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上,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北京节能环保中心专门设立“绿色北京会客厅”,全面呈现过去十年绿色北京建设突出成效、未来十年北京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工作目标及建设路径,以及相关各区特色产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诚邀全
2025年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上,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北京节能环保中心专门设立“绿色北京会客厅”,全面呈现过去十年绿色北京建设突出成效、未来十年北京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工作目标及建设路径,以及相关各区特色产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诚邀全球行业伙伴共商绿色发展合作大计。
一、过去十年“十个绿色”成效显著
绿色生态。PM2.5年均浓度由2014年的85.9微克/立方米降至2024年的30.5微克/立方米;成功创建全域国家森林城市,森林覆盖率由2014年的40%升至2024年的44.95%。
绿色产业。2014年以来,累计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超3000家;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60余家。
绿色能源。万元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保持全国省级地区最优水平;《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自2025年5月1日施行。
绿色建筑。绿色建筑面积累计超2.5亿平方米;节能建筑占全部民用建筑的80%以上,居全国首位。
绿色金融。高标准打造国家级绿色交易所,推动自愿碳市场和强制碳市场互补衔接;至2024年底,绿色信贷余额超2.3万亿元。
绿色交通。至2024年底,地铁运营里程达879公里,居全国第一,比2014年的527公里增长66.8%;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75.6%。
绿色技术。至2024年底,有效绿色技术发明专利达6.4万件;绿色技术相关领域重点实验室115家、工程技术中心51家,全国领先。
绿色标准。节能降碳、生态环境、新能源、节水等领域现行有效地方标准473项。
绿色合作。推进“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成立“北京市绿色丝绸之路创新服务基地”,广泛开展绿色交流与合作,涉及60余个国家,近5000人次。
绿色生活。连续举办三届“北京绿色生活季”活动,带动市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超4亿人次。
二、未来十年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目标明确、路径清晰
2024年10月,北京市发布《关于北京市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意见》,明确未来十年工作目标及建设路径。
未来十年工作目标。到2027年,有效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量年均增长10%左右,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地位进一步提升;绿色经济增加值稳步提升,绿色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加快发展;首都花园城市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绿色文化影响力显著增强,绿色经济区域协同与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拓展。到2035年,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产业培育、绿色宜居城市建设、绿色文化涵育、绿色合作共建共享五方面协同推进,绿色经济增加值显著提升,全面建成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
建设路径。
持续深化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突出战略科学家作用,依托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北京绿色交易所等资源,构建战略引领、基础支撑、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前瞻布局国际领先的绿色技术创新赛道。
着力发展战略性基础性绿色产业。大力发展先进能源产业,积极培育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加快发展替代蛋白食品产业,引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优化气候韧性和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全面促进绿色金融产业发展,加快发展新型绿色专业服务业。
统筹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坚持以绿色化带动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赋能绿色化发展,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健全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积极营造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提高绿色经济发展法规标准保障水平,强化政府投资和财税支持,完善能源资源价格体系,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2025年重点任务。组织实施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产业培育壮大、绿色宜居城市建设、绿色文化涵育、绿色合作共建共享五个方面标杆引领工程。
三、相关各区产业集聚特色鲜明
朝阳区,全国首个商务中心区(CBD)所在地。北京CBD共有经营主体22.5万家,集聚上万家外资企业及全市近50%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0%国际金融机构、50%以上的国际组织,是首都高端产业功能区之一。
房山区,全力打造北京绿色能源产业新高地。汇聚76家新能源企业,聚焦新型储能、氢能、光伏等核心赛道,培育出一批领军企业,形成上下游协同、创新链完整的产业集群,为区域能源提质增效注入强劲动能。
昌平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领域技术创新高地。“两张网”“三桶油”“五大发电集团”全部设立了分支机构,石油大学、华北电力、矿业大学等10余所能源领域高校入驻,大批优质民营高科技企业落户,建成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60个,是全国能源创新要素最富集区域之一。
大兴区,全力打造国际氢能产业新高地。以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为载体,集聚氢能上下游龙头企业近百家,形成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条,建成全球日加氢量最大的加氢站,日加氢量可达4.8吨。
经开区,北京高精尖产业主阵地。作为全国唯一“六区”政策叠加区域,2024年经开区新能源产业规上企业85家,产值规模300亿元,基本形成风电、光伏、氢能、新型储能、智能电网等多赛道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布局可控核聚变等未来能源赛道。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