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是个头?1400万考生挤爆2025高考,我亲历的史上最卷时代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3 00:02 2

摘要:手机屏幕上跳出一条新闻:“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预计突破1400万,复读生占35%。”我俩对视一眼,苦笑:“咱们这是赶上了‘地狱副本’啊。”

文/一位海淀母亲的日记

昨天,我和闺蜜坐在小区楼下的咖啡馆里,手里的拿铁凉透了都没顾上喝一口。

她家儿子和我女儿同岁,今年都挤在2025年高考的独木桥上。

手机屏幕上跳出一条新闻:“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预计突破1400万,复读生占35%。”我俩对视一眼,苦笑:“咱们这是赶上了‘地狱副本’啊。”

我永远记得那天晚上,女儿把电脑屏幕转向我,上面密密麻麻的数据像针一样扎进眼睛:985录取率1.62%,河南考生700分可能无缘清北,山东文科生被压缩到30%的专业选择空间。她轻声问:“妈妈,我是不是生错了年份?”

上个月陪孩子去山东参加竞赛,听到当地家长在酒店大堂算账:“去年600分还能摸到211门槛,今年怕是要620分打底了。”他们手里攥着物理卷子,讨论着新高考的数学开放题和跨学科建模题,语气像在拆定时炸弹。

回北京的高铁上,邻座一位河南妈妈红着眼眶说:“我们市重点高中前年还能出3个清北,去年就剩1个,今年老师直接说‘别做梦了’。”

深夜翻看教育局文件时,我突然理解了什么叫“政策滞后”。

2025年这批孩子对应的出生人口是2008年——那一年全国新生儿足足1600万,再加上今年复读生首次突破500万,高校扩招的速度却像老牛拉破车。

朋友在重点中学当班主任,他说了句大实话:“现在扩招的专业全是人工智能、新能源,可咱们这些普通家庭的孩子,有几个能挤进实验室搞芯片?文科生的法律、中文专业倒是在缩招,但总不能都去直播带货吧?”

转机或许要等到女儿这代人当父母的时候。

2030年高考人数可能跌破800万,职业教育也开始和本科“平起平坐”。

可眼下,我们正卡在历史最残酷的夹缝里——就像我女儿自嘲的:“我们是被政策‘闪了腰’的一代。”

上周参加家长会,班主任展示了一张刺痛所有人的PPT:北京考生上清北的概率是河南的40倍,但2025年清北分数线可能逼近700分。散会后,我拉着女儿去操场散步,她突然说:“妈,我不想当炮灰了。”

那天起,我们开始研究“非典型路径”:

把杭电电子信息专业和深圳大学计算机系的就业报告铺了满床,发现这些双非院校的毕业生竟有95%进了华为、阿里;拜访了邻居家考上南方科技大学的男孩,听他讲实验室里摸到的冷冻电镜,比某些985高校的配置还高端;甚至认真考虑了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华为定向班——虽然名字听起来像野鸡大学,但人家毕业生起薪直接对标211。

女儿悄悄报名了无人机执照考试,她说:“既然卷不过理科学霸,我就多个技能保底。”这话让我既心酸又欣慰。

今天再和闺蜜碰面时,我们的谈话变了风向。

她家孩子决定主攻“强基计划”,我家姑娘在研究“三支一扶”考研加分政策。隔壁桌坐着位穿职高校服的女孩,正用流利的英语和外商讨论工业设计图——听说是某职教“订单班”的尖子生。

走出咖啡馆时,夕阳把“卷王之王”海淀黄庄照得透亮。我突然想起二十年前自己高考时,老师总说“一考定终身”。

如今看着街边职教中心的宣传栏,上面印着“00后汽修女孩获百万年薪”的新闻,竟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或许2025年的“卷之巅峰”,终将成为撕开教育铁幕的第一道裂缝。当1400万考生同时把独木桥踩成废墟时,新的路,反而会在脚下生长出来。

来源:历史的感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