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职教,非凡十年!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2 23:27 1

摘要:近年来,清远以“扩容、提质、强服务”为主线,构建起具有鲜明清远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清远广播电视台推出系列报道《清远职教 非凡十年》。看看清远如何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

近年来,清远以“扩容、提质、强服务”为主线,构建起具有鲜明清远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清远广播电视台推出系列报道《清远职教 非凡十年》。看看清远如何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

清远:产教融合促发展·校企合作育新才

在清远市职业技术学校上海三菱电梯产业学院实训室,2022级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的学生正在上实训课。这里的设备有普通扶梯2台,直梯9台,可供100名学生同时上课。

清远市职业技术学校学生 范庭轩

我们能在真实的项目实训中,掌握行业前沿技术,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就业竞争力强。校企合作以“订单班”为切入点,共同培养具有企业文化认同感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实现“毕业即持证上岗”。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华南培训分中心教务长 唐晓晖

2012年起,我司与清远市职业技术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开设“三菱电梯”订单班25个,培养了1108名订单班学生,其中802名学生进入了上海三菱电梯系统工作,多位同学成长为华南大区的优秀员工。

市职校:紧密对接产业链 创新链 职业教育“提质领跑”

专业是学校服务清远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接口”。清远市职业技术学校在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机电技术应用等专业的设置上,与清远市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需求高度匹配。

清远市职业技术学校校长 李常斌

学校建成了上海三菱电梯产业学院,法那科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办学规模逐年增大,开展订单班培养,建立了与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上海三菱电梯公司中高企协同育人机制,有效地满足地方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据统计,清远市中职学校现有合作企业309家,其中本地企业166家,产教融合实训基地66个,订单培养学生2245人。校企合作接受教师企业实践人数451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15门,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材11本,共同研制校企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配套建设校企共享的实训实践场室,构建了“校企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进双赢”的职业教育新格局。

我市推动建设3个市域产教联合体

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

近年来,我市聚焦区域主导产业,推动建设3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形成“产业出题、学校解题、政府助题”的协同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共生共荣”的双赢之路,为清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和技术基础。作为清远市高性能新型材料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其中一个牵头单位,清远职业技术学院设置了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专业。专业主干课程包括高分子化学合成基础及合成技术、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成型技术与设备、纳米材料及应用等。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张帆

清远市高性能新型材料智造产教联合体是政校企三方合作典范,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核心,围绕人才定制培养、课程体系优化、师资共建、产学研孵化、资源共享、社会培训提升及“校中厂”建设等内容,构建系统性产教融合生态。通过实体化运作与多元合作,初步形成“产教城融合”格局,未来将持续深化资源整合与合作拓展,打造全国示范性产教融合样板,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

未来,学校将以“教”为本,将企业新技术、新工艺融入教学,打造“懂工艺、精操作、会创新”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助力清远打造“产业强市”。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张帆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与750余家企业深度合作,建立了大批高质量的校外实训、实习、就业基地。打造“国家+省+校”三级实训基地体系,建有国家级实训基地6个,省级实训基地8个,教育部产教融合重点建设项目3个。

政校企协同破题 三大产业集群聚势赋能

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号角声中,清远市深化产教融合实践探索。今年3月至5月,清远市现代农业与食品、智能制造与新能源汽车、高性能新型材料智造三大市域产教联合体相继成立,三大联合体紧扣清远“制造业当家”“五大百亿产业”发展布局,由政府园区、高职院校、龙头企业三方牵头,聚合政、产、学、研、用多方资源,标志着清远市在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上迈出坚实步伐。

市教育局局长 刘刚

我们这三个产教联合体也正在申报国家级的产教联合体有关的试点,假如能顺利通过国家的验收,我们的产教联合体能真正发挥到产教融合,为国家探索未来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作出我们清远的经验和贡献。

省职教城:服务地方发展

推动校地深度融合

省职教城是清远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省职教城内各高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的同频共振。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现有47个专业,全链条部署9个专业群,重点建设“畜牧兽医”和“食品智能加工技术”2个专业群,精准对接现代农业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人才需求。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站在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第一线”

打好“产业牌”是助力壮大县域综合实力的关键。学校深化与我市的校地结对共建,聚焦产业科技支撑、基层人才培养培训等多个领域,不断增强合作的针对性、实效性,通过科研成果推广服务壮大县域经济,一系列举措和成果已接连落地。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校长 王海林

学校建设了清远市清城区清远鸡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种业)公共育种科技平台,服务天农、清农、凤翔等多家清远鸡养殖企业。学校还服务清远市90%以上肉鸽养殖场,上下游累加产值超30亿。建设了广东省应用型茶叶技术人才协同育人基地,服务英德红茶、清远蒲坑茶产业。

学校还通过校地共建,助力“百千万工程”,由青年博士牵头的13个教师团队,对接清远市高新区企业,助力打造大湾区产业转移首选地。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校长 王海林

依托“农技村官”“鳜鱼研究院”等校地共建项目,助力打造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地;对接广东长隆集团等开展订单班人才培养,与连南连山等政府校地合作,助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度假目的地。

省职教城:实现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的同频共振

目前,省职教城有进驻院校11所(本科高校1所、高职学校9所、中职学校1所),高校在校生12.9万人,省职教城10所高校共有94个二级学院,专业设置门类齐全,涵盖各方面专业221个,每年可培养输送毕业生超3.5万名。省职教城内各高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动对接、适应清远产业发展需要,专业设置紧密对接产业需求,实现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的同频共振。

我市举办“AI赋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论坛 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

17日上午,清远市教育局联合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举办清远市职业教育活动周——职业发展研讨日活动,主题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AI赋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来自政府、高校、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助力职业教育创新,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活动围绕产教融合创新模式、职业教育服务区域产业发展、AI技术赋能教学改革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在“AI技术赋能教学改革”议题讨论中,与会专家分享了人工智能在课程开发、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案例,展示了智慧校园建设成果。现场同步举行了广东省职教城校际互选优秀课程和教师颁奖仪式,以及校际虚拟教研室成立仪式。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 徐丽香

我们目前也在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与产教融合的创新路径。学校依托自主研发的智能校园平台,构建了覆盖师生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以智慧农业、智能制造等产业需求为导向,我们联合企业共建智能化实训基地。

近年来,清远通过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推动政、校、行、企多方协作,为本地制造业、现代农业等输送了大批技能人才。未来,清远将继续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未来,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将以智慧校园作为一个支点,推动清远教育数字化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进一步凝聚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合力,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中心主任、创新创业学院院长 李友余

清远职业教育实现了课程互选、资源共享,在全国的职业教育里面有自己的特色,有一定的引领性。我们现在要建立从平台、机制、团队这三个维度来推动产教融合走向走实走深,形成从产业认知、职业体验到课堂触达到就业落地,形成一个全生命周期的闭环。

站在新的起点上,清远以此次职业教育活动周为契机,持续放大省职教城的资源优势,深化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聚焦产业需求,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加强 “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吸引更多学子投身职业教育,为清远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北部崛起一座“产教协同创新之城”,赋能清远、广东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发展。

记者:黄楚欣 史泽宇 汤笑芳 刘威浩 黄家乾 陈雪君 熊磊

编辑:冯国源

编审:欧敏捷

总监:卢静

排版素材源于秀米,部分图文及资料来源于其他媒体,包括网络、自媒体等。如有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我们会尽快协调处理或删除相关内容。谢谢!

来源:最清远

相关推荐