度减少硬盘运行中的震动。
对了,最重要的电源方面,使用的是12V6A共72瓦的电源,可以轻松应对4块3.5寸企业级硬盘也是绰绰有余了(4块企业级硬盘启动瞬间最高功率也就60瓦左右),所以不用担心。
功耗方面,空盘时功耗约4瓦,加入一块4T西数红盘后功耗不到10瓦,硬盘休眠后功耗会更低,按一块盘6瓦功耗计算,插满4块盘的功耗在30瓦以内,妥妥的省电小能手。
摆在桌面上也是很好看的,赏心悦目,没得办法,绿联NAS的做工和细节是真的不错,甚至说是第一梯队的存在也毫无争议。
做为入门定位的NAS,绿联DH4300 Plus各种配置还是非常均衡,罕见地给到了8G大内存,再配合docker可以玩出更多花样,在我看来它很适合没有虚拟机需求的家庭用户使用,不说其它什么有的没的需求,单是相册备份和家庭影院这两个功能就已经值回票价了,而且按照惯例,目前不到千元即可拿下(按页面领取国补或咨询客服),性价比很高啊。
个人NAS也不会有在线网盘倒闭和隐私被审查的风险,最主要是全家都能用,是实实在在带来便利的,但凡体验过NAS并且有以上提到的需求都会觉得NAS真的实用,当然,如果有虚拟机等需求,可以看看绿联DXP系列NAS,入门、中高端用至企业级都有产品覆盖,可以关注下,那么关于绿联新品DH4300 Plus的体验就到此结束,最后别忘了点个赞、加个关注,咱们下期见!
来源:我是阿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