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柑橘种植中常见的病害有哪些?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2 17:48 2

摘要:缺素 缺乏各种营养元素,也会诱发相应的缺素症,使果实或叶片、枝梢等表现出相关的症状,关于各种缺素症状的描述,在之前有相应的文章,大家感兴趣的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自行观看,这里就不再赘述。

在柑橘种植中遇到的病害有很多,但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即生理性病害、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

一、生理性病害

1.缺素 缺乏各种营养元素,也会诱发相应的缺素症,使果实或叶片、枝梢等表现出相关的症状,关于各种缺素症状的描述,在之前有相应的文章,大家感兴趣的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自行观看,这里就不再赘述。

2.日灼病 日灼病是由高温引起柑橘果实的一种生理障碍病害,引起果皮或叶片表面出现灼伤,果肉失水,从而影响外观和失去食用价值。每年的7到9月,是日灼病的高发期。

3.脐黄病 柑橘脐黄病是脐橙或部分杂柑类固有的一种生理性病害,不管如何管理,或多或少都会发生,这和生理落果一样,但是根据多年的观察发现,脐黄病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很大关系:

(1)品种 开脐的品种脐黄病发生更严重,闭脐的则发生更轻,而且脐孔越大的发生越严重。

(2)树势越旺脐黄病发生越少,树势越弱,则发生越严重。

(3)树冠外围的朝天果、斜身果发生脐黄病更多,内膛和下部发生则更轻微。

(4)果顶果皮厚的脐黄病发生更少,薄的则更多。

(5)果实底部平底的或凹底的比凸底的发生更严重。

(6)感染了衰退病,病毒病或黄龙病的果树脐黄病的发生明显增加。

4.油斑病 油斑病也叫油胞下陷,是由于柑橘果皮表面油胞破裂导致渗出的芳香油侵染果皮细胞而引起的生理性病害。从每年的6月份开始发生,临近转色期、成熟采收期为发病高峰期,也会发生在采后贮藏期。发病以后,果皮表面会出现规则形状不一的浅绿色或淡黄色斑点,严重时可连成一片,后期病斑颜色会变成棕褐色,该病一般只危害果皮,不危及果肉。

发生原因:(1)品种有关,油斑病多发生在果皮油胞比较细腻的品种,如沙糖桔、脐橙、蜜桔等。

(2)机械损伤导致(3)缺乏相关的营养元素,比如钙硼磷钾锌等(4)天气因素,比如采收期昼夜温差大,露水重,有霜降或冰雹天气,还有采收时果面表面湿度大,则在贮藏后期易发病。

(5)和树势有关,树势越强,油斑病发生越轻,反之则重。

(6)和砧木有关,枳壳砧木比红橘砧木发生更严重。

(7)用药不当,果实后期使用碱性农药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会加重油斑病发生。

(8)虫害导致,被茶小绿叶蝉、蝽蟓为害的果实,油斑病发生也更严重。

二、细菌性病害

1.黄龙病 黄龙病又称柑橘的癌症,它是由一种限于柑橘韧皮部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的,除柑橘品种外,像九里香、黄皮等多种芸香科类植物也能侵染。黄龙病具有潜伏期,一般为半年到三年,感病以后在潜伏期内并不会表现出任何病状。黄龙病全年可以发生,但10~12月份是树体病菌数量最多的时候,而3~5月则最低,这也很好解释了病树秋季发黄,而到了春季会复绿的现象。

感染黄龙病以后,树体枝梢和叶片会出现插金花或斑驳黄化的现象,果实则会出现畸形、发软、皱缩、红鼻子过等症状。不同品种对柑橘黄龙病的抗性不一样,目前金柑品种对黄龙病有较高的抗性。柑橘木虱是传播黄龙病的唯一虫媒,防治柑橘黄龙病仍然是采取三板斧措施,即砍除病树,种植脱毒苗和防治柑橘木虱。

2.溃疡病 溃疡病终身带毒,现有手段和药剂尚无法根除寄生在叶肉细胞间隙与栏栅组织之间的致病菌,因此一旦感染,溃疡病在植物体内终身带毒,只要条件适宜即可发作。溃疡病可危害嫩梢、叶片和幼果,感染溃疡病时,最先出现油渍状小圆点,后病斑扩大为灰褐色,木质化,并呈火山口状开裂,感染了溃疡病的果实严重时会导致腐烂脱落,严重影响果实外观和产量。

溃疡病的发生需要同时具备温度,湿度,传播媒介和病源四个条件。春梢一般在6~7成熟时会上叶感病,幼果径在一公分左右即可被感染,夏梢和秋梢溃疡病发生最严重,当柑橘幼嫩组织表面产生伤口时,比如潜叶蛾危害过的叶片则会显著增加被溃疡病感染的几率。

三、病毒性病害

1.衰退病 衰退病是由一种线状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嫁接和修剪工具还有蚜虫传播。衰退病有三种,分别是速衰型,苗黄型和茎陷点型。从发病程度来讲,又可分为重毒系和弱毒系之分。衰退病树有些会出现黄化,包括叶片叶脉也有均匀黄化,有些树势叶色很绿,但叶片伴有s型的皱缩畸形,而且感染衰退病的枝梢非常脆,能够轻易折断,有些折断枝梢后,剥开皮层可见皮层发黄,并且伴有凹陷的条斑或斑点。

2.裂皮病 裂皮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性病害,感染后症状表现是在砧木部的皮层做纵向开裂,之后老皮脱落,新皮又开裂,年复一年反复发生。

感染裂皮病后的枳壳砧木会表现出砧木和接穗大小差不多,而正常枳壳砧木的砧木部分会显著大于接穗部分,莱檬砧木则表现出上大下小的异常症状。有些品种在成熟叶片背面的主脉两侧会出现长短不一的黑脉,黑脉可散生也可呈网状,严重的植株可同时发生叶片向叶背卷曲和黑脉两种症状。一般红橘、酸橘砧木和粗柠檬砧木对裂皮病的抗性比较强。嫁接工具,修剪工具和菟丝子等途径都能传病。

3.碎叶病 碎叶病主要危害枳壳以及其杂交种做砧木的柑橘树,感病树的特征为嫁接口的接穗基部呈明显肿大,有些接穗愈合口的木质部呈黄褐色的环缢状,受到强风或外力的推动时,非常容易在嫁接口处断裂,而且断面非常光滑。地上部的植株则表现出黄化叶小,叶片类似缺刻,果小产量低等。目前主要也通过嫁接和修剪工具传播。

4.黄化脉明病 春梢和秋梢新叶叶脉呈明黄色透明,叶片卷曲皱缩、凸起或反卷,造成树势衰弱,果实果面粗糙,色素分布不均,果小产低。嫁接和修剪工具以及蚜虫,天牛,粉虱等均会传毒。

5.温柑萎缩病 温州蜜柑特有的病毒病,发病症状主要表现在春梢上,新芽黄化、新叶变小,叶片两侧明显反卷,呈船形,较迟展开的叶片,叶尖生长受阻而形成汤匙形叶,病叶会出现叶斑,小条纹等症状,叶片常凹凸不平,病树花多果小,果皮粗厚。嫁接、修剪工具和蚜虫等均会传播。

6.黄化花叶病 发病树叶片叶脉出现明亮黄斑,叶小果小,树势衰弱,产量品质都严重受到影响。嫁接、修剪工具和介壳虫,蚜虫等均会传播。

7.柑橘石果病 感病树叶片多波凹,呈s型皱缩畸形,叶脉透明黄化,果子很小很硬,简称石头果。甜橙类比较感病,产量低,且容易僵果,果实品质差。主要通过嫁接、修剪工具、蚜虫等途径传播。

四、真菌性病害

1.炭疽病 分急性炭疽和慢性炭疽两种,果实、枝梢、叶片均可感染,慢性炭疽多发生在叶片的叶缘或叶尖,病健交界处明显,天气干旱时病部中央呈灰白色干枯,上面还散生许多小黑点,潮湿时病斑可溢出朱红色的黏液点。急性炭疽病病斑初为淡青色,类似开水烫伤状,后扩大为水渍状,病原交界处不明显,病斑常呈v字形轮廓。感染急性炭疽病后,可在短时间内(一般3天内)发生落叶落果的现象。

2.果腐病 果腐病也是疫病的一种,病原菌是卵菌纲疫霉属真菌,属于低等真菌。

,病菌发生最适宜温度为25~28摄氏度,最高温度为32摄氏度,湿度大时,达到高温高湿这种条件容易爆发,9~10月是发病高峰期,果腐病侵染速度很快,发病迅速,几天内就可以引起大量落果。

3.脚腐病 一般在树干蔸部发病,呈不规则黄褐色水渍状腐烂,有酒糟味,天气潮湿,时常流胶液,干燥时病部开裂,胶液变硬结块,树皮干缩,病健部界限明显,最后干燥翘裂,木质部裸露,高温多雨季节易继续侵染,向上蔓延到主干,向下蔓延至根系,出现叶片小,叶片中侧脉呈深黄色,以后全叶变黄脱落,果小味酸,树势下降,严重时导致整棵树死亡。

4.白癞病 白癞病跟风伤症状有点相似,他一般只危害果皮,不危害果肉,发病时会在果皮表面上产生白色类似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病斑,有时候严重时整个果面都会被包围,跟皮癣非常相似,病斑可用指甲轻轻刮除掉。病原是胶孢刺盘孢,柑橘砖格孢和可可球二孢三种。5到9月是高峰期,湿度大,通风透气差发病重。

5.脂点黄斑病 脂点黄斑病分脂点黄斑型和褐色小圆星型以及混发型三种。果实和叶片均可发病,3至4月是春梢感染高峰期,5至6月是夏梢感染高峰期,6至7月是幼果感染高峰期,8至10月是秋梢感染高峰期,主要危害柑橘和柚类。

6.树脂病 树脂病也叫沙皮病,根据位置发生不同,可分为黑点(块)型,干枯型及流胶型三种。发生在果实及叶片上的为黑点型,而发生在枝梢上的有流胶型和干枯型两种,果实采摘后的储存时期发病的则称为褐色蒂腐病。果实、叶片、枝梢、树干均可感病,树脂病最适宜的温度是在20~28摄氏度,通风透气差,湿度大,树脂病发生越严重。树脂病危害幼果主要是在花期露白、谢花和幼果期这几个关键时期,下半年一般发病比较轻微。

7.灰霉病 主要危害柑橘花瓣,也可危害嫩叶、幼果和枝条,引起花腐,呈水渍状软腐,也是造成花皮果的主要元凶之一。病原为灰葡萄孢菌,主要借助风雨及气流传播,湿度大、通风透气差,灰霉病发病就严重,雨后摇花再结合喷药保护可大幅降低灰霉病的发病几率。

8.疮痂病 疮痂病主要危害柑橘的新梢,嫩叶和幼果,发病处表面会呈圆锥形木栓化突起,呈蜡黄色至黄褐色。受害叶片和果实会变小,畸形易脱落,高温多雨、通风透气差易感病,橘类、柚类、柠檬类易感病,甜橙类较抗病。幼树发病较重,老树发病则更轻。温度在15~24摄氏度,最有利于疮痂病的侵染。

9.酸腐病 酸腐病是柑橘临近采收期和储藏期很常见的病害之一,病菌从果蒂或果皮伤口入侵,初期病部果皮呈水渍状淡黄色或黄褐色的圆形病斑,极度软腐,上面还会散发白色粘状物,为气生菌丝及其分生孢子,手碰即破,并散发出酸臭气味。

10.青霉病和绿霉病 柑橘青霉病和绿霉病也是柑橘临近采收期或采后储藏期比较容易发生的病害之一。两个病害均会导致果实发生软腐脱落。青霉病初期会出现水渍状圆形软腐病斑,2到3天后病斑上会长出白霉状菌丝层,并且很快长出青色粉状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绿霉病初期在果面产生水渍状圆形软腐病斑,几天后,病斑上长出白霉状菌丝层,并且在菌丝层上长出绿色粉状霉层(病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

11.黑星病 可同时危害果实、枝梢和叶片,使病部产生大小不一的斑点,降低果实的商品价值,发病严重时也会引起落叶落果。分为黑斑型和黑星型两种,黑斑型果面上初生淡黄色或橙色斑点,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型的黑色大病斑,直径1到3厘米,中部稍凹陷,上面生有许多黑色小粒点,严重时很多病斑会相互联合在一起,黑星型一般在成熟的果面上初生红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圆形的红褐色病斑,直径1到5毫米,多为2到3毫米,后期病斑边缘略隆起,呈红褐色至黑褐色,中部灰褐色略凹陷。对果实的侵染主要发生在谢花期至落花后的2个月内,7至8月开始出现症状,9至10月为果实发病高峰期,大多数甜橙类,温柑等品种比较抗病,而蜜桔类、蕉柑、椪柑、柠檬、沙田柚、新会橙则发病严重。

12.白粉病 主要危害嫩梢和幼果,引起落叶落果和枯梢,受害嫩叶叶面和叶背出现白色或灰白色近圆形霉斑,严重时可扩散至全叶,使嫩梢叶片枯萎,老叶受病后扭曲变形,叶片老熟后白色霉层变为浅灰褐色,嫩梢与幼果初期症状与叶片相似,后期病斑连片,白色菌丝覆盖整个枝梢和幼果,借风雨传播,高温高湿易发病,通风透气差易感病。

13.煤烟病 煤烟病可危害叶片、嫩梢和果实,主要是长出乌黑的霉层,遮盖柑橘叶片、枝梢和果实,阻碍光合作用,造成树势衰退,果实生长受阻,转色和口感变差。煤烟病常以粉虱类、蚧壳虫类,蚜虫类,木虱类等害虫的分泌排泄物为营养而繁殖,果园荫蔽潮湿,有利于该病发生。南方柑橘区以5~6月和9~10月发生严重。

14.褐斑病 柑橘褐斑病的病原为链格孢菌,该病的专性比较强,只感染部分柑橘品种,尤其是贡柑,茂谷柑,爱媛38号等品种。褐斑病主要危害嫩梢、嫩叶和幼果,引起落叶落果和枯梢,受害叶片上产生的褐斑常常带有尾须,形成一个眼形病斑,发病严重时,受害部位在短时间内就可即可枯死。与急性炭疽病不同的是,褐斑病发病没有像急性炭疽病那种似开水烫过的青枯症状,而是直接表现为黑腐枯死,还有褐斑病发病不仅仅从叶尖或叶缘开始,也有从嫩叶的中间叶脉附近开始,并沿着叶脉快速扩展,造成叶片黑腐脱落。

气温干旱时,褐斑病在危害部位也会形成褐色至黑色小点或病斑,病斑大小不一,近圆形或椭圆形,略微凹陷,病斑周围伴有黄色晕圈。果实发病则初呈针头状,后扩大呈凹陷的黑褐色病斑,严重时可导致幼果脱落。不脱落的幼果病斑随着果实膨大而凸起,表面呈木栓化龟裂。

15.幼苗立枯病 幼苗立枯病可分为青枯型、顶枯型和芽腐型三种。幼苗在近地面根颈部萎缩或根部皮层腐烂,叶片凋萎不落,很快青枯死亡称为青枯型,顶枯型:即顶部叶片产生近圆形或不定形褐斑,并且很快蔓延,导致叶片枯死;芽腐形:幼苗期苗胚伸出地面前受病菌侵害,变黑腐烂,病菌在土中越冬,苗圃连作导致病菌积累多,危害重。排水不良,高温高湿,大雨连绵后突然暴晒,则病多而重。

16.赤衣病 赤衣病主要危害柑橘枝干,也可危害叶片和果实,影响树势,严重时可造成落叶落果和枝条干枯。枝干上初生白色或淡红色菌丝,后长成条状光滑薄膜,紧紧粘附在枝干的背阴面,下雨后颜色鲜明,无白色粉状物,菌丝老熟后呈赤褐色,可成条撕脱,有时菌丝可从枝干蔓延到枝梢,叶片和果实上,菌丝可覆盖叶背一半或全部。初为白色,后变成赤褐色,并导致叶片叶柄和叶片基部坏死。4~11月均可发生,借助风雨传播,高温多雨、通风透气差、树龄大的果园容易发生。

17.膏药病 柑橘膏药病有白色膏药病和褐色膏药病两种,主要危害枝干部位,发病处容易剥离,严重时会造成树势衰弱。受害枝干首先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型的病菌子实体,像贴着膏药一般,白色膏药病菌的子实体表面较平滑,呈白色或灰白色。褐色膏药病菌的子实体较白色膏药病略隆起而厚,表面呈丝绒状,后通常呈棕褐色,周围有略翘起的灰白色边带,两种子实体老熟时多发生龟裂,容易剥离。膏药病通常以菌丝体在患病枝干上越冬,当温度湿度适宜时,会借助气流和昆虫活动传播,病菌既能从寄主表皮吸取养料,也可以从介壳虫,蚜虫等排泄物作为养料而繁殖。果园郁闭潮湿的环境发病严重,5~6月和9~10月的高温多雨季节是发病高峰期。

18.根腐病 柑橘根腐病是由土壤当中的一些有害微生物,如根结线虫、疫霉菌、镰刀菌等危害根部而引起的一种病害,尤其是老龄果园,更是发生严重。当根腐病发生轻微时,若腐烂只危害白根部分,而不蔓延至侧根和主根,那么只会使树势逐渐衰弱或表现出一些缺素症状,但如果危及侧根和主根时,根腐病则会导致整棵树死亡。根腐病很好辨别,一般根系出现根腐病,地上部会表现出营养不良的状态,比如叶片变小,发黄,果子生长发育不良等等,然后挖开根系,用手指轻轻的捏住根系一拉,根系表皮即可轻松脱落。肥料用量过大导致烧根和土壤湿度过大,导致沤根,以及土壤板结导致根系透气差,根结线虫危害严重等这些因素均会诱发根腐病。

注:本文由“柑橘那些事”整理编写,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或相关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来源:蓬书正乡村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