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以为抓几只鸟儿不算啥,现在才知道,少一只画眉鸟,危害居然这么大。”5月21日,在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到来之际,巫溪县阴条岭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治教育基地内,一场由渝、陕、鄂三地六县检察机关共同参与的公开听证会上,犯罪嫌疑人陈某某的忏悔发言,让现场50余名旁
“原以为抓几只鸟儿不算啥,现在才知道,少一只画眉鸟,危害居然这么大。”5月21日,在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到来之际,巫溪县阴条岭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治教育基地内,一场由渝、陕、鄂三地六县检察机关共同参与的公开听证会上,犯罪嫌疑人陈某某的忏悔发言,让现场50余名旁听群众深受触动。
在这座地处三省交界生态屏障的法治教育基地,巫溪县检察院通过构建“惩治犯罪+修复生态+预防教育”三位一体保护模式,为当地生物多样性发展撑起法治保护伞。
今年2月,陈某某等三人利用粘网、扩音器等工具,相约在巫溪县某山林非法猎捕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画眉鸟7只,被公安机关查获。调查发现,三人为玩鸟爱好者,因喜爱画眉鸟的叫声,萌生了猎捕画眉鸟进行饲养的想法,自2019年起多次跨区域作案,此前已先后捕获6只画眉鸟饲养于家中。经鉴定,13只画眉鸟物种价值共5.7万元。
案发后,鉴于三人所捕获的画眉鸟已经回归自然,未造成鸟类死亡,对生态影响相对较小,且三人到案后主动供述犯罪事实,自愿通过现身说法、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等方式弥补过错,巫溪县检察院拟对三人作出不起诉决定。其间,陈某某等人积极承担生态功能损失费18500元,并签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协议》,承诺以“生态赔偿+替代性修复”的方式参与护林活动。
这场听证会成为护林活动中最生动的普法课。“一只画眉鸟每天捕食数十只害虫,每少一只画眉鸟,就可能多上千只害虫存活,影响数亩森林的健康生长。”检察官的讲解,让旁听群众直观感受到非法猎捕画眉鸟的危害。
“过去我们更多关注打击犯罪,现在通过‘惩治犯罪+修复生态+预防教育’三位一体保护模式,让破坏者变成了保护者,让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听证会上,重庆市人大代表、巫溪县通城镇龙池村党支部副书记夏国勇表示肯定。经听证员评议,大家一致同意检察机关对该案拟不起诉的处理意见。
对这一保护模式的探索,正是源于阴条岭特殊的生态地位。“重庆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处,渝东北地区占4处,生态保护重要性不言而喻。”市检察院二分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神农架原始森林向重庆延伸的生态廊道,保护区内有众多珍稀野生动植物,是难得的“天然物种基因库”。
在市检察院和二分院指导下,巫溪县检察院建设阴条岭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治教育基地,破解跨区域治理难题,提升群众法治意识。为此,创新设立“生物多样性保护警示厅”,通过陈列作案工具、播放办案故事短片、听证会5G直播等手段,构建沉浸式警示教育场景,为群众提供“看得见、听得懂、能参与”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实践交互区。
与此同时,该院迭代升级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先后与湖北、陕西等毗邻地区检察院建立3项检察协作机制,围绕线索移送、联合巡查等方面深化多跨协同保护网。听证会后,巫溪县检察院联合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检察院、竹溪县检察院、竹山县检察院、陕西省镇坪县检察院、重庆市巫山县检察院等三地六县检察机关开展巡山活动,正是当地织密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的最新实践。
“生物多样性保护,要在惩治犯罪、修复生态、预防教育上多管齐下,努力实现‘一案三效’!”巫溪县检察院检察长阮能文表示,将持续深化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以法治力量守护阴条岭生物多样性宝库。
来源:重庆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