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表明,奥巴马可能已经被美国左派遗弃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2 22:01 2

摘要:奥巴马作为美国迄今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总统,其在任期间,对美国的政治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2008年到2016年执政的八年间,美国经济从衰退到复苏,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美国家庭年收入在2016年创下美国历史上最大增幅,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医疗改革。外交上,积极与中

奥巴马作为美国迄今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总统,其在任期间,对美国的政治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2008年到2016年执政的八年间,美国经济从衰退到复苏,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美国家庭年收入在2016年创下美国历史上最大增幅,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医疗改革。外交上,积极与中国搞好关系,成功推动了和古巴关系的正常化,并与伊朗达成核协议,与近200个国家一道签署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然而,这位民主党出身的总统,曾被视为美国左派天然领袖的政治人物,在其卸任之后,他的政治光谱却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从奥巴马的种种迹象表明,他的政治遗产正在被后世所消解,他的“旧”左派作风,也正在被“新”的左派理念所遗弃。

美国的左派与右派

所谓的左和右,是政治派系中最常用的两个词,一般意义上,左派代表的是激进和平等,右派代表的是保守和自由。当然,如果说到美国的左派和右派,又会有一些具体的表现。众所周知,美国实行的两党制,即国家的执政党在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之间产生。而从传统意义上看,这两党也恰好是左派和右派的代名词。

一般看,民主党和他的支持者都被视为美国的左派,而共和党和他的支持者,则一般都被视为美国的右派。两者在意识形态、政策主张和社会价值观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而这些差异也无时无刻不在深刻影响着美国的政治生态、政策制定和文化冲突。

美国左派意识形态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进步主义运动,也就是美国以中产阶级为主体、有社会各阶层参与的一场资产阶级改革运动,目的在于消除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所引起的种种社会弊端,重建社会价值体系和经济秩序。到了19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标志着左派主张政府干预经济、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理念正式成为主流。

到了1960年代,美国又掀起了民权运动、反战运动及女权运动等一系列运动,进一步为美国的左派打上了“社会正义”“平等权利”追求的标签。而近年来,左派中的进步派崛起,主要表现是推动“绿色新政”“全民医保”等一系列的激进政策。

而美国的右派的理念则来源于古典自由主义,比较强调个人自由、有限政府和自由市场等基本的理念。到了20世纪后半叶,共和党在里根时期(1980年代)确立了“保守主义”的核心地位,主张减税、放松管制和强化国防。21世纪以来,右派内部逐渐出现了分化,主要出现了建制派、自由意志主义者和民粹主义派并存的局面。

具体来说,左派和右派在不同的政治命题上有截然相反的观点。在政府角色的定位上看,左派主张的是要扩大政府的职能,并且通过税收和监管等政策,解决社会一系列不平等的现象,在医疗、教育等方面提供公平的公共服务。而与之相反的是,右派则主张“小政府”,提倡政府要减少干预,认为市场自由竞争是资源分配的关键,也唯有如此,才能实现高效地分配资源。

在经济政策方面,左派认为要限制富人的收入,要提高富人的税收、加强对金融的监管,同时增加穷人的收入,提高最低工资下限、推动工会权益等。而右派则是恰恰相反,支持减税,尤其是减少企业税,同时反对强制提升最低工资、主张放松商业管制。

在社会问题上,左派更多地强调公平性,认为社会上确实存在一些种族、性别、阶级等领域的系统性的不平等,因此支持平权法案,强调提高福利政策。而右派则更多的是强调个人的责任,反对“逆向歧视”,认为福利制度会滋生出依赖心理和现象,所以主张的更多的是机会平等而不是结果平等。

在文化价值观方面,左派支持的是要有多元的文化主义,支持LGBTQ群体拥有权利,所谓的LGBTQ,也就是Lesbian女同性恋者、Gay男同性恋者、Bisexual双性恋者、Transgender跨性别者、Queer酷儿,从中可见多元文化主义。同时也支持堕胎合法化,强调要枪支管制。而相对于左派的多元,右派则更显保守,强调要维护传统的家庭观念和宗教的价值观,支持生命权、反对堕胎、反对严格枪支管制。

在环境和能源问题上,左派主张应对气候的变化,支持绿色能源转型、减少化石燃料使用。而右派则是质疑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支持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产业,反对过度环保法规影响经济。移民政策上,左派更多的是主张实施包容性的移民政策,支持“梦想生”计划,也就是保护那些在儿童时期被父母非法带入美国的无证移民,允许他们暂缓遣返并获得工作许可和社会安全号码,提供无证移民合法化的途径。而右派则恰恰相反,主张加强边境管控,反对“无证移民合法化”,认为移民威胁就业和文化认同。

奥巴马的政策与重构

在了解了美国左派和右派基本的政策观点的差异之后,就可以尝试来分析一下奥巴马在其卸任之后,逐渐被美国左派所遗弃的原因和表现了。毋庸置疑,奥巴马作为美国民主党的一员,也是民主党推选出来的总统候选人,他的施政理念无疑都是与左派的基本观点相符合的。

同时,奥巴马作为最近几任总统中,唯一一个连任了两届8年的总统,他的一些措施,势必对美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然而,随着时间和推移,不管是美国的国内环境还是全世界的政治大环境,都发生了改变,很多在当时看来,符合左派要求的政策,其评价标准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甚至不断在被后世重新评估,这是奥巴马被左派所逐渐遗弃的重要原因。总而言之一句话,从政治立场和理念的一致性角度来看,奥巴马在一些关键问题上,逐渐与当下美国左派的主流观点产生了分歧。

比如在医疗改革的问题上,实际上,在奥巴马的执政期间,他也曾经大力地推行医疗改革,并且签署了《平价医疗法案》。这原本是奥巴马执政时期的政纲三大议题之一,在2010年3月获国会通过,主要内容是在今后10年内投入9400亿美元,把3200万没有保险的美国民众纳入医保体系,把医保覆盖率将从85%提升至95%,接近全民医保,还是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左派内部对于医疗改革的方向和程度都有了新的诉求。一些左派的政治团体和活动家近年来不断呼吁对医疗体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目的是要实现医疗资源的完全公平分配。所以,奥巴马的医改成果在他们的眼中就成为了一种折中的、不彻底的解决方案,并没有实现全民免费医疗等更理想化的目标。

在种族问题上,如何推动不同的种族实现平等,一直是美国左派最为重要的议题。而奥巴马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非洲裔的黑人总统,在任期间,应该说是被寄予了厚望的,希望他能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种族关系的现状。然而,在他卸任之后,美国的种族矛盾还是非常突出,在一些方面甚至有加剧的趋势。尤其是警察的暴力执法导致黑人死亡的事件仍然频繁发生,由此引发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

所以,美国的左派内部也开始反思,奥巴马在任的时候,到底有没有采取足够有效的举措来解决美国内部种族关系上存在的问题,或许只是做了一些表面的文章,并没有从政策和制度的层面来加以解决,这个问题也使得他在左派阵营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黑人知识分子塔-内西·科茨就在2023年2月《大西洋月刊》上发表了文章,指责奥巴马在“黑人的命也是命”的运动中“始终保持着令人不安的沉默”。而针对该问题,在2023年6月发起的一项针对非洲裔选民的民调中显示,认为奥巴马“真正代表黑人利益”的比例已经从2016年的83%降到了49%。

此外,在外交政策方面,奥巴马当时一些引以为傲的外交成绩也在不断被人所诟病。作为美国长期以来的敌人古巴和伊朗,奥巴马都做了积极的外交努力,比如致力于推动和古巴关系的正常化,再比如和伊朗达成了核协议,这些在当时都被视为了美国在外交上的重大突破。

但是到了现在,美国左派内部对外交政策的关注点和方向也发生了变化。现如今的这些美国左派,更加注重强调于对人权外交、绿色外交等的方向,同时也主张在国际事务中更加积极地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同时将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放到了外交政策的核心位置。这样一比,奥巴马时期的外交政策就显得有些不够看了。

比如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中,奥巴马虽然签署了巴黎协定,但是在执行力度和后续推动的方面,都还是不够坚决。而在人权外交方面,一些美国的左派高度关注其他国家的人权状况,并且针对一些国家采取相对强硬的外交手段,这就和奥巴马当时的相对温和、注重多边合作的外交风格截然不同。

奥巴马在2008年竞选时,美国的气候行动组织“日出运动”曾经对奥巴马提出的气候政策高度支持,认为是美国竞选历史上的典范。但是,当在2023年再次调查时就发现,这个组织中只有9%的把奥巴马视为了“可靠盟友”,而有79%的成员认为奥巴马“过于亲近化石燃料巨头”。

卸任后的遗弃与疏离

所以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当奥巴马在担任了八年的总统之后,他当年那些符合左派要求的政策,也随着奥巴马的卸任而人走茶凉,甚至被后来的左派们所遗弃。由于观点的不断更新,在学术领域,对奥巴马时代政策的重新评估正在形成一股浪潮。2022年,在美国的历史学会年会上,以“重新审视奥巴马主义”为题,进行了专题研讨,而在参与研讨的六位主讲人中,有四位都给出了负面的评价。

同时,哈佛大学也有研究显示,在2020-2023年间所发表的136篇关于奥巴马执政期间的学术论文中,有61%的论文使用了“妥协”作为关键词,而使用变革作为关键词的仅有17%,这就完全和左派所倡导的改革和激进背道而驰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教授伊丽莎白·科恩在《民主杂志》2023年春季刊上撰文指出的,奥巴马的政治遗产正在经历左翼知识分子的系统性解构,其应对金融危机的方式、医疗改革方案乃至外交政策,都被重新评估为对资本势力的妥协。

而这种政治解构的结果,是把一个曾经民主党左派的总统,悄然变成了一个中间派甚至是偏右的人物。根据皮尤研究中心2023年的数据显示,在自诩为“进步左派”的民主党人中,对奥巴马持积极态度的比例,已经从2017年的89%下降到了68%。

根据另外一个调查,布鲁金斯学会研究的数据显示,在18-29岁的民主党人中,有74%的比例都认为自己是“进步派”,而这个所谓的30岁以下的“进步派”对于奥巴马的好感度,较之30岁以上的民主党人士要低22个百分点,说明奥巴马确实在如今的左派中没有市场了。

在美国社交媒体2022年1-6月的推文中,带有#ThankYouObama(感谢奥巴马)标签的推文中,竟然有72%是来自于温和派的推特账号,而在进步派的账号上所发的推文中,更多使用的是#ObamaCentrist(奥巴马温和派)这样的标签。而在左派的杂志《雅各宾》上,在2016年奥巴马卸任之际,只有3篇是批评奥巴马的问题,而到了2022年已经到了41篇,其中的23篇甚至直接用“新自由主义政客”这样的右派标签来定位奥巴马。

奥巴马被美国左派所遗弃的直接后果,是美国的民主党政客们,都在和奥巴马保持着一种若有若无的疏离感。在2022年的中期选举当中,奥巴马曾经为24个摇摆选区的民主党候选人站台,但是其中的19人都在刻意地避免和奥巴马同框出现。根据《卫报》的追踪发现,其中的14个候选人在竞选的广告中,选择了使用另一名民主党大佬桑德斯的影像资料,但是没有人使用奥巴马的。甚至宾夕法尼亚州的民主党候选人约翰·费特曼的团队,直接明确拒绝了奥巴马的助选,同样选择了桑德斯。

这种可以保持的距离感,无非就是害怕奥巴马逐渐“右移”的政治光谱影响到自己而已。还有一个证明是,作为同样是民主党的拜登政府,在其所任命的327个高级职位中,只有11%来自于奥巴马时期政府的核心圈层,远低于预期的30%。与此形成对比的是,38%的高官具有桑德斯或沃伦的阵营背景。

当然,这种卸磨杀驴式的遗弃也是自然规律而已。《经济学人》杂志在2023年7月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说得很有道理,奥巴马正在经历所有改革者的终极困境——当曾经为之努力实现的革命成为了新的常态的时候,最初的革命者毫无疑问就会成为被时代抛弃的保守派。

信源:

1.“奥巴马时代”大幕落下 回首总统生涯得失几何?.环球网.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9CaKrnJZH8J

2.奥巴马引以为傲的“外交遗产”尚存几许?.中国军网.http://www.81.cn/gjzx/2017-06/22/content_7648311.htm

3.美国民主党是否变成了一个左翼政党?.澎湃新闻.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3887249

来源:孔甲丙丙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