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扶沟县地处豫东平原,素有“中原菜都”的美誉,蔬菜播种面积52万亩,年均产量370万吨,产值高达46.8亿元,百亩以上蔬菜基地266个,蔬菜产业从业人员13万余人。
□河南法治报记者 尹志丹 通讯员 郁发顺 刘丽娜
扶沟县地处豫东平原,素有“中原菜都”的美誉,蔬菜播种面积52万亩,年均产量370万吨,产值高达46.8亿元,百亩以上蔬菜基地266个,蔬菜产业从业人员13万余人。
近年来,扶沟县公安局立足本地蔬菜产业特点和群众的实际需求,以精准化服务、立体化防控、多元化治理为抓手,大力实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探索创新推出“田间警务”“服务警务”新模式,从走访菜棚、维护市场秩序,到化解矛盾纠纷、打击违法犯罪,全方位为菜农、企业增产增收保驾护航,为“中原菜都”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实地走访送服务
走进扶沟县城郊乡,一座座蔬菜大棚映入眼帘。阳光下,城郊乡派出所驻村社区民警李忠阳穿梭在各蔬菜大棚间,与菜农深入交流。在村民冯全安的西红柿大棚里,李忠阳耐心地向他讲解各类安全知识,从大棚防火、用火用电安全到电信诈骗防范,事无巨细。
据了解,扶沟县公安局依托“一村(格)一警”机制,把全县蔬菜种植区划分为16个网格,将警务工作延伸到菜农身边的“最后一米”,多措并举守护菜农的劳动成果和经济利益。该局组织网格民警辅警常态化深入田间地头,定期开展入户、入棚实地走访,全面普及法律知识、讲解安全防范知识。今年以来,该局组织民警开展送法宣传活动60余次,通过面对面讲解、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向群众宣传防火、防盗、反诈、禁毒等方面知识,将一颗颗平安的“种子”播撒进村民的“心田”。
维护秩序保交易
柴岗乡的黄瓜、城郊乡的西瓜、吕潭乡的西兰花、韭园镇的韭菜……扶沟县各乡镇的蔬菜集贸市场是蔬菜交易的核心场所,每个交易市场每日人来车往,热闹非凡。与此同时,这些地方也是矛盾纠纷的高发区,菜农与蔬菜采购商常因价格、称重、质量等问题产生争执。
每日凌晨,扶沟县各个蔬菜交易市场一派忙碌之景,各地菜商正在将蔬菜装车运往外地销售。扶沟县公安局组织市场属地派出所警力,根据蔬菜市场交易时段合理调整巡逻防范重点,在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巡防护农;同时,在重点蔬菜农贸市场设立警务室,安排民警辅警常态化开展巡逻值守、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织密立体防控网
根据扶沟县蔬菜市场的地理特点和治安状况,扶沟县公安局打破传统巡逻模式,组织机关、治安、巡特警、派出所等多警种、多部门警力,着力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化防控体系,将全县各乡镇划分为20个巡逻区域,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
在重点蔬菜交易市场、物流园区等核心区域,该局组织基层派出所设立警务工作站,民警采取“步巡+车巡”相结合的方式,实时维护交易秩序,快速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在蔬菜运输高峰期,交警部门在主要道路增设临时执勤点,严查超载、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保障蔬菜运输通道畅通。
打击犯罪护安宁
小案不小看,小案不小办。针对涉及菜农、商户利益的突出违法犯罪,扶沟县公安局坚持“露头就打、快侦快破”的原则,对盗窃蔬菜、破坏农业设施等直接侵害菜农利益的犯罪行为,组建工作专班,运用“传统侦查+科技”手段,精准布控、快速破案;对寻衅滋事、制假售假、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扰乱市场秩序的犯罪,联合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职能部门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力保障菜农、商户的合法权益。
今年以来,扶沟县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28.41%,行政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9.8%,全县刑事警情同比下降0.4%,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4.9%,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扶沟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徐彩云表示,扶沟公安将持续以“预防有精度、调解有温度、打击有力度”的有效实践,将优质高效的“服务警务”全面嵌入蔬菜全产业链,让扶沟“平安蔬菜”成为闻名全国的乡村振兴新名片。
来源:花儿食味菜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