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悉尼正经历显著的人口结构年轻化,但地区发展失衡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北部 与南部在就业机会和资源分配上的差距持续扩大。
西悉尼正经历显著的人口结构年轻化,但地区发展失衡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北部 与南部在就业机会和资源分配上的差距持续扩大。
据《悉尼晨锋报》报道,毕马威(KPMG)最新发布的《奋进城市》(Enterprising Cities)报告揭示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复杂图景。
(图片来源:网络)
报告显示,西悉尼西北部失业率低至2.9%,而西南部和外西部失业率则在3.6%至 5.4%之间波动。
2024年数据表明,20至49岁人口持续向该区域聚集,其中约1.96万 名20多岁年轻人迁入西悉尼,城市经济学家Terry Rawnsley指出,这主要由家庭迁 移驱动,反映出区域居住属性的吸引力。
悉尼西北部凭借政府对M2/M7高速公路、首条地铁线及新就业中心的长期投入,已 形成成熟的经济增长点。 例如,Macquarie Park从20世纪70年代规划的技术园区起步,历经40余年发展,成 为集高校、企业于一体的综合就业区,印证了基础设施对区域发展的深远影响。
相较之下,西南部长期面临投资滞后问题。
不过,这一局面正在改变:新国际机 场、Bradfield City和Moorebank货运码头等重大项目陆续落地,预计将为南部创 造大量就业机会。
(图片来源:网络)
数据显示,2024年北部新增2.7万个专业技术岗位,而南部仅增加1.34万个蓝领工 作,Parramatta成为南北差异的“分界线”。
地区分化对社会流动性构成挑战。
Rawnsley强调:“理想的城市应在同一片区域内容纳服务人员、工人、律师和医生 等多元群体,这种多样性虽难完全实现,却能促进地方服务发展,为下一代构建更 广阔的社交网络。”
毕马威西悉尼合伙人Kaylene Hubbard指出,交通便捷性是关键瓶颈:“大悉尼区域 外部通勤相对便利,但内部通勤效率低下。”
她呼吁借鉴北部经验,加大对南部交 通网络和产业园区的投资,以缩小差距。
2024年西悉尼新房批准量整体下滑,但Rawnsley观察到近期出现回升迹象,暗示区 域居住需求仍具韧性。
对于西南部的未来,Macquarie Park的发展轨迹提供了参考——通过长期规划和持续 投资,技术驱动型产业与宜居社区可实现协同发展。
“区域均衡发展需要40至50年的持续投入,”Rawnsley表示,“西悉尼的年轻化既是 挑战,也是机遇,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将决定这一地区能否成为 澳洲多元经济的新引擎。”
来源:澳洲商业观察A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