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 闽韵新生”,福建馆以科技与创新重构八闽文化亮相文博会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2 22:33 3

摘要:5月22日,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现场,福建馆以“赓续文脉 慧通八闽”为主题精彩亮相,运用AR全息导览、3D 投影等数字科技,集中呈现近年来福建在文化保护传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促进文化国际传播等方面的创新性成果,以一场“可听、

5月22日,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现场,福建馆以“赓续文脉 慧通八闽”为主题精彩亮相,运用AR全息导览、3D 投影等数字科技,集中呈现近年来福建在文化保护传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促进文化国际传播等方面的创新性成果,以一场“可听、可视、可触、可感、可带走”的文化盛宴,全面展示福建牢记嘱托奋勇争先,加快建设更高水平文化强省的生动实践。

赓续文脉:展现千年文化传承新图景

福建馆入口序厅以“建阳雕版”与传统竹简为灵感,打造近17米宽、高7米的“数字竹简”动态大屏,全景呈现考亭书院等知名书院影像、“闽派”文艺精品和文化品牌等展陈展示,带领观众一起踏入时光长河,走近“八闽书房”智慧阅读平台、朱子文化数据库等,感受八闽大地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的深厚底蕴,领略福建“古与今”“山与海”交相辉映的独特魅力。

展馆以“曲水流觞”为创意概念,将闽山闽水幻化成为流淌不息的数字化长卷,融入“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八雅元素,探索重构传统文化的时尚表达。穿行其中,可以感受“花”漾闽风形成国潮美学的破圈演绎、品味“茶”和天下注重东方美学的当代诠释……还可以扫描二维码解锁“海丝文化”“朱子文化”等打卡点,在沉浸式展览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八闽大地的传承与延续。

创新创意赋能:激活文化消费新场景

福建馆创新打造集“展、演、创、售”于一体的新型文化空间,积极拓展线上线下展销功能,开设线上“闽派”文化直播间,搭建茶文化品鉴空间、非遗技艺展演区等特色场景。通过漆艺大师“漂漆”表演、福州传统梳妆技艺(三条簪)、机器人制作“福”字拉花咖啡等特色节目引流,强化线下体验、线上购买,助力扩大交易订单。

开幕当天,泉州提线木偶与宇树科技机器狗同台演出了《机灵偶遇》,“机器狗”与“灵猴”成功让千年传统偶艺与现代科技精彩对话,高超的表演艺术令人叹为观止,吸引了大量人气。展会期间,还特邀福州评话伬艺传习所、泉州南音传承中心、漳州市歌仔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武夷山市中华茶百戏研究院等联袂献艺,以“剧目展演+技艺展示+互动体验”的多元形式,让更多人能够零距离感受福建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带动更多文化消费。

文化科技融合:增强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在600多平方米的展区内,福建广电网络、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宝宝巴士、咪咕新空、美图、网龙、倍视科技、源之宇宙、汉合天辰等一批文化科技企业,带来不少融合人工智能的新产品、新项目,极大增强了现场观众的互动感与体验感。运用3D Mapping交互式投影技术,让建窑建盏等非遗精品实现了创意展现,让人眼前一亮;美图公司发起“美图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工程”,推出国潮纹样拍照、AI云修图等新技术,提供了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的影像新体验;宝宝巴士作为全球儿童成长的“数字好朋友”,创新打造了国学影音空间等项目,带来了畅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12个语言版本的儿歌动画、国学故事。

近年来,福建大力推进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海洋文化、“福”文化等特色资源,运用数字化技术转化为新应用、新产品、新业态,有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2024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294.4亿元,同比增长10.7%,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其中文化新业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66亿元,同比增长32.3%,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2.5个百分点。展会期间,福建多家企业将开展新技术推介、重点项目签约等活动,扩大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创新应用,助力进一步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

来源:读创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