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崂山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2 22:36 2

摘要:记者从青岛市崂山区政府今天(5月22日)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了解到,近年来,青岛市崂山区以基础教育扩优提质为抓手,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区共有中小学42所,在校学生4.4万余人;幼儿园90所,在园幼儿1.2万余人,普惠性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2日讯(山东台综合广播 马秀明) 记者从青岛市崂山区政府今天(5月22日)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了解到,近年来,青岛市崂山区以基础教育扩优提质为抓手,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区共有中小学42所,在校学生4.4万余人;幼儿园90所,在园幼儿1.2万余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8.5%,位居青岛市第一。同时,崂山区在智慧教育、体育健康、校园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荣获“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全市首个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区”“全省首批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等称号。

(崂山一中效果图)

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 崂山一中建设进展顺利

近三年来,崂山区教育经费投入每年均超过20亿元,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区累计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9所,新增学位1.4万余个,其中包括新建8所中小学、9所幼儿园,改扩建2所学校。目前,崂山一中等5所学校、瑶海路幼儿园等2所幼儿园仍在建设中,预计未来将进一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布局。作为社会广泛关注的民生项目,青岛市崂山一中位于国信体育场东北侧,占地约73亩,总建筑面积超8万平方米,规划36班初中,可提供1800个学位。学校按照高标准规划设计,各项指标均超过省定最高办学标准,致力于打造“全学科教室教育综合体”。目前,项目已完成土石方和桩基础施工,正在进行垫层和防水施工,计划今年11月主体封顶,2026年4月底完工,2026年秋季正式投入使用。同时,崂山区已启动师资储备工作,提前组建筹备小组,储备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公费师范生及骨干教师近10名,并计划从全区教师队伍中调配优秀教师,确保学校“开办即优质、起步即卓越”。

智慧教育赋能教学 智慧停车接送系统缓解交通压力

崂山区大力推进智慧教育建设,为全区所有班级配备AI课堂评价系统,并为三年级以上学生免费配备智慧学习设备,实时采集学习数据,实现精准教学。同时,依托“智慧笔”+AI智能设备,将教育数字基座接入DeepSeek AI大模型,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

为优化校园周边交通环境,崂山区在麦岛中学、区实验学校等学校试点智慧停车接送系统,有效提升放学效率,缓解交通拥堵。今年,浮山学校智慧停车系统已正式启用,提供251个泊位;行远学校、崂山四中智慧停车系统正稳步推进,计划今年秋季投入使用,届时将新增泊位524个,进一步改善校园周边交通秩序。

体质健康提升行动成效显著 幼儿体质监测全面铺开

崂山区在青岛市率先开展“大兴体育之风、创新体育之举”体质健康提升行动,2024年学生体质普测结果显示,合格率较2023年提升3%,优良率提升30%,优秀率提升15%,在全市体质健康抽测中,优秀率位居第一,优良率排名第二。2025年,崂山区将“幼儿体质提升行动”列为区办实事项目之一,计划为全区2500名公办幼儿园中班幼儿开展全年两次体质检测,涵盖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动作发展三大类12项指标。通过大数据分析,为每位幼儿建立个性化健康档案,并生成专属运动处方,为幼儿园体育课程设置提供科学依据。

“中班是幼儿动作发展的黄金期,通过连续性检测,能更科学地评估干预效果。”崂山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招标和平台搭建,首轮检测将于5月底启动,构建“政府搭台、专家指导、园所实施、家庭参与”的协同机制,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校园安全全面保障 教师队伍持续优化

崂山区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目前全区所有学校、幼儿园均实现安全防范“4个100%”全覆盖,包括专职保安配备、视频监控系统、封闭式管理、护学岗队伍。同时,校门均配备防冲撞设施,并落实“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高峰勤务机制,确保师生安全。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崂山区出台专项人才政策,2022—2024年累计引进骨干教师25名、优秀高校毕业生320名。今年,全区新选聘研究生、公费师范生、骨干教师40余人。目前,全区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省市级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46名,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670余人,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潮涌东风劲,奋进正当时。青岛市崂山区教育系统将继续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以更高标准推进教育强区建设,努力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当排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崂山实践贡献教育力量。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